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成功推廣營銷案例解析

  案例分析是以提高營銷效益為目的,依據一定的理論原則,採用科學方法,有組織、有計劃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場資訊資料,提出解決問題建議的一種科學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80後兄妹微信賣蛋糕月售5萬

  住在厚街新塘的80後兄妹王幹文和王文青,自小熱愛做餅和蛋糕。他們的父母從1987年起經營著某品牌餅家,從小耳濡目染父母做“鬆沙酥”、“三角酥”的王幹文兄妹對蛋糕鍾愛有加,夢想有一天能擁有自己的烘焙室,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

  在創業前,王幹文上了半年西點學校,到品牌餅店做了一年半的“學徒”,經常下午4時上班,晚上12時下班,有時還要加班到凌晨二三時,工資卻僅有1000多元。經過兩年多經驗的積累,王幹文終於於今年4月開了一家不足30平方米卻屬於自己的蛋糕店,並且有了自己的品牌。而在厚街一家大型企業做白領的妹妹王文青,為了支援哥哥的事業,已於6月底辭去高薪工作,加入蛋糕店。

  主打健康牌微博微信營銷

  為了節省成本,擴大客源,王幹文兄妹採用微博、微信等網路渠道接單銷售。半年時間裡,王幹文兄妹的蛋糕店鋪微博粉絲已有1600餘人。

  在蛋糕的製作方面,王幹文兄妹主打健康牌以保證蛋糕的質量。他們放棄市場上慣用的人造奶油,而用進口的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奶油。

  此外,他們還積極開發新產品,以吸引年輕消費者。中秋節前,王文青利用父母做中式月餅的家傳法,結合西點做法,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冰皮月餅。尤其是他們獨創的“百香果奶凍蛋糕”,廣受顧客的好評。隨著不斷地推陳出新,目前王幹文兄妹蛋糕店裡的產品已過百種。

  在烘焙室的牆上,隨處可見一列又一列的紅色訂單紙。據瞭解,王幹文兄妹蛋糕店的月銷售額已超過5萬元。

  二

  5大品牌微信營銷成功分析

  1.可口可樂——我們在乎

  前段時間,可口可樂“我們在乎”席捲朋友圈,它的真身本是一份肩負企業CSR重任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內容雖然力求形象,但依然難掩厚重。為了在社交時代更接地氣,可口可樂嘗試用H5為報告“瘦身美容”:選取報告中的部分核心資料,用十五頁的畫面,直觀展現可口可樂的努力,變成適應網路傳播特點、特別是移動端觀看及分享需求的形式。

  營銷啟示:雜糅圖片、文字和視音訊等多媒體是H5的又一大優勢。而當這種生動的形式與一些嚴肅的內容相遇,往往發生出人意料的化學反應。

  2.維多利亞的祕密

  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祕密,可謂將觸屏手機的特點發揮到極致!為了預熱七夕,維祕在7月初上線了一款形式炫酷的輕應用:首頁是一幅經過霧化處理的照片,使用者只需用手指摩擦螢幕,就會有一位性感女郎浮出水面,繼續瀏覽下去則是品牌介紹,最後到達內衣搶購頁面。這項互動體驗既能後來被多個品牌效法,從肥皂泡到玻璃珠,從觸屏到重力感應,技術永遠是最好的武器。

  營銷啟示:互動體驗對於用家來說可是樂此不疲的新鮮玩意兒。“科技改變營銷”,這是真理。

  3. Burberry——從倫敦到上海的旅程

  21世紀最吃香的是什麼才?全才!Burberry深諳這個道理,所以在“從倫敦到上海的旅程”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要進入這個渾身上下散發著濃濃文藝氣息的H5,第一步,得先“搖一搖”;第二步,點選螢幕進入油畫般的倫敦清晨;第三步,摩擦螢幕使晨霧散去;第四步,點選“河面”,河水泛起漣漪;最後點選螢幕上的白點,達到終點站上海。總而言之,你能想到的互動方式,burberry都用在裡面了。

  營銷啟示:技術的精進最大程度滿足了移動營銷多元化的互動與聯動,技術宅也有春天就對了!

  4.天創時尚——親們,愛吧!

  以上介紹的都側重在技術,但真正能夠深入人心的微信營銷,應該是通過激發人們的情感因子來持續進行的,比如天創時尚在2014年推出的“親們,愛吧!”。作為行業內首款帶有慈善捐款功能的H5互動遊戲,“親們,愛吧”通過鼓勵用家上傳自己的語音或選擇明星的聲音,定製專屬示愛音效卡,分享之後,品牌方即代使用者捐出一定款項作為公益基金,同時,用家也能獲得在門店消費的現金券,以及產品等多種獎勵機制,達到引導用家實現到店消費的行為,整體即實現了情感傳遞又能達到企業銷售O2O的導流目的。

  營銷啟示:營銷3.0時代將從產品導向、滿意度導向上升為價值導向,能產生消費者情感共鳴的移動營銷才是成功的營銷。

  5.澳貝嬰幼玩具——小雞砸金蛋

  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不管是技術還是情感,吸引到消費者的就是好傳播!這款介面有趣、互動簡單的“砸金蛋”遊戲,就把品牌傳播迴歸基本步,直接把產品軟性植入其中,從而贏得更多的曝光點。使用者進入活動頁面後,點選金蛋抽獎,一旦中獎就可以領取現金券,繼而跳轉至微店購買使用。而未中獎使用者,按照指引分享到朋友圈或分享給好友,還可以再獲得一次抽獎機會。對於一個全新上線的企業微訊號來說,未嘗不是一種可以借鑑的有效方式。

  營銷啟示:別把消費者想得太複雜!最簡單的使用者體驗,有時就能帶來最直接、最成功的傳播效果。

  目前,微信公眾號總數為853萬個,每天還以2.5萬個的速度增長,很顯然,微信營銷的熱潮方興未艾,越來越多的品牌也將加大微信營銷的投入。值得提醒的是,微信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主流代表,資訊傳遞和媒體功能依然無法忽視。品牌應該理性對待微信營銷,注重內容創意和首批使用者的積累以及黏度維護。要知道,微信運營是一場資訊內容的競爭,表現形式的創意度決定著使用者的選擇權,在這個碎片化的社會,如何藉助最新的技術打造話題性和情感性兼備的營銷方式,是品牌需要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