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功領導者的事例

  一間小的家庭式公司要一手一腳去做,得到公司發展大了,便要讓員工有歸屬感,令他們感到安心,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之道,簡單來說是知人善任,但在原則上一定要令他們有歸屬感,要他們喜歡你。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1:

  馬克·扎克伯格,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辦人,被人們冠以“蓋茨第二”的美譽。哈佛大學計算機和心理學專業輟學生。據《福布斯》雜誌保守估計,馬克·扎克伯格擁有135億美元身家,是08年全球最年輕的單身鉅富,也是歷來全球最年輕的自行創業億萬富豪。

  2015年10月21日,馬克·扎克伯格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用中文發表演講,談了自己創辦Facebook過程中的收穫,濃縮起來就是:使命、用心、向前看。他還專門提到,自己很喜歡馬雲說過的一句話“和15年前比,我們很大;但和15年後比,我們還是個嬰兒”。

  使命會讓你更專注

  2004年,我創立了Facebook,因為我覺得能在網上和人連線是非常重要的。那時候,網際網路上有很多網站,你差不多可以找到所有的東西:新聞、音樂、書、電影、買東西,可是沒有服務幫我們找到生活上最重要的東西:人。人是我們生活最重要的東西。

  請大家看看這個房間,你們看到了什麼?不是這個桌子,這個椅子,而你關注的是人。這是人類的特點。每個人多想跟他們的朋友和家人聯絡。當我們可以分享和聯絡,生活會變得更好。當我們分享和***可以和家人和朋友有更好的關係。

  我們的企業更強大是因為可以和客戶有更好的溝通;社會也會變得更強大是因為我們知道得更多。

  當我創立Facebook的時候,我不是要創立一個公司。我想要解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想把人們聯絡在一起。當我看到中國的公司,像阿里巴巴和小米,我看到了一樣的故事。當你有使命,它會讓你更專注。

  更用心,擁抱變化,不要放棄

  如果你有了使命,你不需要有完整的計劃,往前走吧!你只需要更多用心。我在哈佛大學的時候,我和我朋友每天晚上吃比薩,討論未來。在我們推出Facebook的第一版時,我記得我們非常高興,我們的產品把學生連線起來了,當時,我們想,總有一天會有人創造連線世界的產品。有趣的是我沒想到我可能會建立這個連線世界的產品。我只是一個大學生。

  我覺得一個大公司,像微軟或谷歌會開發這個產品。他們有好幾千的工程師和上億的使用者。他們應該開發國際社交網路。但是,他們為什麼沒做?

  我常常想這個問題。我們只是大學生我們沒有計劃,我們沒有資源。我們是怎麼創造出這個擁有十五億人以上、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社群的?我們只是更“用心”。在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人會說新的想法不會成功。我們面對過好多問題,改變過好多次。

  我們開始只是一個服務美國學生的小產品。一開始有人說:“Facebook只是給學生用的,所以它永遠不會是重要的。”可是我們繼續前進,終於,我們把Facebook開放給所有人。

  後來,又有人說:“好,現在別人也用了Facebook,但是他們很快就不會再用它。”可是我們還是繼續。人們繼續用它,是因為人跟人連線是很重要的。

  然後有人說:“可能他在美國有用,但他不會在其他國家有用”。可是我們還是繼續,擴大到世界其他國家。

  有人說:“社交媒體永遠不會賺錢”。可是我們還是繼續,建立了一個強大的企業。然後有人在說:“人們不會在手機上用Facebook”。可是我們還是繼續。今天我們成立了移動為中心的公司。當時,我們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沒有人知道,我們能繼續是因為我們用心。很多公司在創造社交媒體,但是他們害怕這些問題。

  我們相信,社交媒體和連結世界是重要的。我們相信,雖然我們不知道每個答案,我們還可以繼續幫助人們,連線人們。我們只是更用心。我們一直在努力,現在十五億人在用Facebook。不要因為要改變,就放棄。

