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骨雞的飼養方法

  烏骨雞以面板、骨骼、肌肉均呈烏黑色而得名,是我國勞動人民通過比較原始的方法選拔、培育出來的稀有珍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雛雞的消化機能弱,所以一定要喂容易消化的飼料,如半熟的小米餅拌入熟蛋黃按18只雛雞每日拌1個,10日齡後可以在飼料中加入10%—20%玉米麵,8%—10%切碎的青飼料,1%—1.5%的骨粉,1%—1.5%的魚粉和0.5%清水洗淨的細砂粒。30日齡後可以改喂粉料混合切碎的青菜,並加入骨粉、魚粉、貝殼粉等,同時每天還要喂1—2次粒料***如小米、大麥、小粟等***。

  2、在雛雞孵出後的第一、二週,每天在飼料中加入0.04%的痢特靈,用來控制烏雞的副傷寒和雞白痢桿菌病。15日齡後,每天喂含0.01%的痢特靈的飼料,然後停止1—2天再喂。到45日齡後,要注意防治雞蛔蟲病。在8、25和66日齡可接種雞新城疫疫苗。如發現病雞要立即隔離。對於生長快慢不一,體質強弱不勻的要進行分群飼養。

  3、對雛雞應根據不同的生長髮育期,注意保溫和防潮,要保持生活環境空氣新鮮,光線充足,欄舍乾燥。飲用水要清潔衛生,食槽、飲水器每天要洗刷乾淨,每半個月要用氫氧化鈉熱溶液消毒一次。墊草要勤晒勤換。

  4、母雞在冬季要補充光照,同時進行精心的飼養管理,才能多產蛋。據實驗,冬天把光照時間延長至13—14小時,同時供應營養豐富的飼料可提高產蛋率22%。具體辦法是:從11月至次年1月,用15—60瓦燈泡,每天5時到18時,17時到20時,24時到後半夜2時,給予光照和補飼。在補充光照時,不要突然明暗,以免引起雞群的驚慌。

  5、及時給抱窩雞“醒抱”。烏雞容易抱窩,並且時間長,因此要注意及時“醒抱”。醒抱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種最簡便的方法是喂仁丹,效果好。具體做法是:發現抱窩的雞要及時在每天早上和晚間各喂仁丹15粒左右,連喂3—5天。然後,供給充足的優質飼料。這樣一般7—12天后就可以恢復產蛋了。

  烏骨雞的飼養要點

  一、配料:以配好的50公斤混合料為例,需用玉米碴***面***31公斤、豆餅7.5公斤、魚粉4.5公斤、貝殼粉1公斤、骨粉1公斤、麥麩5公斤,可適當加入些硒、多種維生素,有條件的可在飼料中加入些鮮魚,用清水攪拌後,用手攥成團狀即可直接餵養。

  二、飼養方法:用上述配好的飼料每天喂3—4次,用量為吃飽不剩食為原則,雛雞、育成雞都可用此法。

  三、防疫:經常在雞舍內撒白灰消毒,嚴禁外來人員或不消毒直接進入雞舍,避免將細菌病毒帶入。另外,在氣溫較高時,要經常給烏雞喂些大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