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的飼養方法技術

  隨著人們對食品質量和口感的追求,散養的土雞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怎樣去飼養土雞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土雞的飼養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土雞的飼養技術

  春天到了,天氣暖了,到了人們飼養土雞的好時候。要想讓飼養週期短,耗料少,見效快,收入多,需要掌握以下幾個技術。

  做好進雛前的準備工作。對舊雞舍進行修正、清洗、消毒。四壁內及頂上用濃石灰水粉刷。並進行高錳酸鉀燻蒸消毒。進行通風,將圈舍內異味散淨。進雞苗前兩三天,對圈舍進行提溫,使室內溫度達到35度 從正規渠道引進雞苗。為減少外來雞帶來病菌和做到品種純正,要從正規廠家購買雞苗。有條件的合作社或者農戶可以自留種雞,自繁自育。留種雞時,要選擇毛色光亮、健壯、生長速度快的,公母比為1:10。不過,筆者建議自己孵化不僅麻煩而且技術風險大,不如從正規廠家引種。

  雞苗進入圈舍後,首先先飲水。在飲水中新增蔗糖或者維生素,以增進食慾,促進胎糞排出,飲水後2到3小時在開食,雛雞做到少喂多餐。使用炒熟的玉米顆粒做開食料比較好。控制好溫度,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步降低室內溫度。由於土雞散養,因此,自己配合飼料比較好。雞苗育雛完畢後,日料配伍可以為,米糠,玉米粉,豆粕、各類青菜葉等。

  平時要注重疫病的控制,以預防為主,做到每天觀察雞群吃料、飲水情況,檢查雞糞的顏色、形狀。經常對飲水、飼料等工作進行清洗消毒,根據天氣情況進行帶雞噴霧消毒。在飲水飼料中新增抗生素進行預防,但要注意藥物用量。放牧時要注意天氣變化。當有雞發生疾病,要儘早確定疾病和病因,該隔離的隔離,然後全群消毒。進行必要的免疫接種。做好防疫。

  土雞品種選擇

  隨著人們對食品質量和口感的追求,散養的土雞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也極大地刺激了土雞散養的發展。

  雞種品質。優良的品種是飼養土雞的基礎。在選擇品種時,應選養皮薄骨細、肌肉豐滿、肉質鮮美、抗逆性強、體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地方品種,或者含有地方血統的雜交雞。另外,所飼養的品種要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同時,在銷售時,能夠滿足銷售市場的需求。

  國內比較著名的雞種有:浦東雞、仙居雞、蕭山雞、白耳黃雞、絲毛烏骨雞、江山白羽烏骨雞、崇仁麻雞、河田雞、惠陽鬍鬚雞、杏花雞、清遠麻雞、霞煙雞、桃源雞、溧陽雞、鹿苑雞、狼山雞、中原鬥雞、 漳州鬥雞、北京油雞、壽光雞、濟寧雞、固始雞、彭縣黃雞、峨眉黑雞、武定雞、版納鬥雞、林甸雞、大骨雞、靜原雞、邊雞、陽雞、正陽三黃雞、藏雞、吐魯番雞等。

  土雞的放牧管理

  放牧是提高肉雞肉質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飼養的重要環節。土雞在室內進行30-45天的育雛後,根據天氣狀況,開始訓練放牧。放牧場地一般要求地勢高、避風向陽、環境安靜、飲水方便、無汙染的地方。一般是結合房前屋後,或果園、茶園、桑園,以及丘陵、荒地等。放牧場中要有避雨遮陽的地方,有補充飼料的料槽和飲水的地方。做好防護工作,避免雞隻走失,防止獸類禍害雞群。放牧時肉雞應早出晚歸,放牧密度為100只/畝,每群規模300-5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