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外陰瘙癢的原因怎麼辦

  外陰瘙癢是一種常見的炎症,患者都想盡快擺脫這令人難堪的疾病。那麼,外陰瘙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外陰瘙癢紅腫又該怎麼辦呢?下面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長期外陰瘙癢怎麼回事

  1、分泌物刺激:由真菌、淋球菌、滴蟲、細菌引起生殖道炎症,產生異常白帶的刺激,以及尿液***尿瘦、尿失禁***、糞便***糞瘦***的刺激可引起外陰瘙癢。

  2、外陰乾燥:如過度使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及絕經後婦女外陰乾燥也可引起。

  3、化學品及藥物刺激區域性引起癢:如鹼性肥皂、避孕套、衛生巾、化纖內褲等直接接觸,刺激區域性引起癢。

  4、外陰各種疾病:如外陰溼疹、外陰色素減退或白斑、外陰癬、外陰神經皮炎、外陰尖銳溼沈等可引起。

  5、全身性疾病:如有糖尿病、過敏反應、黃疽等疾患的婦女也會引起外陰抓癢。

  6、其他:如蟯蟲、精液刺激外陰面板引起癢。

  外陰瘙癢紅腫怎麼辦

  1、一般治療:注意經期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切忌搔抓。不要用熱水洗燙,忌用肥皂。有感染時可用高錳酸鉀液坐浴,但嚴禁區域性擦洗。衣著特別是內褲要寬鬆透氣。忌酒及辛辣或過敏食物。

  2、外陰瘙癢紅腫的對症治療:

  外用藥:急性炎症時可用1%雷鎖辛加1箔利凡諾溶液或30%硼酸液,溼敷洗後區域性塗擦40%氧化鋅油膏;慢性瘙癢可用皮質激素軟膏或2%苯海拉明軟膏塗擦。

  內服藥:症狀嚴重時可口服撲爾敏4mSt苯海拉明25mg,或異丙嚎25ml 以兼收鎮靜和脫敏之效。

  3、病因治療:消除引起瘙癢的區域性或全身性因素,如滴蟲、念珠菌感染或糖尿病等若找到陰蝨,應剃淨陰毛,內褲要煮洗,亦可外用1%馬拉硫磷粉劑或25%-50%百部酊。

  4、滴蟲引起的外陰痛癢紅腫,在醫師指導下,口服滅滴靈,每次0.2克,每日3次,7次為一療程,同時陰道塞入滴維淨片或滅滴靈片,每晚1片,10天為一療程。如能配合陰道沖洗,效果更好。已婚者須對男性配偶檢查,一併進行治療。

  5、黴菌引起的外陰痛癢紅腫,在醫師指導下,用2%-4%蘇打水沖洗陰道,每晚1次,同時陰道內塞入克黴暖1片,10次為一療程。也可陰道內法擦龍膽紫或冰硼糊劑。

  6、對一時不能確診的外陰痛癢紅腫,區域性可使用3%硼酸,或1%-2%雷鎖辛溶液溼敷,40%氧化鋅油、爐甘石洗劑及2%苯海拉明軟膏等,必要時可口服撲爾敏,但不宜使用激素、碘酒、酒精之類。

  外陰瘙癢不能吃什麼

  1、忌菸酒:吸菸能使本病加重,這是由於菸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動脈血與氧的結合力減弱,酒能助長溼熱,故應當禁忌,同樣,含酒飲食如酒釀、藥酒等均不宜飲用。

  2、忌食辛辣食品:辛辣刺激性的食品,那陰道炎的患者是要注意禁忌的,包括辣椒、姜、蔥、蒜等,多食易生燥熱,使內臟熱毒蘊結,出現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小便短赤,肛門灼熱,前後陰癢痛等症狀,從而使本病症狀加重。

  3、忌甜膩厚味食物:太甜、太膩的食物,對於陰道炎的患者也需要注意,那油膩食物如豬油、肥豬肉、牛油、羊油、奶油等;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點心、巧克力、奶油蛋糕等,這些食物有助溼增熱的作用,會增加白帶的分泌量,並影響治療效果。

  4、忌海鮮發物:黴菌性陰炎注意什麼飲食?陰道炎患者在飲食上需要注意的就是海鮮和發物,如海魚、螃蟹、蝦、蛤蜊、毛蚶、牡蠣、鮑魚等水產品均為發物,可助長溼熱,食後能使外陰瘙癢加重,不利於炎症消退。

  養成好習慣遠離外陰瘙癢

  1、養成便前洗手的好習慣

  調查發現,人的雙手粘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如衣原體、支原體等,它們可通過解便這一環節侵入尿道引起感染,所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至關重要的。

  2、掌握正確的外陰和肛門的清洗順序

  經常清洗外陰和肛門,清洗時要講究順序,先洗外陰再洗肛門,切不可反其道而行之;毛巾及盆要專人專用,否則細菌很容易侵入尿道口。

  3、外陰洗劑及衛生巾的選擇

  一定要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以免劣質產品破壞人體的正常菌群,反而降低區域性的抵抗力。購買衛生巾要注意產品質量,且不宜久存,以免滋生細菌,引發外陰和陰道感染,當出現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的症狀時應及早去看醫生。

  4、充足的睡眠與合理的性生活安排

  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否則會降低身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注意把握好性生活頻度,每週性生活超過3次者,尿道感染髮生率大為增高,在夏季這一特殊階段裡要適當減少次數。

  5、預防生殖器結核感染

 

  生殖器結核多為繼發性感染。原發病灶以肺結核為主,因此積極防治肺結核對預防生殖器結核有重要意義。其預防措施除加強防肺結核宣傳教育外,應加強兒童及青少年的保健工作。體重2200g以上的新生兒,出生24h後即可預防接種卡介苗,必要時可在3個月內補種。3個月以後的嬰兒直至青春期少女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者應行卡介苗接種。結核病活動期應避免妊娠。此外,生殖器結核患者其陰道分泌物及月經血內可能有結核菌存在,應加強隔離,避免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