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便祕的方法有哪些

  便祕已經成為當今高頻率發生的疾病之一,很多人沒注重良好的生活習慣,所以導致了便祕,下面是的治療便祕的方法,歡迎閱讀。

  治療便祕的方法

  一、西梅汁

  宣告: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西梅汁

  研究表明,由於西梅中含有的豐富纖維素、果膠以及自身獨有一些微量元素,使得飲用天然的西梅汁,可以有效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便次數,緩解或預防便祕。很多科學家對西梅的緩解便祕的功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驗,雖然對原因的解釋都不盡相同,但結果都證明了西梅汁對緩解便祕有著獨特的功效,是任何其他食物所無法比擬的。長久以來,西梅汁在歐美國家享有“人體清道夫”的美譽。同時,由於西梅汁能夠促進排便排毒,港臺地區的很多女性稱它為“苗條汁”。

  二、魔芋+蜂蜜

  魔芋蜂蜜治便祕

  把魔芋用軋汁機軋出來汁,放到鍋裡用小火烹製湖狀,裝到容器裡,用涼性的蜂蜜***蜂蜜分涼性和熱性***調製,每天早晨空腹兩勺。一定要堅持,可治療久治不好的便祕。

  三、早起一杯冷開水

  早上起床後就喝冷開水。早上起床後喝2-3杯冷開水,即能消除便祕。這是因為冷水進入胃部之後引起胃—大腸反射,開始了大腸的蠕動。便祕時水分會被體內吸收,致使大便變得又乾又硬,喝冷開水就具有補充大便所不足的水分。

  四、飯後吃梨

  梨鮮甜可口、香脆多汁,是一種許多人喜愛的水果。梨富含維生素A、B、C、D和E。一隻梨的維生素C含量是“建議每日攝取量”的10%,鉀的含量也不少。同蘋果一樣,它還含有能使人體細胞和組織保持健康狀態的氧化劑。梨雖然很甜,但是它的熱量和脂肪含量很低,極適合愛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

  梨每百克含有3克的纖維素***多為非可溶性纖維***,它是非可溶性纖維,能幫助預防便祕及消化性疾病,可以淨化腎臟,清潔腸道,長期便祕的人應多吃梨,並有助於預防結腸和直腸癌。

  五、揉腹部有效治便祕

  揉腹的具體做法是:起床後排空小便,喝涼開水300-500毫升。站立,兩腳與肩同寬,身體放鬆,右手掌心放在右下腹部,左手掌心放在右手背上,從下腹部按摩上提至右季肋部,推向左季肋部,再向下按摩到左下腹部即可。沿順時針方向反覆按摩30~50遍,按摩時無需壓力過大,只需輕輕按摩即可。剛開始可能效果不大,只要堅持此法,10天后均可見效。堅持每天做一次,30天后可完全達到自行正常排便的效果。

  六、卡捷運動

  卡捷運動是國外醫生熱心推薦的一種強化骨盆底肌肉的運動,對排便很有幫助。做卡捷運動時,應放鬆腹肌、腿肌與股部肌肉,像自己控制不讓放屁或排尿的那種收縮動作,每次要堅持10秒鐘或更長一些,然後放鬆10秒,如此收縮一放鬆共三次算一輪,每天應鍛鍊10輪。當肌肉強化後,還可增加輪次。當排便不利的症狀得到控制後,輪次可不再增,但應該繼續堅持每天至少做一輪,或每週三輪,使肌肉群繼續保持強勁有力。

  引起便祕的因素

  缺少食物纖維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吃飯就過於精細,缺乏食物纖維。由於纖維缺乏令糞便體積減小,粘滯度增加,在腸內運動緩慢,水分過量被吸收而導致便祕。其實,“纖維素”是繼六大營養素之後被科學家稱為“第七大營養素”的物質。芹菜中就含有大量的纖維素。

  經常穿塑身衣

  一些女性白領經常穿塑身衣,結果壓迫了調節排便活動的副交感神經,使大腸內分泌的消化液減少,小腸中將食物分解向前推的力量變弱,於是食物殘渣在經過大腸的時候,要比正常的時候費時。在此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便祕。另外,白領人士普遍缺乏運動,如果再加上飲食不合理,就很容易出現便祕。

