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市場推廣營銷案例

  市場是企業的方向,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做全國性市場,一定要先做一個試銷市場,要一點點來,快不得;做成了,真到做全國市場時,要做好營銷案例分析,快半步,慢不得!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看印美圖怎樣在微信小店6天賺百萬

  微信公眾平臺不久前推出“微信小店”功能,眾多微信小店中,一家名叫印美圖的創業團隊,在上線新一代印美圖產品的6天內就突破了100萬銷售額,成為了微信小店首個收入破萬的產品,這是連印美圖 CEO黃昱釗自己都沒想到的。

  開發者到底如何藉助微信小店更好地推廣?硬體與微信怎麼更好地結合?我們不妨從印美圖身上找找答案。

  2003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的黃昱釗,在還沒畢業時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受微軟“維納斯計劃”的家電資訊化概念影響,當時黃昱釗製作出可以通過手機和網路來控制的洗衣機,不過當時的各項基礎設施都不完善,概念也過於超前,公司差點做倒閉。。

  黃昱釗畢業後,他把公司轉型,推出了一款名為飛印的票據印表機,這款印表機無需藉助網路,只要接收到手機訊號就可以自動列印單據,當時多用於訂餐網站的訂單確認:消費者線下就能用飛印打印出訂單,包括產品資訊、消費地點和時間、消費次數等等。但網上訂餐行業利潤比較薄,門檻也足夠低,飛印這個專案本身也不怎麼賺錢。於是黃昱釗開始重新思考產品,在繼續飛印創業專案的同時,黃昱釗和他的團隊在2012年啟動了印美圖專案。

  談到為什麼要做印美圖這樣一款產品時,黃昱釗說他和其他聯合創始人都認為智慧手機的普及導致曾經風靡的大頭貼拍照消失了,但人們對數字化影像紙質儲存的需求卻從未消失過,因此他們認為一款公共照片列印裝置在將來會是個趨勢。

  印美圖緊密結合微信功能,通過印美圖,消費者可以非常便捷地打印出照片。印美圖提供即時的相片和聲音卡列印服務,使用者在關注印美圖公眾賬號後,傳送照片,就能從印美圖硬體中取得照片,照片等同於立拍得。更富有新意的是,消費者可在傳送照片同時附上語音留言,列印的照片上會附有二維碼,通過掃描即可聽到語音留言。“這樣就給平面的照片帶來獨有的記憶,更鮮活,也很容易感受到歲月的痕跡。”

  儘管留音效卡娛樂性質很強 ,但消費者通常會很嚴肅的去對待,把情感加入到其中,黃昱釗認為,隨著時間推移,留音效卡的附加價值會越來越高。再者,以前二維碼剛出現的時候就有人想通過 App的方式來做語音留言,但使用者體驗並不好,而基於微信的語音留言無需安裝App,使用者也不需要接觸新事物,接受成本更低,且易於傳播。

  除了面向個人消費者,印美圖團隊也在線上和線下同時出售印美圖硬體產品,一款產品售價7800元,頗受商家青睞。 印美圖產品的銷售初期主要依靠外部代理商,但微信小店和朋友圈的推動為印美圖的銷售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渠道。

  印美圖也總結了使用微信小店的經驗:

  1、申請微信小店要 1—3 天稽核時間;

  2、在微信小店後臺新增商品連結,商家複製連結後,可填入到自定義選單中,也可選擇作為訊息直接傳送給使用者;

  3、微信小店會自動讀取使用者之前儲存的送貨地址,使用者也可重新設定收貨地址;

  4、建議對微信小店的頁面進行更好的設計及定製;

  5、 微信小店可以充分利用到粉絲效應和社交平臺傳播。

  此外,和知名品牌合作推廣也是印美圖的策略之一。目前,印美圖已於海底撈、萬科、銀泰百貨,還有寶馬、寶潔等高階消費品牌達成了合作,比如Elle25週年慶典的時候,印美圖參與會場活動,吸引了很多粉絲關注和試用,而Elle本身的時尚基因也幫助印美圖做了更好的推廣。

