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瞭解物流行業人才供求狀況,物流行業人才需求的狀況是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培養人才的“指南針”,是物流管理專業開發哪些課程和怎樣組織教學的重要依據。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1

  一、調研情況

  ***一***微觀方面

  1、徐州儲運有限責任公司

  徐州儲運有限責任公司創建於1953年,是專門從事倉儲、配送、運輸、加工、包裝、資訊交換、物流流程設計等物流增值服務的專業化第三方物流企業,是中國倉儲協會會員單位。公司主營倉儲、公路運輸、鐵路中轉運輸和物資託運業務,共佔地550畝,固定資產1.18億元人民幣,現有職工805名,下屬601、602、605三大物流中心,以及鐵路中轉運輸、物資託運、公路汽車運輸三家運輸單位,還有家電市場、儲運賓館、第二招待所等商業、服務企業。其中,601、602和605三大物流中心共擁有平面倉庫10萬平方米,能夠為客戶提供24小時的倉儲、裝卸、分揀、加工、包裝、配送等服務,年貨物吞吐量為100萬噸;鐵路中轉運輸公司、社會物資託運公司和汽車運輸公司擁有二條鐵路專用線、1萬平方米的中轉倉庫、30餘臺貨運車輛,全面承接商品傳送、到達和中轉運輸業務,為客戶提供鐵路、公路、水路等多式聯運服務,年貨物吞吐能力達45萬噸。近年來,公司正依照“以現代科技改造傳統產業、努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決策,通過戰略調整,立足物流主業,走專業化經營之路,努力籌建徐州香山物流園,打造淮海經濟區物流航母,並以此為龍頭整合徐州現有社會物流資源,力爭實現物流手段現代化。

  徐州儲運有限責任公司與與海爾、移動公司合作,承擔了倉儲這項業務,同時又是棉花儲備中心。徐州儲運徐州儲運有限責任公司涉及的物流崗位有搬運員、倉管員、排程員、業務員、制單員和管理員等。其中搬運員能熟練的操作搬運機械,擁有叉車操作證,並能對貨物進行準確放置,能吃苦耐勞;倉管員要求

  能熟悉倉庫管理原則,掌握倉庫管理技能,並能使用現代化的資訊科技;排程員能合理的安排車輛進行排程,併合理規範貨物進場位置;制單員能熟練的使用現代化技術,掌握制單的原則;業務員應具有市場營銷的知識,能開拓市場;管理員需要有相關的物流管理知識,能對整個物流活動進行管理等。

  2、徐州市惠客隆配送中心

  徐州市惠客隆配送中心位於中山北路延長段,是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該中心擁有貨物幾百種,分別包含食品、飲料、酒和廚房用品幾大類,員工30名,擁有機械化的裝卸裝置和計算機通訊技術,能夠及時對貨物進行配送。

  配送中心設立的崗位主要有配送員、倉管員、搬運工、制單員等。配送員要求具有配送的基礎知識;倉管員具有倉儲管理的基本知識;搬運工能熟練的分揀商品和操作手動搬運車和電動叉車,擁有叉車證;制單員能準確的使用現代化資訊科技,接收資訊和制單操作。

  3上海佳吉快運

  上海佳吉快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以公路運輸為主,兼營航空、海運的全國網路型運輸公司, 乃全國名列三甲的現代化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 擁有國內最先進的運輸工具和管理設施。 總部設在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北青公路2999號。

  徐州佳吉快運是上海佳吉快運的分公司,其公司規模不大,其中涉及的只是轉運和發貨兩種形式。涉及的崗位有搬運員、制單員、業務員等。其中搬運員具有擁有叉車證;制單員能製作單證,並能將單證準確輸入系統;業務員能開拓市場,具有營銷知識。

  4、中海物流***青島***公司徐州分公司

  中海物流***青島***公司是一家大型的物流企業,主要經營集裝箱業務,擁有一些先進的現代化技術。該分公司主要是業務員和制單員兩大類。要求有英語能力,會制單和填單。