  吃辣椒

  由於一些人的飲食愛好或者是地域習慣,都是特別喜歡吃重口味的東西,特別的辣,辣椒會讓人上火所以導致直腸的有效空間減小,而且容易導致大便乾燥都是便祕的不良因素之一。

  該排便的時候不排,總是忍著

  經常這樣忍著不便,最終釀成了便祕。在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中,大腸對發出的便意訊號,反應越來越遲鈍,漸漸地,就沒了便意了。嚴重的甚至沒有排便慾望了。所以說,如果感到便意,就要立刻去解決。

  沒喝水

  有很多人就是不喜歡喝水,即使知道喝水對於身體的健康很重要,任然不聽,其實喝水不僅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更加可以溼潤腸道,讓大便變得有水分不會那麼的乾燥,就不會那麼容易便祕了。

  總是拿著書或報紙如廁

  總有這樣的一些人,去廁所的時候肯定要拿本書或報紙。這其實是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大便不暢的時候,坐在馬桶上,看著書、報紙,似乎很悠哉,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0分鐘以後,如果您還坐在馬桶上,就會給肛門造成不必要的壓迫,肛門的健康就是這樣悄悄被破壞的。

  解決辦法

  1、每天喝2升水。體內水分不足會引起便祕。若體內缺水,就會令大便乾燥,無法順利排出。要想防治便祕,除了果蔬等食物中的水分外,每天最好額外再喝約2升的水。

  2、堅持規律排便。養成定時解大便的習慣,最好在早餐後20分鐘。大便前飲水500毫升,並散步10-15分鐘。起初即使無便意,也要根據自己規定的時間上廁所蹲10-20分鐘,排大便是中樞神經支配下的全身性協調動作,排便時注意力要集中,不要看報、思考問題。

  3、按摩肚臍促排便。按摩腹部可以刺激腸道,促進排便。仰躺,用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順時針按摩肚臍周圍。有腹脹感的話,可以點按肚臍兩邊的天樞穴***臍中旁開2寸***,按時呼氣,放鬆時吸氣,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排便。

  4、多攝入粗纖維食物。很多時候腸胃蠕動之所以會變慢,與缺乏刺激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在平時生活中建議經常有便祕等情況的人群多吃些富含有粗纖維的食物。比如像玉米、燕麥、大豆,多吃白菜、芹菜、韭菜、蘿蔔等,這些食物中具有很好的通便作用。

  5、適當增加脂肪供給。高脂肪食物裡面的植物油能分解脂肪酸,增強腸蠕動,潤滑腸道。乾果仁裡面含有大量的油脂,適當的增加有通便的作用。

  6、每天快走30分鐘。白領們成天坐著面對電腦,缺乏運動也影響腸道蠕動,體內的毒素、毛孔裡的毒素沒法及時清空。所以建議白領女性天天快走30分鐘,最好天天再做一套健身操。平時雙休日,也要多外出遠足、打球或游泳,這都是增進體內暢通的好方法。

  7、洗澡巧揉肚子治便祕。洗澡時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並淋浴腹部,可治療慢性便祕並防治痔瘡。而神經性便祕,則要沿著腸部用40℃熱水衝3分鐘左右,再用25℃的溫水衝10秒鐘,反覆5次,可讓大腸的蠕動增加。

  8、多吃果膠食物以及產氣食物。果膠食物有很多,很多的水果和蔬菜都是屬於這個範圍,例如蘋果、香蕉、柑橘、胡蘿蔔以及捲心菜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果膠食物,能夠很好的起到軟化大便的作用,有效的減少便祕的情況。

  9、熱水泡腳。保證血液的迴圈和通暢能促進體內機能的正常執行,這樣一來,便祕自然不會來困擾你。記得每天睡前用熱水泡泡腳,想要效果加倍,就加一湯匙海鹽泡腳15分鐘。

  10、飲食有節。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即定時定量,不能飢飽無常,不能暴飲暴食,軟硬冷熱相宜,飲食乾淨衛生,食品多樣化。經常變換花樣、種類,注意色、香、味俱全,以增加食慾。

  注意事項

  飲食中必須有適量的纖維素,青菜中含有大量纖維素。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與水果,如早晚空腹吃蘋果一個,或每餐前吃一個香蕉。

  適當吃些粗糧。晨起空腹飲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轉腰,讓水在腸胃振動,加強通便作用。全天都應多飲涼開水,以助潤腸通便。

  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比如仰臥屈腿、深蹲起立、騎自行車等,促進胃腸蠕動。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當有便意時,勿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耽誤排便,排便時勿因看報紙、玩手機等分散注意力,導致排便時間延長。保持心情舒暢,生活要有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