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成功人士的作文範文

  有幸採訪到你心目中的成功人士,不知你有怎樣的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採訪成功人士範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採訪成功人士範文篇1: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卻只是眷顧少數人,為何成功不向我們大眾招手,卻只肯光顧少數人,通過對這些成功人士的採訪,讓我明白了成功人士具備的幾個素質:

  一、目標明確的夢想

  成功的人心懷夢想。他們有著極為明確目標感,顯著的目的性。他們清楚的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他們知道如何將事情辦好。他們能夠在最大限度內運用自己的技 能、天賦、精力和知識。他們做那些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不僅僅是那些喜歡做的事情。他們努力工作並出色完成任務。他們不會輕易地被別人的想法和觀點所左右。 他們有著堅強的意志力。 睿智而富有思想。對於成功的渴求為他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他們希望完成任務。擁有高度的熱情、使命感和自信心。

  他們很注重一個人是否有明確的理想,在和他們的談話之中就著重點提到每個人要在各個階段都要制定一個小目標,這樣我們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至於迷失了方向。

  二、健康積極的心態

  成功的人擁有良好的心態,永不氣餒。他們不指望天上掉餡餅,也不指望一開始就成功,成功從來都不是一步而成,而是經過不斷的努力奮鬥才能取得成效。

  是的,一個成功的人士,不是與生俱來的,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他們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磨練,才會成為人上人的,因此他們具備了常人不能匹敵的心態。

  三、嚴格自律、堅持不懈的作風

  成功的人始終不記向成功奮進。他們非常自律。他們拼命努力工作,甚至加班加點。對於成功他們有著強烈的慾望。為了完成工作他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所以他們總是能完成一些其他人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完成一項使命後給他們帶來的是巨大的滿足感。

  四、開拓創新的意識

  成功的人總是不斷地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他們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擁有可以識破機遇的頭腦。當他們發現機遇的時候,他們會很好地利用這些機遇。

  此次通過採訪的過程,我們對於他們的個人背景資料做了很詳細的調查,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方每個成功人士身上為了實現理想不言放棄、頑強奮鬥的精神。更讓我明白了:一個人只要堅持自己正確的想法,並以持之以恆的精神去完成

  那麼,他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在此次採訪過程之中我們小組進行了很細緻的人員分工,有提問題的,有照相的,有錄音的等等,之前我們以為他是非常德嚴肅,所以我們就想盡辦法去提出一些幽默化的問題,可是在後來的採訪之中我們的顧慮都消失了,接觸他之後才發現他是一個很和藹的,很慈祥的長者,他在我們這些晚輩面前諄諄教導,耐心的去回答我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他給我們說了很多具有哲理性的話語,比如“發展是硬道理,發展也要講道理”“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人生是由許多個目標組成的”等等,這一些箴言都默默印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給我們有很多啟示,相信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上會受益很多。

  採訪成功人士範文篇2:

  在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在跟隨聊城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走近李崑崙”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採訪全國十傑法官——李崑崙回來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李崑崙,目前任全國貧困縣冠縣定遠寨人民法院法庭庭長。這個人民法院地處鹽鹼地,工作條件非常艱苦,水資源一直非常緊缺。然而李崑崙絲毫沒有抱怨過,她說:“我在哪都能幹,只要好好幹,在哪都是一樣的。”李崑崙不是沒有調離的機會,但是她從來沒有主動向領導提出過,因為她明白這裡的百姓需要她,這裡的領導信賴她,這裡的同事捨不得她。而且她說:“我發現這裡的條件也越來越好,我沒有感覺不好,甚至是正在一點一點的變好。”在李崑崙到來之後,定遠寨人民法院由原來一個荒草叢生的地方轉變為一個美麗花園。剛來時李崑崙經常與同事們調侃說:“咱們這個地方可是拍攝《新龍門客棧》最佳地點啊!”之後,李崑崙大力整頓了這裡的環境。她說:“法庭是維護法律公正的地方,是一個為當事人支撐起一片司法屏障的地方,我們應該讓它展現出充滿生機活力的健康面貌。”據瞭解,李崑崙和這裡的工作人員在法庭後院種上了蔬菜和瓜果,減少了一筆伙房開支。另外,李崑崙在法院中還專門設立了當事人休息室,為當事人安放“便民桌椅”、飲水機、報夾、墨水、紙筆等,設立宣傳欄和法律文書公開欄,普及法律知識,接受群眾監督。在每間辦公室門口都掛上了“工作牌”,寫上每個工作人員的姓名、職務、動向***在崗、出差***和***。她說:“我們在條件艱苦的基層法庭,盡力做到這些工作,是為了方便群眾、熱心為民,真正實現一個基層法庭的利民效用。”當問及李崑崙今天的成績是否與她工作的環境有關係時 。

  李崑崙說:“對我而言,工作態度和工作方式不同,它不會因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不論是在基層法庭還是法院工作,我都是我;獲獎之前和獲獎之後,我也還是我。”

  李崑崙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辦事極其低調,卻又極其認真的人;一個總是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給當事人做調解工作的法官;一個不曾抱怨生活苦難內心卻又充滿柔情的女強人。她從不計較結果,正如她所說:“過程就是結果,我在漫長的工作過程中所吸取的經驗就是我要的結果,而且這個結果比什麼都重要。我永遠都是我自己,我一直堅持著自己的風格,我就是一名基層法官,我力所能及的就一定要幹好。或許我這一輩子都有可能與財富無緣,但我不後悔,因為我選擇的是自己最鍾愛的事業,我熱愛這個事業,我將在這個崗位上奉獻我的一切,我始終無怨無悔。”

  採訪成功人士範文篇3:

  時間:1999年8月21 日

  地點:北京大學季羨林家

  季羨林:苗苗,現在你是採訪者,我是被採訪者,你問我答,好嗎?

  苗苗:好。

  季羨林:那你就隨便問吧。

  苗苗:爺爺,您在《我的童年》裡說,您小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看閒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傳》裡的綠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爺爺,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歡看閒書。有一回上數學課,我低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爸爸知道這件事後,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兒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後,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

  季羨林:***笑***我小時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讓看閒書。怎麼辦呢?我放學以後不回家,偷偷藏在一個地方看閒書。我看的閒書可多了,《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我都看。我是主張看閒書的,為什麼呢?苗苗你說說,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呢?

  苗苗:我覺得,應該寫真事。

  季羨林:是這樣。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裡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麵的大缸,叔父一來,我舞一趕緊把閒書藏到缸裡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笑***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歡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定要學好數學。最近清華大學辦了一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應該加一個文理貫通。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苗苗: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記住了。爺爺,有人讓我媽媽趕快給我找一個好外語老師,說過了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也說不冷了。爺爺,您會那麼多種外語,您說,他們說得對嗎?

  季羨林:倒不一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學外語的發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係,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困難。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馬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書,鼓勵小孩背詩。我提個建議,應該再出一本散文集,從《古文觀止》裡選,加點兒注。小時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呀!

  季羨林:***笑***可不是讓你一天背下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