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成功創業致富故事

  隨著高校擴招和世界金融危機,年輕人就業問題日益突出,網路創業成為解決年輕人就業難題的新途徑和新平臺。那麼下面就讓小編分享的內容,希望能夠引起共鳴。

  一

  ,1月餓了麼完成E輪融資,獲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紅杉資本聯合投資3.5億美元。8月餓了麼獲華聯股份9000萬美元增資,8月的最後一個週末,餓了麼F輪融資6.3億美金佔據了新聞頭條和朋友圈,創全球外賣行業最高紀錄。

  作為國內O2O行業的先鋒者,餓了麼的這次鉅額融資無異對業界是一劑強心針,也將吸引更多創業者蜂擁而至。餓了麼的增長速度被O2O業界稱為“前無來者”——僅半年時間***5月份宣佈獲得大眾點評8000萬美金B輪融資至今***,員工從200人迅猛增長到4000人。但是,你知道這其實是個學生網路創業的品牌嗎?

  已經廣為熟知的初心

  叫外賣未果啟用創業夢

  我們總是遙望大洋彼岸,為什麼那裡可以出現扎克伯格和喬布斯這樣的人。本質上,他們都受到了某種個人英雄主義的感召,相信人要獨立創造,並且改變這個世界。

  ,還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讀碩士一年級的張旭豪也認為,只要自己做的東西被市場認可,個體就是有價值的。一天晚上,他和室友一邊打遊戲一邊聊天,突然感到餓了,打電話到餐館叫外賣,要麼打不通,要麼不送。大家又抱怨又無奈,餓著肚子聊起來。“這外賣為什麼不能晚上送呢?”“晚上生意少,賺不到錢,何苦。”“倒不如我們自己去取。”“乾脆我們包個外賣吧。”

  創業就這樣從不起眼的送外賣服務開始了。張旭豪和康嘉等同學一起,將交大閔行校區附近的餐館資訊蒐羅齊備,印成一本“餓了麼”的外送廣告小冊子在校園分發,然後在宿舍接聽訂餐電話。接到訂單後,他們先到餐館取快餐,再送給顧客。這一模式完全依靠體力維持業務運轉,沒有太大的擴張餘地。唯一的好處是現金流充沛:餐費由他們代收,餐館一週結一次款。

  只有網際網路能夠大規模複製並且邊際成本遞減。9月,“餓了麼”團隊開始研發訂餐網路平臺,張旭豪先通過校園BBS招來軟體學院的同學入夥。用了半年左右,他們開發出了首個訂餐網路平臺。在網址註冊上,他們用“ele.me”***“餓了麼”的漢語拼音***組成,網站訂餐可按需實現個性化功能,比如顧客輸入所在地址,平臺便自動測算周邊飯店的地理資訊及外送範圍,並給出飯店列表和可選選單。

  網路訂餐系統初運營時,已有30家加盟店支援,日訂單量達500—600單。可那段時間,張旭豪和康嘉卻因為過於奔忙勞碌而“後院起火”:先是竊賊光顧宿舍將電腦等財物一掠而空;接著,一位送餐員工在送外賣途中出車禍;隨後,又有一輛配送外賣的電動車被偷……

  重重壓力下,張旭豪不得不撤銷熱線電話和代店外送,讓顧客與店家在網上自動下單和接單。

  不停參賽給網站造勢

  “餓了麼”引來風投青睞

  為了給網站造勢,張旭豪不停地參加各種創業大賽,以擴充創業本金。10月,“餓了麼”網站在上海慈善基金會和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聯合主辦的創業大賽中,獲得最高額度資助10萬元全額貼息貸款。12月,網站在大學生就業創業大賽上,獲得10萬元冠軍獎金……

  通過創業競賽,團隊總共贏得了45萬元創業獎金,獲得資金的“餓了麼”網如魚得水,到底,訂餐平臺已擁有50家餐廳進駐,日均訂餐交易額突破萬元。

  為了網站的發展,張旭豪招來了網站技術總監汪淵,汪淵專門編寫了一個小軟體,可在校內BBS上給每個會員使用者自動群發站內訊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發了六萬條。“餓了麼”網站因此訪問量大增。

  靠線上和線下廣告吸引學生訂餐容易,但吸引更多飯店加盟絕非易事。多數店家保持半信半疑的態度:“我在你的網上開個頁面,放幾份選單,你憑什麼就要抽8%?”對此,張旭豪的策略是:“談,不停地談。”他們每天出門“掃街”,最忙時一天要“掃”100多家飯店,最難談的飯店,“談”了40多個回合才拿下。

  5月,網站2.0版本成功上線。“餓了麼”不僅攻下華東師大,連附近紫竹科學園區也被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顧客群從大學生拓展到企業白領。僅隔一個月,“餓了麼”就推出了超時賠付體系和行業新標準。9月,“餓了麼”全上海版上線,合作餐廳超過千家,單月最高交易額達到了百萬元。