  ***二***巨集觀方面

  徐州是一個老城市,自古就是一個交通要道,交通十分便利,物流行業發展比較快。特別是京滬高鐵的通過,更帶動了徐州物流業的發展。這兩年,徐州市緊緊圍繞振興這一目標,努力建設“兩大中心”、“三大基地”、四大產業的建設,把徐州建成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和商貿物流旅遊中心,建成以工程機械為主的裝備製造基地、能源工業基地和現代農業基地,加快發展裝備製造業、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業、能源產業和商貿物流旅遊業,推動徐州老工業基地加快振興和資源城市可持續發展。其需要的人才主要有運輸、倉儲、生產物流、銷售物流以及流通加工方面的人才。這使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急增,物流人才的培養不夠。

  2

  1、物流人才缺乏嚴重

  物流人才被列為國內緊缺人才之一,尤其具有現代物流知識並動手能力強的人才缺乏更嚴重。據統計,在我國物流行業中,操作層面的從業人員大多數屬於熟練工,許多物流管理人員也多是半路出家,嚴重缺乏物流知識和理論及操作技能。

  導致物流企業人才缺乏的原因既有企業外部的因素,即教學水平滯後,實踐教學更滯後,直接造成了大量物流專業人才缺乏;也有物流企業的自身原因:物流企業待遇偏低,物流管理企業的人才培養力度不夠,技術人才不願意進入物流行業,甚至本行業的專業人才外流;再加上外企進入後實施本土化策略,造成大量優秀人才流向外企。總之,物流人才缺乏嚴重。

  2、物流人才缺乏也是結構性的缺乏

  物流人才缺乏不僅是在總量上,還有結構性的缺乏。“物流人才”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從人才層次上可分為三個層次,即戰略層、管理層和操作層。從專業結構上可分為醫藥物流人才、食品物流人才、航運物流人才、倉儲物流人才,運輸物流人才、配送物流人才等等。由於我國物流產業起步較晚,整體競爭水平不高,以及物流教育落後等諸多因素,使得物流人才的結構性缺乏更加突出。

  在人才層次上,嚴重缺乏操作層面人才。主要由於各院校開設物流專業時間較短,師資嚴重不足,實習裝置和場地更是跟不上要求,再加上大多數院校實習採用“放羊式”的管理方式,而使實習教學流於形式,導致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能力、素質的培養失去控制,那麼,嚴重缺乏操作層面人才就不足為怪了。

  在人才能力結構上,各院校的畢業生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抗挫折能力嚴重缺乏。這主要反映出各高職院校對學生這些能力培養認識不足,以及對學生這些能力培養不得法和不到位。

  3、物流專業畢業生動手能力不強

  如今剛畢業的學生,在專業理論方面能提出自己獨到見解的少之又少,能直接上崗的更是鳳毛麟角。這反映出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的欠缺,更暴露出師資實踐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4、對基本理論的掌握需加強,瞭解先進的現代化知識不多

  上述企業中,徐州儲運有限責任公司、惠客龍配送中心、徐州佳吉快運和中海物流等公司,均有現代化資訊科技,其程度要求熟練。徐州倉配使用的是現代化的倉配管理程式,倉管只有一人,就完成了整個倉庫流程的操作;惠客龍配送中心採用的EOS技術,即通過網路訊號進行訂貨和傳送;中海物流辦事處採用的是現代化通訊技術,及時的瞭解運輸車輛的現狀以及各種集裝箱的情況。而這些公司中,只有中海公司的人才素質較高***大專以上***,其他企業的員工基本上只有初中的文化程度。

  5、學校培養的模式跟不上物流的發展形式

  現在各高職院校對物流人才的培養侷限於理論基礎,雖然有所改變,但改變程度不大,導致了各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理論能力較強。學校培養方式主要是根據上級的指示或是自己院校本身的情況,培養出來的學生與物流發展的形式不同,不適應物流的發展趨勢。

