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中學生語文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心理概念,是左右人的生存質量和終身發展的重要因素。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培養中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希望對你有用。

  培養中學生語文學習中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語文學習離不開讀寫,在讀寫的過程中,學生均會遇到疑難字、詞,僅靠課堂上教師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務必要學生養成查工具書的習慣。在實際教學中,好多教師都明白這種習慣應當讓學生養成,可實際操作起來卻重視不夠,沒有相應的要求督促與指導。其實,我們應通過一些具體的要求來督促學生養成這種習慣,比如,每篇課文的生字詞,預習時就應讓學生自己弄懂,課堂上教師抽查,抽學生讀音釋義,或板書於黑板上,形式不一,目的在於督促學生養成查工具書,自己解決字音、詞意等最基本的語文學習習慣。還有,教師應定期從《初中生語文必讀》課本中挑選一些字詞,設計字詞練習組織字詞教學課,讓學生比賽誰注音釋義的詞多。同時,還應強調平常寫作中碰到拿不準的字詞一定要查工具書,不許用拼音代替,不許空起來。通過這些具體的做法、要求來督促學生養成自覺查工具書的習慣。這樣,學生不會讀、不會寫、不理解的字詞就逐漸減少,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學生將會終身受益。

  培養中學生語文學習中積累的習慣

  語文學習離不開積累,摘抄名言佳句,背誦名篇,寫讀後心得,是積累語言材料,學習文章寫法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感悟作品神韻的有效方法。看的書多了,記的東西多了,到一定程度,語文能力也就增強了。在初中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積累語言材料的習慣,這樣,就把閱讀、寫作、感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具體可以這樣來操作:學生人手一本摘抄本,要求學生把自己閱讀中遇到的好詞佳句,摘抄並背誦下來,把自己讀後的感悟、啟發、收穫、看法寫下來。教師定期檢查,設計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交流積累成果,在這樣的課堂上,讓學生讀讀或背誦優美的句、段,談談讀書的心得體會,一定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這樣,學生的聽、說能力也得到了鍛鍊和培養。一個學期至少應組織六次這樣的課,學生的這種習慣才會在教師的督促指導下逐漸養成,如果教師僅是告訴學生要養成摘抄、作讀書筆記、背誦的習慣,而沒有定期的檢查、指導及督促,習慣是不會養成的。

  培養中學生語文學習中善思勤寫的習慣

  初中生思想活躍,讀一本書,看一部影視、聽一首流行歌曲,他們都愛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大膽的評價。他們一般不缺乏靈感,但稍縱即逝。他們不善於以適當方式記錄靈感,疏於動筆,這是初中生作文能力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培養他們善於思考,勤於動筆的習慣。勤於動筆,能記錄下許多靈感、素材,能訓練寫作和書寫的速度。我們可以用讓學生堅持寫日記的方式來培養其勤於動筆的習慣。佈置學生寫日記一定要先激發其寫作興趣,再講清楚具體要求。每接一個班,就讓學生準備好日記本,並且讓學生在扉頁上抄下類似這樣的句子:“寫吧!寫天上的雲彩,寫水中的波光;寫清晨的霞光,寫月夜的美景;寫春的生機,夏的熱情,秋的豪邁,冬的冷峻。記吧!記下曾經的歡笑、流淚、感動、傷心、懊悔及委屈;記下每一次收穫、成功、失落、失敗的經歷。寫一寫我熟悉而感動的人,我的親人、朋友、同學及師長;記一記那些令我感動的事情、文章及歌曲。記下生活中的每一朵浪花,記下成長曆程中的每一次感動,日記就像心靈的歷史,生活的畫廊。在上面留下我們成長的足跡,這將是一筆豐厚的財富。”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的興趣;二是給學生提示日記的內容,開啟思路,找到素材,明白日記的素材很廣,只要我們留心生活,用心感受,要寫好日記,是很容易的事,從而消除學生畏懼寫作的心理。

  做好了這樣的指導之後,就應該把相應的要求說清楚,日記的要求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定,應體現階段性,由量變到質變,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特點。比如初一上學期重在培養學生養成堅持寫日記的習慣,可以給學生定出這樣的要求並要他們抄在日記本上按這樣的要求來堅持寫日記:***一***語句通順,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書寫工整清秀;***二***不會寫的字詞不許空著或用拼音代替,查工具書解決,儘量不寫錯別字;***三***每篇日記內容具體,長短不限;***四***每週五篇;***五***每兩個星期接受檢查一次。到初一下學期可對要求作適當調整,可將前面給出的五個要求中的第***三***變成:每篇日記內容具體,不少於三段;將***四***變成:每週三篇,到初二上學期增加一個要求:每篇日記要有題目,加這個要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概括歸納能力,給文章命題的能力,做到題文相符。初二下學期應更注意日記的質量,適當減少日記篇數,改為每週兩篇。初三讓日記變成周記。

  作了這樣的要求,教師就要設計好相應的課堂來評講學生的日記寫作情況,教師一定要檢查認真,仔細,針對學生日記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逐一評講,儘量以表揚鼓勵為主,日記數量寫足的,書寫工整清秀的,語句通順的,內容具體的,感情真摯的,題目擬得好的,皆應分類表揚。並且還應把學生日記中的優美語句、語段,篇章選出來,大家一同欣賞,加以適當點評,讓學生明白好句、好段、好文章應怎樣寫,同時,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及寫好文章的慾望。對於不認真按要求來寫作的學生,應給予適當的批評,目的在於讓他改正不足。在對初一學生的日記進行第一次檢查評講時,一定要全班都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在以後的寫作中揚長補短,在教師的督促與指導下逐漸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否則,學生的日記就成了一種應付,達不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每學期兩次全面檢查之後,教師可採用抽查的形式進行,可抽一個組,兩個組,也可抽女生或男生,教師隨意安排。每次檢查一定要在學生的日記本上留下檢查的印跡,畫出錯字、病句,標明評價類別,寫上建議或鼓勵性的語句,寫明日期等。總之,只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督促,指導,學生勤於動筆的習慣就一定會養成,寫作興趣及寫好文章的慾望就會產生,寫作能力就會逐漸提高。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達成這樣的共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改變過去的單一的以課文閱讀教學為主的弊病,把太多的時間應用於對課文的閱讀、理解,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語文的好習慣的培養。因此,我們在組織好課文閱讀教學的同時,應再設計好這樣的課堂,如:識記字詞多準比賽課,展示積累成果評議課,日記檢查比賽評講課等等,通過這些課堂手段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培養中學生語文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