  11月,手機網頁訂餐平臺上線,訂餐業務不僅覆蓋了全上海,目標還直指杭州、北京等大城市。3月 ,“餓了麼”註冊會員已超過兩萬人,日均訂單3000份。這一戰績,很快引起了美國矽谷一家頂級投資公司高度關注,接洽數次後,“餓了麼”成功融得風險投資100萬美元。

  F輪融資後錢怎麼花

  專注“高校、白領、物流”

  7月,“餓了麼”相繼成立北京和杭州等兩大城市分公司,風投緊隨而來,完成B輪和C輪融資,去年完成D輪8000萬美元融資。

  1月27日,“餓了麼”召開新聞釋出會,張旭豪宣佈獲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紅杉資本聯合投資3.5億美元。

  8月,餓了麼獲華聯股份9000萬美元增資。8月28號,餓了麼獲6.3億美元F輪融資,創全球外賣行業最高紀錄。

  張旭豪稱,融資後的三大任務是:持續完善高校的外送服務;繼續大規模地開拓白領住宅市場;搭建以自有物流為中心,社會化物流為輔的物流配送平臺,使之成為廣泛覆蓋中國的最後一公里物流網路。

  過去幾年來,高校的學生群體是餓了麼的主力消費群體,從去年的擴張軌跡中,可以看到餓了麼仍然在延續這種從高校開戰的打法,新增的100多個城市基本都是從高校掃街開始。

  但學生群體的消費能力和忠誠度都很難令人滿意。除了在三四線城市的快速鋪開,餓了麼也在籌謀在幾個比較成熟的市場中,實現從高校到辦公樓,從學生到白領的另一種擴張。

  去年8月,餓了麼在上海10萬塊分眾樓宇顯示屏投放免費午餐廣告,共送出了20萬份20元代金券。從學生宿舍樓的傳單到樓宇廣告的投放,獲取白領使用者的成本顯然更加昂貴。但對餓了麼來說,白領及住宅市場是不得不攻下的一城。

  據介紹,E輪融資除了資本層面的合作,餓了麼也將與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等合作伙伴達成資源方面的深度合作。通過集合合作伙伴在不同領域的優勢資源,餓了麼將逐步搭建一個全新的線上外賣領域的生態系統。

  創業感悟

  心思要多花在產品上

  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張旭豪敞開心扉,道出了自己網路創業的一些感悟。

  1.其實網際網路創業產品還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創始人一定要花很多的心思在自己的產品上面,對很多的痛點需求一定要想明白,一定要解決好。

  2.我覺得團隊非常重要,一個團隊真正的形成,要經歷幾波大的挫折以後,才能真正穩固起來,我覺得比較有戰鬥力的一個團隊,一般可能需要一到兩年才能形成。

  3.現在資本很熱,大家大多為了一個idea去融一筆錢,然後再想怎麼樣,好像沒有人想創業的初心。我覺得雖然融了很多的錢,還是要清楚自己做的是什麼產品,服務的是誰,怎麼去完成。

  餓了麼從來不把自己當成一家“純網際網路公司”,張旭豪表示,“餓了麼”甚至也不把自己當做一家“外賣公司”,而是類似阿里巴巴這樣的“餐飲淘寶”。現在“餓了麼”的日訂單已超過200萬單,而下一步的目標是日訂單超過千萬,“加上早餐、下午茶或者夜宵,一天最多有五頓飯的需求,這個市場的潛力驚人。” 這個目標意味著,餓了麼要做餐飲界的“淘寶”,而淘寶現在的日訂單是2000萬左右。

  二

  鄧毓博,生,蘭州大學應用數學專業博士,去年9月從蘭州大學資訊學院辭去教職,通過網際網路創業賣蘭州牛肉拉麵。

  11月29日,由鄧毓博及團隊研製的原湯型蘭州牛肉拉麵在網上線銷售,引發關注。其研發和銷售團隊核心成員5人中,有3個博士***其中兩個博士後***、2個碩士,他們之前都有令人羨慕的高薪工作。偶然交流後,他們組成號稱“最高學歷蘭州牛肉拉麵團隊”,做起了牛肉麵的生意。

  三博士兩碩士 自掏50萬創業

  一個理工科博士,為什麼想賣牛肉麵?

  鄧毓博:我是蘭州人,對蘭州牛肉拉麵有特殊情結。去年9月,我在北京做博士後,向共事的中科院博士熊永平抱怨,說在北京吃不到正宗的蘭州拉麵。他是江西人,一向排斥麵食,可他告訴我,他之前到蘭州旅遊時,一次連吃兩碗牛肉拉麵,那是他唯一願意吃的面。當時我倆就琢磨:怎樣做一種正宗的蘭州牛肉拉麵,走到哪隨時都能吃到?最初創業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讓身在異鄉的蘭州人能夠吃上一碗正宗的蘭州牛肉麵,解一解鄉愁。

  從有這個念頭,到付諸行動用了多長時間?