  二

  微信公眾號刷閱讀量?60元買萬個閱讀量

  近年來,隨著微信公眾號的興起,不少微信公眾號的瀏覽量都達到10萬以上。什麼樣的內容能夠輕鬆獲得10萬以上的點選量?這數字背後有著怎樣的祕密?10萬+的使用者量,又為這些微信公眾號帶來了怎樣的市場效應?近日,楚天金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正常手段

  用獎品拉人

  高質量內容吸引眼球

  “我們目前運營的一個公眾號粉絲就有幾萬人,最開始的一萬人,是我們用一萬瓶可樂在高校換回來的。”對於微信公眾號的引流,武昌一家文化公司負責人韓慶很有心得,他們做的關於文化方面的公眾號目前運營得十分不錯。

  韓慶告訴記者,企業最開始做平臺時,很注重線下的活動,當時他直接買了一萬瓶可樂進高校,學生們新增該公眾號就能獲得一瓶可樂,當時效果很明顯,一萬瓶可樂就刷到了一萬個粉絲,除此外,韓慶的策略是去高校贊助一些活動吸粉。此外,韓慶也會運用在微信群裡發紅包、派送禮品等,來留住和經營好自己的粉絲。

  相比用獎品來吸粉,一些公眾號還是依靠原始積累,比如“冷兔”等一批大號,他們早期就在微博上積累了原始使用者,被稱為草根微博代表,他們在經營微訊號後,也能迅速地將自身平臺打造成為微信上10萬+的流量王。

  其實,這些草根微博王之所以也能用微信留住使用者,最主要的就是靠高質量的內容,比如近期走紅網路的“papi醬”,憑藉著其優質且穩定輸出的內容,迅速壯大成為微信界少有的千萬級粉絲平臺。

  用文字勾人

  “標題黨”頻頻獲點選

  對於如何做出吸引人的內容,記者發現,幾乎所有的公眾號都會化身“標題黨”。比如《你從來沒見過的“天上人間”》,開啟一看是山水風景;《各種姿勢,速看!》開啟一看是教你倒庫;《女人早上做一次,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開啟一看是健身操。

  除了標題“勾人”外,業內人士鄭宇告訴記者,文章釋出時間對流量影響也很大。記者隨意加了幾個閱讀量10萬+的大號發現,新聞時事類的公眾號,文章的釋出時間一般在早上,比如公眾號“羅輯思維”,他們一般在早上6時左右釋出文章,新聞時事類的閱讀量較大,而專業型別的公眾號文章,或者其它型別的公眾號文章,大多集中在下午的5時到7時左右釋出,這段時間的閱讀量較大。

  ■非常操作

  淘寶上,60元買萬個閱讀量

  雖然通過很多正常渠道,可以讓粉絲數量慢慢累積,但記者採訪中卻發現,一些10萬+的閱讀量,明顯有水分。比如,近日一家做熱點的公眾號,上了一條硬廣的內容,結果不到一個小時,就顯示流量達到10萬+。對此,鄭宇道出了其中原委:這其實並不難。一篇文章可能花幾十元至一百多元錢,閱讀量就可輕鬆破萬。

  在鄭宇的指點下,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閱讀量”關鍵詞,搜尋出與微信、微博、部落格加粉絲、加閱讀量有關的商品近3000個。其中,一個做微信閱讀量的賣家,本月售出商品超過一百多萬個。記者詢價後發現,目前行情是幾十元買一萬多流量。記者隨意翻幾個買家意見,大家對買流量表現滿意:“真的太好了,五分鐘不到就達到了我要的數量”“拍了100個粉絲,實際到了130個,而且都是有影象的”。

  隨後,記者隨意聯絡到一個賣家,表示要刷閱讀量,對方的報價就是60元一萬個,且量大還有優惠。記者詢問,刷微信粉會不會引起平臺來封賬號,該店工作人員回覆:“很安全,刷了這麼多了,並沒有聽說哪個公眾號因為刷閱讀量被關平臺的事。”

