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有哪些症狀和預防辦法

  貧血是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對人們的身體傷害非常大的,要儘早就醫治療和日常生活的防範,才是正確的做法,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貧血的症狀和預防辦法,希望能幫到你。

  貧血的症狀

  營養不良表現

  長期貧血患兒體格發育差,身材矮小,不愛玩,易疲倦;因營養不良導致面板彈性較差,指甲發育不好、質脆、有橫紋,毛髮乾燥、顏色發黃、無光澤。

  迴圈與呼吸系統表現

  貧血時組織缺氧這個資訊,通過神經系統“告訴”大腦指揮中心,大腦便命令心臟泵血速度加快***心跳加速***、肺臟呼吸運動加快,力圖多提供一些氧氣,這種現象稱為“代償”。但代償是有限度的,如果貧血繼續惡化,代償功能失調,就會出現心臟擴大,嚴重者發生心力衰竭。

  神經系統表現

  腦組織缺氧時,就會出現精神不振、嗜睡、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對周圍環境反應差、智力減退。年長兒還可訴說頭痛、頭暈、耳鳴、眼前出現黑點等。如果是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則神經系統症狀更為明顯***詳見“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消化系統表現

  消化系統的細胞也因缺氧發生功能障礙,所以貧血的患兒常有食慾減退、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及腹瀉等。

  貧血的預防辦法

  1、糾正一些不良的進食習慣。如強迫、引誘進食以及挑食、偏食,徹底治療各種慢性失血性疾病。這也是常見的預防兒童貧血的方法。

  2、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食物中鐵的吸收,對預防兒童貧血十分有益。由於每一種食物都不能供給人們所必需的全部營養成份,所以膳食的調配一定要平衡。

  3、注重食療。鐵含量較高的食物是動物肝臟,其次是動物腎臟、動物血、動物肚腸等。此外,瘦肉、蛋黃、魚子、蝦子等含鐵也較高。植物性食物中含鐵相對較高的有黃豆、黑豆、黑木耳、芝麻、桂圓、柑橘、葡萄乾等。炒菜用鐵鍋可適量增加鐵攝入,應避免用不粘鍋和鋁鍋。

  4、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於勞累。不僅可以增進集體的免疫力,而且身心健康的生活有利於促進體內骨骼內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使得面板紅潤,面有光澤。

  5、科學生活。不偏食、不熬夜、少吃零食、適度運動、不在月經期或待產期等特殊生理階段過性生活等。保證有充足的睡眠及充沛的體力,做到起居有時,娛樂有度,勞逸結合,做好貧血的預防。

  6、提倡母乳餵養。是有效的預防貧血的方法,因母乳中鐵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均高於牛奶;4個月後應新增蛋黃、肝泥、肉末、豆粉、煮爛的菜葉等含鐵的輔食;牛奶餵養的小兒應提早於2—3個月新增。小兒時期每天鐵的需要量為10—15毫克,青春期的女孩每天為20毫克,當每天提供的食物中鐵的含量達不到這個要求時,應從補鐵的藥物中攝取,對預防貧血十分重要。

  7、掌握科學餵養技能。供給的食物一定要結合小兒年齡、消化功能等特點。營養素要齊全,其量和比例要恰當,食物不宜過於精細、過多含糖、過於油膩、調味品過於濃烈以及帶有刺激性。其品種要多樣化,烹調時不要破壞營養素,並且做到色、香、味俱佳,以增加小兒食慾,對預防兒童貧血十分有益。

  貧血的飲食原則

  1、貧血多補鐵

  補血要多吃紅肉、動物肝、動物血、禽肉、魚肉等含鐵高的動物性食物,它們含的是“血紅素鐵”是二價鐵,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補鐵效果要比植物性食物含的“非血紅素鐵”好得多,像滷雞肝、豬肝等,一週吃兩次。豆製品含鐵量也較多,腸道的吸收率也較高,要注意攝取。

  2、補充維C促進鐵吸收

  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有黑木耳、葡萄、桂圓肉、南瓜、胡蘿蔔、紅棗、黑豆具有益氣補補鐵補血的功效,可以常吃可以預防貧血。此外,每天要攝食適量的水果和蔬菜,果蔬中含有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葉酸、維生素B12***,其中的維生素C還能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如泥猴桃、鮮橙、檸檬飯後喝一杯可以促進鐵吸收。

  3、貧血要多吃高蛋白質

  血紅蛋白的造血原料是蛋白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含有豐富蛋白質有牛奶、魚類、蛋類、瘦肉、豆類等營養物質。這些食物補充蛋白質有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