糖尿病便祕該怎麼治療方法

  糖尿病有著眾多的併發症,便祕就是其中一種,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糖尿病便祕該怎麼治療

  行為療法

  糖尿病便祕患者,可自我按摩,以肚臍為中心,從裡到外順時針方向按摩36圈,再從外到裡逆時針方向按摩36圈,每天做3次。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在排便時不要看書報。合理運動對便祕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可採取散步、打太極拳、練五禽戲、八段錦等,長期堅持,必然能改善胃腸功能。也可採取簡易辦法:早晨起床喝250~500毫升涼白開水,然後站立行走或打太極拳等,或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促進胃腸蠕動,使大便排出。

  飲食療法

  應注意飲食調理,戒菸限酒,合理膳食,以清淡為主,平素應多吃些粗糧***如燕麥片、苦蕎麥、玉米***、綠色蔬菜、蘿蔔、芝麻、核桃仁、銀耳、海藻類、魔芋等。避免過食酒類、辛辣厚味及寒涼生冷食物。

  可針對病情選用食療方劑,陽虛便祕表現為大便幹或不幹、排出困難、面色白、手足冷涼、喜熱怕冷、腹中冷痛,並舌淡苔白、脈沉而遲者,可食用肉蓯蓉韭菜炒蝦仁。陰虛便祕表現為大便乾結如羊糞、形體消瘦、頭暈耳鳴或見盜汗顴紅、腰膝痠軟、失眠多夢,並舌紅少津、脈細數者,可常食芝麻粥***黑芝麻、粳米***。氣虛便祕者表現為大便乾結或便質不硬但臨廁努掙無力、面白神疲、倦怠乏力,並舌淡苔白、脈虛弱者,可食用郁李仁粥***郁李仁、粳米、黃芪***。

  糖尿病為什麼會便祕

  糖尿病患者在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下,容易引發一系列植物自主神經病變,在消化系統上可表現為胃腸蠕動減慢、排空延緩、胃結腸反射消失,直腸-乙狀結腸傳輸時間明顯延長,從而引起便祕。而且高血糖還易引起體內脫水而出現大便祕結,造成排便困難。另外,糖尿病時由於代謝紊亂,蛋白質呈負平衡,也可致腹肌和肛周肌肉張力不足,排便無力而引起便祕。

  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有所禁忌,難以保證低鹽低脂低糖而又含有充足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再加上不少的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控制存在有認識上的誤區,這不能吃、那也不敢吃,飲食量少或食物吃得過於精細,或者是為控制血糖而嚴格限制水果的攝入等,再加上有些老年糖友年齡大了,咀嚼功能也稍微減退,他們常會選擇一些缺乏膳食纖維的精細食物,這些都可使腸道反射性蠕動減弱而導致便祕。

  有些糖友在出現便祕後,往往喜歡自己去購買通便藥,長期使用不當的刺激性瀉藥後,可對胃腸粘膜造成損害,使腸壁敏感性降低,排便反射受到抑制,從而出現反覆便結,更加加重了便祕。

  有些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了糖尿病後會出現焦慮、恐懼、抑鬱等負性情緒,再遇到便祕時,又更是變得煩躁不安,這些負性情緒可使肛管壓力升高,內括約肌反射活動增強及失弛緩,增加盆底肌群的緊張感,從而引起排便肌肉不協調運動而加重便祕。

  糖尿病便祕怎麼預防

  1、重建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在相對固定的時間排便,建議是早餐前後,排便時注意力要集中,不看書看報、玩手機,每次蹲廁時間不宜過長。

  2、多做腹部按摩及提肛運動。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覺前,取仰臥、雙腿屈曲位,雙手重疊置於右下腹部,沿著結腸走向進行,由升結腸向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 腸做環形按摩,即從右下腹部開始,向上、左、下順時針方向做環形按摩,由慢到快、從輕到重,以加快腸蠕動,促進排便。另外,多做提肛運動也可提高排便能 力。

  3、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通腸潤便。在水果的選擇上,可以選擇橘子、獼猴桃、蘋果、西瓜、梨等含糖量相對較低的水果,而香蕉、紅 棗、荔枝、柿子、山楂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則儘量少吃,並且將吃水果的時間安排在兩餐之間,同時注意監測血糖,防止血糖波動;蔬菜以綠葉蔬菜為好,針對咀嚼 功能較差的老年糖友來說,也可以將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切成菜末,將水果切成薄片等利於食用,另外要避免辛辣刺激、熱氣上火食物的攝入,如辣椒、咖啡、濃茶 等。

  4、莫盲目濫用瀉藥。長期頑固便祕的糖友,需要藥物治療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用促排便的藥物,切勿自己盲目濫用,以免加重便祕。

  5、適當的鍛鍊刺激腸蠕動。可選擇一些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

  6、保持愉悅舒暢心情。糖友克服憂鬱、焦慮和煩躁不安等不良的情緒更利於預防和治療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