  6、我校的優勢和不足

  我校物流高職專業建立於02年,四年的探索,使學校物流專業的規模不斷擴大,裝置不斷更新,同時擁有了現代化的實訓基地,為學生的技能培訓打下了基礎,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但是,不足之處:

  ***1***學生的技能操作時間不多

  學生在校時間長,但是學生的技能操作不多,一是學生用來進行技能操作的時間被理論佔用;二是學校安排的實訓周無法使學生真正的得到訓練;三是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2***教師的技能操作並不多

  老師的技能操作主要體現在實訓室使用的頻率不高,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的技能操作不高,同時老師對課改的探索,沒有挖掘這方面的潛力。

  ***3***校外實習機會不多

  學生校外實習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由於種種的原因,學生的校外實習很少,一般很少,基本上是一年一次,實習時間較短,無法達到效果。

  3

  建議

  基於以上資料和分析,對我係物流管理專業今後學生培養、專業課程、實訓課程設定提出以下建議。

  一、學生培養方面

  1、加大實踐教學投入,建立“雙師”型教學隊伍,進行課程改革。

  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教學中的主要環節和特色部分,構建一套適應高職教育教學的實踐教學體系,不僅可以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更是促進高職教育持續發展和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關鍵。實踐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從業能力為依據,通過哪些實踐教學內容和活動來培養從業能力,需要對專業課程改革,建立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做為一體的專業課程。

  第一、建立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創新精神、教學能力強、熟悉生產領域、掌握過硬技術、樂於教書育人的高素質雙師型師資隊伍。

  第二、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通過學校投入和校企共建等途徑,不斷改善校內外實習條件,大力整合現有資源,優化管理,紮紮實實地建設好專業的實驗室、實訓室、實訓工廠等。

  第三、進行課程改革,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動手操作。使教、學、做為一體,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

  2、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抗挫折能力的培養 第一,明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抗挫折能力是現代大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能力,學生的這些能力是讓用人單位短時間認可的先決條件,應引起院領導和教師的高度重視。

  第二,對學生“心理適應能力弱,處理問題能力差,不會表達,不知怎麼與人打交道,不愛動手,與社會要求距離較大”等問題採取得力措施,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把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抗挫折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把每個學生培養成綜合素質高的優秀人才。

  3、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

  教師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高,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實用人才的先決條件。那麼,怎樣才能提高教師素質呢?

  第一、教師到企業去鍛鍊。

  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實訓基地進行實際操作,首先教師必需能熟練操作,這就需要教師到企業中去鍛鍊自己,並能幫助企業開發一些專案。

  第二、引進企業兼職教師指導學生實際操作。

  校企合作是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改革的方向。只有把企業經驗豐富、技術熟練的專家與課程改革相結合,並且參與到教學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做好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企業的氛圍。

  第三、加強實訓室建設。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把課程改革與實訓條件結合起來,真正做到教、學、做為一體。

  第四、加強校企合作。讓學生走出去,到企業一線實踐。把企業專家請進來,進行實踐教學,指導學生操作。

  二、專業課程設定方面

  1、增加國際貿易中的制單操作實訓

  物流專業課中,有一門是國際貿易。但是沒有制單方面的實訓,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損失。現在物流企業需要制單方面的人才,而制單實訓主要開在商英專業,物流專業卻沒有這方面的要求。開設實訓課程能增加學生的就業率。

  2、利用實訓室,增加學生的操作能力,開設實訓課程

  現在的實訓課程主要是教師根據自身所帶課的情況,進行實訓,而沒有專門的實訓課程。各科老師在實訓中經常重複實訓,學生感覺比較枯燥。一門新建的課程能比較系統的對學生進行傳輸。

  該課程建議設在第七、八學期。學生面臨就業,掌握技能能更好的面對就業形勢,增加學校的就業率。

  3、建議開設物流會計方面的物流

  現在物流與多種產業進行結合,形成了不少的課程。而物流會計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主要是將物流和會計相結合。在社會上,物流會計的人才比較缺少,增加學生的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