  鄧毓博:我和熊永平動了念頭後,對熊永平的老鄉、畢業於哈工大的碩士丁建軍說起,他也感興趣,再和其他朋友聊天,一個山東的博士和一個陝西的碩士也願意參與。今年1月,團隊基本湊齊,3月我們就註冊了公司,正式籌備起來。

  你們的創業資金來自哪裡?

  鄧毓博:前期累積投入50萬元,絕大部分是團隊成員幾年的積蓄。我們接觸過一些風投,但他們興趣不大,只能自己咬牙湊錢堅持下來。

  在籌備過程中,最難的是什麼?

  鄧毓博:最難的還是產品定型的過程。比如,面有很多保鮮的技術手段,乾麵、冷凍面等等,哪種更合適我們?我們幾乎把市面上能見到的所有的面全買回來,挨個和我們的湯去配,看哪一種口感更好。必須選擇一流的食材,牛肉湯熬好後直接真空灌裝至馬口鐵罐頭並高溫高壓殺菌,拉麵要採用低溫晾乾的方式處理,辣椒油一定要用最正宗的蘭州製法,香菜、蒜苗得真空凍幹處理。通過這些方式,才能實現產品在不加任何防腐劑的情況下保質一年,而且口味地道。

  博士賣牛肉麵 不覺得是浪費

  你們整個團隊都是專職嗎?

  鄧毓博:只有我和丁建軍專職“賣面”。丁建軍原在一家上市企業工作,薪酬待遇都非常好,還有企業想挖他,為了全力以赴做這件事,他6月辭職。我也於9月從蘭州大學資訊學院辭職。

  當大學老師是很多人羨慕的工作,你為什麼要辭職?

  鄧毓博:決定辭職,一方面是我不安於過穩定的生活,希望能闖一闖。另一方面,是對正在做的事很有信心。蘭州人對牛肉麵有情結,我在北京待了兩三年,這樣的感情尤為強烈,就想把這件事做起來。當時我們的產品已經步入正軌,我想更加全力以赴,就辭職了。

  其實,在辭職這件事上,家人的壓力還是有的。他們覺得可以邊工作邊做這件事。我告訴他們,要想成功就要專注。最後我老婆、我父母和岳父母都認可了我的決定。學校的領導、同事也都尊重我的決定。

  博士去賣牛肉麵,對自己十幾年的求學經歷來說是不是一種浪費?

  鄧毓博:其實我從沒想過要讀博士,我是個愛折騰的人,讀研二時,一家公司想招我去做人力資源管理,我很感興趣。但當時一位老領導勸說我讀博,留校為學校作貢獻,當時家人也希望我能成為博士,所以我才走了學術道路。

  雖然現在改賣牛肉麵了,但我並不覺得是浪費。社會在進步,以前的傳統觀念認為,有了這樣的高學歷一定要做與之相匹配的事情,才能對社會貢獻出價值。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做的事,當我發現我們的團隊在做這件事上,對社會的貢獻或對實現自身價值更加值當,我會選擇這件事而不是其他。學歷是一個經歷,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可以開闊視野,但這不代表我一定要從事和學歷相關的職業。

  現在是中國最好的創業時代,大家都想幹一點事。我們團隊都認為,不管做什麼,只要能在這一領域做到最好、對社會貢獻最大就好了。如果我在學校工作一輩子都沒做出什麼科學研究來,那豈不是更浪費?所以我更願意去做能夠實現自身價值、為之奮鬥後不會後悔的事。

  讀博時培養的鑽研能力有助創業

  在創業過程中,有沒有用到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

  鄧毓博:我是學應用數學的,丁建軍是學機電自動化的,其他三名團隊成員都是學計算機出身。在確定要創業後,我們立刻查各種資料、上各種食品論壇,尋找能實現我們目標的工藝手段,再一一做對比,每次查完資料就去和技術工人討論。這種鑽研的能力,完全就是我們當初讀博士期間培養出來的。不過,我們的劣勢在於,這種博士思維訓練導致我們有點鑽牛角尖,有時候過於注重細節,這在做產品時會影響進度。

  為什麼選擇在網上賣而不開實體店?你們的面幾十塊錢會有市場嗎?

  鄧毓博:我和熊永平都是搞計算機的,所以對網際網路、電商比較瞭解,要想實現全國都能吃到的正宗牛肉拉麵,就得采取電商的模式。因此我們做產品時也是考慮與這種模式相關,並且要和方便麵區分開。

  我們的定位是中高階,讓在異鄉的蘭州人能吃到家鄉的味道,我認為價格貴也值。照目前的情況看,估計明年5、6月可能實現盈利。

  你們的榜樣或者目標是誰?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鄧毓博:雷軍在小米手機的網路銷售模式取得巨大成功之後,進而實現了標準化生產,但是對於餐飲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我們會繼續努力,爭取成為食品界的“小米”。明年,團隊計劃投資500萬元建一個生產車間,實現食品的標準化生產,讓想吃蘭州牛肉麵的顧客不僅吃得地道,還要吃得便宜。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