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硬體市場調查報告

  近年來生活越來越趨向於自動化和智慧化,計算機在其中充當著主線的作用!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閱。

  篇一

  計算機在我們的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瞭解計算機非常重要。這次調查的目的就是了解現階段膝上型電腦各系列銷售量較大的處理器型號和晶片組型號,以及銷售價格和市場佔用率排行。

  1.中央處理器.

  CPU可以分為:四位微處理器、八位微處理器、十六位微

  處理器、三十二位微處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處理器等等。據此CPU主要是由兩大廠商製造AMD和Intel對於這種高精密度的硬體市場上基本沒有存在所謂的“山寨”CPU。店家基本上都會對客戶配置INTEL廠商的CPU,經過了解發現了其中的緣由,AMD的CPU適合超頻玩家使用。為遊戲玩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自主發揮的平臺。Intel的CPU一貫是以穩定性著稱,給使用者帶來長久穩定的使用。Intel的CPU目前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它們在處理技術上勇於創新。目前擁有Core***酷睿*** Core 2 Dou/Quad Pentium***奔騰*** Celeron***奔騰*** Atom***凌動***

  Intel:

   i3-6300 銷量:16W+ 參考價格:789元

   i5-4590 銷量:7.2W+ 參考價格:1409元

   i5-4460銷量:4.5W+ 參考價格:1299元

   i5-6300 銷量:3W+ 參考價格:1409元

   i3-4170 銷量:2.9W+ 參考價格:799元

  AMD:

   A8-7650K 銷量:4.8w+ 參考價格:988元

   FX-6300銷量:2.7W+ 參考價格:1348元

   速龍 860K 銷量:2W+ 參考價格:399元

   A10-7850K 銷量:7400+ 參考價格:739元

   FX-8350 銷量:6300+ 參考價格:1199元.

  以上資料來自京東

  2.晶片組型號

  注:資料來自網路

  3.銷售價格

   3999元及以下的產品佔比25.81%

   4000-4999元區間關注度挺高 佔比23.49%

   5000-5999元產品關注度有所下降 佔比16.56%  6000-6999元產品關注度有17.45%

   8000元及以上產品佔16.69%

  4.市場佔有率

  a*** 品牌關注度前十累計佔據89.1%的份額 b*** 其他品牌僅佔據10.9%

  c*** 聯想高居關注度榜首,消費者關注度達到23.1% d*** 華碩位居第二關注度達到

  15.6%

  e*** ThinkPad位居第三關注度為9.6%

  篇二

  島市黃島區 ***構成計算機的硬體系統通常有“五大件”組成:輸入裝置、輸出裝置、儲存器、運算器和控制器。 輸入裝置: 將資料、程式、文字元號、圖象、聲音等資訊輸送到計算機中。常用的輸入裝置有,鍵盤、滑鼠、數字化儀器、光筆、光電閱讀器和圖象掃描器以及各種感測器等。 輸出裝置: 將計算機的運算結果或者中間結果列印或顯示出來。

  常用的輸出裝置有:顯示器、印表機、繪圖儀等。 儲存器: 將輸入裝置接收到的資訊以二進位制的資料形式存到儲存器中。儲存器有兩種,分別叫做記憶體儲器和外儲存器。 運算器: 是完成各種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裝置,能作加、減、乘、除等數學運算,也能作比較、判斷、查詢、邏輯運算等。

  控制器: 是計算機機指揮和控制其它各部分工作的中心,其工作過程和人的大腦指揮和控制人的各器官一樣。*** 調查目的:瞭解計算機硬體市場行情;瞭解商家對大學生市場的需求情況。 調查範圍:計算機硬體經營銷售人員,大學生消費者。 調查地點:黃島區電子城,校園 調查方式:尋問同學、現場考察、網路查詢。 調查結果: 對於 CPU 的調查:CPU 從最初發展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這期間,按照其處理資訊的字長,CPU 可以分為:四位微處理器、八位微處理器、十六位微處理器、三十二位微處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處理器等等。 如今,Intel 的 CPU 和其相容產品統治著微型計算機——PC 的大半江山,但是除了 Intel 或AMD 的CPU,還是你可能聽說過的其他一些CPU,如HP 的PA-RISC,IBM 的Power4 和 Sun 的UltraSparc 等,只是它們都是精簡指令集運算***RISC***處理器,使用Unix 的專利作業系統,例如IBM 的AIX 和Sun 的Solaris 等。

  雖然設計方式和工作原理的過程有區別,但不同處理器依然有很多相似之處。從外表看來,CPU 常常是矩形或正方形的塊狀物,通過密密麻麻的眾多管腳與主機板相連。不過,你看到的不過是CPU 的外衣——CPU 的封裝。而內部,CPU 的核心是一片大小通常不到1/4 英寸的薄薄的矽晶片***其英文名稱為 die,核心***。在這塊小小的矽片上,密佈著數以百萬計的電晶體,它們好像大腦的神經元,相互配合協調,完成著各種複雜的運算和操作。Intel 釋出的第一顆處理器4004 僅僅包含2000 個電晶體,而目前最新的Intel Pentium 8400EE 處理器包含超過2.3 億個電晶體,整合度提高了十萬倍,這可以說是當今最複雜的積體電路了。