  中國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一直努力,你會改變世界。

  向未來看,創造新的東西

  馬雲說過一句話我很喜歡:“和15年前比,我們很大;但和15年後比,我們還是個嬰兒。”為了重要的使命,你瞭解的更多,你也會覺得要做的事情更多。十年前,我們的目標是連線十億人。因為以前沒有網際網路企業做到過,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目標。當我們達到了這個目標,我們開始明白十億隻是一個數字,我們真的目標是連線世界上的每個人。這難多了。世界上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沒有網際網路。把他們連線起來,我們必須擴大整個網際網路。

  要做到這個,我們要解決很多的問題。超過十億人不住在網路附近。所以我們需要創造新的技術——像衛星和飛機,把他們連線起來。超過十億人沒有錢上網際網路,所以我們需要讓網際網路更便宜。大約二十億的人沒有用過電腦或網際網路,所以我們需要創造新的方案,幫助他們連線起來。

  三年前,我們成立Internet.Org,去擴大網際網路。我跟我們的董事會說,我覺得我們要花十億多美元。他們問我:這個東西怎麼賺錢?我告訴他們: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連結人是我們的使命,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必須向前看,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整個計劃,但是如果我們幫助人們,未來,我們也會獲益。這就是向前看的意思。每走一步,你可以創造新的東西。

  以前你覺得是不可能的,現在就可能。現在你面對非常難的挑戰,你努力,也會解決這些挑戰。請一直向前看。中國歷史是一直創新的。中國給了世界四大發明:造紙,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學習對創新最重要。在清華,你們有很好的學習機會,這些機會會幫助你們有美好的未來。

  幾年前,我的妻子,Priscilla,在一個北京的醫院學習。她選擇北京,因為她想要在中國,和非常好的老師學習。我的中文很糟糕,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學習中文。

  你多學習會在生活裡創新,也會在工作上創新。在你開始做之前,不要只問自己怎麼做,要問自己:為什麼做?你應該相信你的使命。解決重要問題。要用心。不要放棄,要一直向前看。你們可以成為全球領導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可以用網際網路影響全世界。

  2:

  據說他是一個讓人瘋狂的人。他每年會在全球10所大學演講,他曾在哈佛講臺上與諾基亞總裁激烈爭執,最終贏得了臺下1000多名聽眾長時候的起立鼓掌。

  他是一個善於創造奇蹟的人,全球商人熱烈地追捧他。他的網站阿里巴巴兩次被哈佛、斯坦福商學院選為MBA案例,掀起全美研究熱潮。阿里巴巴從1999年成立至今,全球十幾種語言400多家媒體對它的追蹤報道從未間斷,並一連第5次被《福布斯》評選為全球最佳B2B網站,其排名甚至領先於全球電子商務巨擘亞馬遜!這個人是馬雲。

  騙子馬雲的窮人世界

  和所有的網際網路精英不同等,馬雲從小就沒有生活在頂尖的那部分人當中,他活在通常的通俗人當中。馬雲稱自己腦子笨,從小功課就欠好,數學考過1分,只有英語獨特好。不只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所以,馬雲一向對員工說,如果光看IQ,世界上有70%的人都可以獲得成功!

  而1995年他開創企業黃頁網站,每天出門對人講網際網路的神奇,請人家心甘情願同意付錢把企業的資料放到網上去。沒有人信任他,1995年的杭州,人們不知道網際網路是什麼東西。在那段時候裡,馬雲過的是一種被人視為騙子的生活。

  有人在杭州的大排檔裡見到馬雲。馬雲喝得微醺,充足一個跟一大幫人神侃瞎吹的小市民。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杭州人的恬靜和自在。但是,馬雲的網站為上網的企業帶來了客戶,他的網站盈利了。

  在中國網際網路大潮風高浪急之時,馬雲最先有了自己的主意。他決定做一個和世界上所有電子商務網站不同的B2B網站,他不做那15%大企業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麼網際網路就是窮人的世界。”馬雲在接受某媒體採訪時如是說,在網上,對大企業和小企業的服務收費是同等的,他要為網際網路服務模式帶來一次革命!

  是遠見照樣狂妄?