  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如果按照淘寶上的價格,一般“10萬+”閱讀量,幾百至一千元左右就可以搞定。

  深夜裡,“網路水軍”來刷單

  記者瞭解到,通過一定價格購買閱讀量,即平常所說的刷資料方式,太簡單、粗暴,通常為方便接廣告或者完成甲方指標時會操作。此種方式在營銷號中比較常見,更多的是為了給廣告主一個好看的資料。但如果刷得太過分,卻很容易被甲方發現。而通過刷手刷單的方式,則難以被平臺運營方識別。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刷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在技術上不是難題,只要瞭解相應的程式設計,刷閱讀量的軟體幾分鐘就可以做出。用軟體生成不同的IP,來點選文章頁面,從而達到刷閱讀量的目的。

  在鄭宇的引薦下,記者用網路的形式採訪了一名“網路水軍”,對方告訴記者,其實自己並不太賺錢,錢大多被平臺賺取了,為了安全,一般刷流量的工作都是凌晨進行。“白天有可能會被平臺察覺,為了保證不封號,只好晚上進行,工作很辛苦。”

  一位業內人士給記者講了一個最近在武漢發生的笑話:一家公關公司委託一自媒體運營者釋出地產行業分析類稿件,但又擔心該自媒體的流量不夠,為了讓甲方更滿意,公關公司的人又私下出手安排刷手來刷流量。結果到最後,總共10萬+的閱讀量,點贊數量達到一萬個,而且分佈得十分均勻,每十個閱讀就有一條點贊,這反而讓甲方產生了懷疑。

  ■背後利益

  大資料帶來滾滾財源

  本土大號每條廣告報價兩三萬

  10萬+是不少做公眾號團隊的追求,而這些極致的流量,不僅為這些公眾號引來了可觀的廣告收入,還會被風投相中。

  記者瞭解到,去年到今年,不少公眾號都獲得風投青睞:羅振宇的“羅輯思維”,於2015年10月20日完成B輪融資,估值13.2億人民幣;視訊類公眾號“一條”,於2014年11月完成了A輪融資,當時的一條估值幾千萬美金,如今已經完成了B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千萬美金,融資後估值達到1億美金。

  除了風投外,廣告收入也是這些公眾號生存的重要來源,上海一家公關公司負責人曲小姐向記者透露,因為經常要給客戶進行微信公眾號釋出,公關公司對公眾號的真實行情其實很清楚,有幾萬真實活躍粉絲的公眾號已屬相當不錯,如果有10萬以上的粉絲,那就是太牛了,廣告報價也會水漲船高:一般這類公眾號當日頭條推送廣告是3萬元起,5萬元是均價,特別優質的甚至可以達到一條過10萬元。“其實判斷公眾號真實的閱讀量也有辦法,多看看後面的評論,一般刷出來的流量,評論數量就特別少。”

  而記者隨後瞭解到,目前武漢本土的大號,推送一條廣告的報價也高達兩三萬元。

  ■專家觀點

  刷資料推廣無異於虛假宣傳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營銷管理系費顯政副教授認為,從營銷角度來講,有了流量之後可能會產生充分的資料,產生消費洞察力,也就是流量變現。這種情況本身無可厚非,但買來的流量其實並不具備太大價值,可能單純是一種吸引資本和市場的資料。但實際上,資本並不傻,對於刷出來的流量還是有一定的識別機制的。費教授建議,對於公眾號而言,更有效地吸引和保留自己的使用者,才是高效的做法,讓顧客有更高的體驗度,這樣的公眾號才能具備更長遠的投資價值。

  武漢尊而光律師事務所王旭律師認為,微信公眾號刷閱讀量主要通過軟體操作,並非真實閱讀量,利用此種手段進行營銷推廣無異於虛假宣傳,但我國對於此種網際網路問題並無專門法律規制,在此希望藉助微信運營商出臺行業制度,對於虛假閱讀等不道德行為加以處罰,強化行業自律,也希望相關法律儘快出臺,同時公眾也需提高辨別能力共同營造文明和諧的網路環境。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