  與此同時,你會發現單個CPU 的核心矽片的大小絲毫沒有增大,甚至變得更小了,這就要求不斷 地 改 進 制 造 工 藝 以 便 能 生 產 出更精細的電路結構。

  如今,最

  新的處理器採用的是 0.065 微米技術製造,也就是常說的 0.065 微米線寬。Pentium 840EE 處理器採用90nm 製程的Smithfield 核心,每核心1MB 二級快取,800MHZ 的FSB,支援EDB 防毒和EMT64T,可以搭配64 位WinXP,90 納米制程,206 平方毫米芯片面積,2.3 億電晶體。 Pentium 4 643 ***3.2GHz***採用65nm 工藝的CedarMill,整合2MB 二級快取,單核心,支援HT、 EM64T,VT。 需要說明的是,線寬是指晶片上的最基本功能單元——閘電路的寬度,因為實際上閘電路之間連線的寬度同門電路的寬度相同,所以線寬可以描述製造工藝。

  縮小線寬意味著電晶體可以做得更小、更密集,可以降低晶片功耗,系統更穩定,CPU 得以執行在更高的頻率下,而且在相同的晶片複雜程度下可使用更小的晶圓,於是成本降低了。

  篇三

  隨著線寬的不斷降低,以往晶片內部使用的鋁連線的導電效能將不敷使用,AMD 在其K7 系列開始採用銅連線技術。而現在這一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硬體價格每一天都在波動,新的產品不斷更新換代,生產廠商為了吸引消費群體,不斷推出各種優惠活動;許多大學生對計算機各部件功能及整體功能的認知水平還較低,甚至對一些部件根本不瞭解,這也給個別銷售者以可趁之機,利用高價格、低配置欺騙消費者;一些消費者對自己需要用的配置功能不夠了解,而買到不需要的高價格高配置的產品,在不久產品更新換代時價格大幅下跌而感覺後悔不已;有些消費者因為不夠了解所需商品,而買到比自己需要的配置低的產品,從而給自己的工作生活帶來極大地不便。

  CPU 製造工藝的趨勢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發展。密度愈高的IC 電路設計,意味著在同樣大小面積的 IC 中,可以擁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復雜的電路設計。

  現在主要的 180nm、130nm、 90nm、65nm、45 奈米。最近inter 已經有32 奈米的製造工藝的酷睿i3/i5/i7 系列了。而AMD 則表示、自己的產品將會直接跳過32nm 工藝***2010 年第三季度生產少許32nm 產品、如Orochi、 Llano***於2011 年中期初發布28nm 的產品。綜觀當今主機板市場,各路諸侯紛紛推出各自看家產品以此來吸引廣大消費者。目前的主機板市場仍是Intel 領頭,各相容廠商跟進的局面。

  放眼未來,隨著Intel 820 等新系列主機板和AMD K7 主機板的出現,主機板市場將更有一場好戲。對於帶有剛出不久的i7 的筆記本,似乎消費者們並不是很看好。性對於較高的效能,使得熱量隨之增多,若不使用散熱器,對電腦傷害較大,給使用者帶來不便。 對於筆記本市場的調查:為了競爭,各品牌之間降價優惠均有出現。由於戴爾電腦選擇廠家直 銷 , 省 去 了 經 銷 商 裡 面 的 利 潤 成 分 , 所 以 在價效比方面略佔優勢。

  如今價效比相對較高的品牌:華碩、巨集碁、戴爾。 關於顯示卡:縱觀顯示卡發展史,沒有一個廠商能夠永遠站在顯示卡技術的最高峰。逆水行舟的競爭道路上,技術的落伍、決策的失誤都隨時會被市場所遺棄。十年前 S3 無情地將 Trident 打敗,而3dfx 讓霸主S3 明白了什麼叫3D 加速;八年前nVIDIA 讓不可一世的3dfx 俯首稱臣,讓業界明白技術發展的推動力;六年前厚積薄發的ATi 開始衝擊王座,不斷蠶食巨人nVIDIA 打下的鞏固江山.......都說競爭促使進步,其實競爭也能帶來樂趣。如果說沒有了AMD,那麼Intel 的光芒恐怕沒有那麼耀眼;同樣地,如果沒有了ATi,nVIDIA 的獨腳戲勢必不會那麼精彩。除了獨立顯示卡這兩大主角,S3、XGI、Matrox 等廠商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努力著,即便是已經被收購的 Trident 和3Dlabs 也都依然沒有離開這一領域。

  PC 顯示卡發展的近代史猶如一壺陳年老酒,讓人回味悠長。 關於鍵盤滑鼠的銷售,在大學校園裡,不少同學帶筆記本,為了更好的保護電腦,而且面對鍵盤相對價格不高的情況,許多人喜歡使用外接鍵盤。

  小結:對計算機的認識及感受感覺收穫頗多,學到了許多在課本以外的知識,也見到了許多新的硬體產品,對它們的效能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對專業課計算機除錯與組裝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更多的瞭解電腦,瞭解硬體,瞭解市場,這對我們今後購買和使用電腦,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預測: 由於各大品牌相互競爭

  ***1***計算機硬體價格會不斷降低,效能會不斷提高。

  ***2***市場經營制度會日趨完善 。

  ***3***越來越多的使用者能夠買到自己的滿意機型。

  ***4***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自己組裝電腦。 ***5***對於現在價格漸低的筆記本,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