  1999年初,他為網站起了一個眾所周知代表財富的域名“阿里巴巴”,然後他對他的團隊說:“我要回杭州創辦一家自己的公司,從零最先。願意回去的,只有500元工資;願意留在北京的,可以介紹去收入很高的雅虎和新浪。”他說用3天時候給他們考慮,但不到5分鐘,夥伴們一致決定:“我們回杭州去,一路去!”這就是被阿里巴巴員工戲稱為“十八羅漢”的開山元老。1999年3月,馬雲在杭州的家中創辦了阿里巴巴公司。他和他的“十八羅漢”沒日沒夜地工作,地上有一個睡袋,誰累了就鑽進去睡一會兒。而要做到與眾不同,阿里巴巴網站必需迅速覆蓋全球,否則只做國內就會變成沒有買家的賣家,失去第一就失去了意義。

  這一次為了阿里巴巴,馬雲決心向全球出擊,到各個國家去展示他那絕世談吐。他到各個大學去做演講,到電子商務網路會議和論壇上宣講他的B2B模式。怪異的長相、極具慫恿性的談吐和超越全球的商業思維,竟然交融在這個枯消瘦小的中國人身上,聽眾無不為之驚訝。海外媒體最先對馬雲顯示出極大的熱情。但馬雲再有魅力,不論在演講的時刻如何意氣風發,他照樣要回到實際:阿里巴巴缺錢,巨大的運營費用將馬雲壓得喘不過氣來。幸運的是,馬雲馬一直蹄地在全球的巡迴演講,起到了一箭雙鵰的作用———一是吸引客戶,二是吸引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商慢慢從馬雲的演講中對他的阿里巴巴有了興趣,隨著AB公司副總蔡崇信考察阿里巴巴並加盟阿里巴巴之後,數十家風險投資商與馬雲接洽商談。拒絕38家風險投資後,馬雲接受高盛為首的投資集團500萬美元的投資。就在該筆資金到位的第二天,馬雲飛赴北京“見一位神祕人物”。會面才知,那人是雅虎最大的股東、“全球網際網路投資皇帝”、日本軟銀公司的董事長孫正義!原定1個小時的講述,馬雲剛講了6分鐘,孫正義就說:馬雲,我必定要投資阿里巴巴!而且用我自己的錢。2000年1月,雙方正式簽約,孫正義投入2000萬美金。據說孫正義事後判定阿里巴巴會成為一家和雅虎同等偉大的公司。

  2000年,《福布斯》評價馬雲:有著拿破崙同等的身段,更有拿破崙同等的偉大志向!很快,馬雲和阿里巴巴在歐美名聲日隆,來自西洋的點選率和會員呈激增之勢!從此,阿里巴巴最先被業界公認為全球最優異的B2B網站。2001年12月27日,中國供應商會員達到100萬人,成為全球第一個達到此數目的B2B網站,並在當月實現盈利。這意味著,阿里巴巴真正最先賺錢了!對馬雲、對阿里巴巴、對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對全球電子商務而言,這都堪稱是一個偉大的時刻!它正式向全世界宣告,馬雲建立的電子商務B2B模式是正確的、可行的。

  抓住有夢想的人

  不論是在創業初期的“開荒牛”,照樣今天的“空降兵”,加盟阿里巴巴完全是被瘋狂的馬雲和阿里巴巴所吸引。無論是挑戰也好,夢想也罷,人總是需要有些狂熱的東西鼓動自己,來到這裡不是因為阿里巴巴有一眼可見的前景,而是因為阿里巴巴是一個不知道未來的巨大的夢想。正因為有太多的變數,反而使馬雲和阿里巴巴討得了這幫天才的歡心。正如馬雲在接受某個媒體採訪的時刻所說:如果一個決定是100%正確的,就沒有執行的意義;如果一個決定引起極大的爭議,才值得去執行。馬雲一拍腦袋認定的事情,往往引起無數人的爭執,讓所有人覺得他是個瘋子,卻吸引了眾多的頂尖人物。

  阿里巴巴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之所以始終如此信任馬雲,是因為馬雲從來沒有讓他們失望過,他無與倫比的高瞻遠矚的眼光,已經贏得了所有員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