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建設雞場

  ,建設雞場要注意什麼事情?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和怎樣的方法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雞場建設的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新建小型雞場的注意事項:

  1 合理選擇場地,不要盲目亂建。

  儘量選擇地勢高、背風向陽、地下水位 2 米以下地面平坦或稍有坡度,沙質土壤,通風良好,水源、電力充足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設雞場;不要建在低凹潮溼、通風不良的地方。遠離學校、村莊、集鎮等人口密集的地方;不要在風景名勝區、取水水源和明令禁止的地方建設雞場。

  2 合理利用資金,不要貪大求全。

  很多人在剛開始建場時,就考慮建飼料場、育雛場等輔助設施,認為用自己配的飼料和育雛的雞苗放心些。其實不然,在剛建場時,一般人的資金不是很充足,如果建這些場的話,必然要花費不少的流動資金,從而會減少和擠佔建設雞場的資金。現在,一些大型飼料場生產的配合飼料營養豐富、質量安全可靠,比自己建的小飼料場無論從哪方面比都要好,而且不需要飼料原材料資金,需要多少飼料就訂多少飼料;另外一些大型的雞場和養雞專業合作社都建有專業的育雛場,由於蛋雞一般要一年多才更換一次,自己建的育雛場一年只用一次,也很不划算。

  3 綜合配套養殖,不要單一養殖。

  目前,農村山林、水塘資源豐富,採取雞-魚、雞-果等配套養殖,不僅可以有效利用雞糞,還可以增加收入。

  4 注意環境保護,不要汙染環境。

  建設雞場時一定要同時考慮建設雞糞的處理設施,比如化糞池、沼氣池等,不要讓雞糞直接排放。

  如何對雞場進行佈局

  建設雞舍簡單,但要把各個雞舍和其他功能區佈置好了,需要一定的技術水平的。

  佈局雞場前,要進行合理的選擇場址,全面地規劃建築,科學地設計圈舍。將場舍建設好了,有利於提高勞動效率,創造防疫保健條件和節省成本。

  進行雞場佈局,應該把各個功能區進行分離,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以便於開展日常工作,統一管理和便於防疫為原則進行佈局。行政辦公區與生活區相連,或者二者合一。辦公生活區要與生產區保持一定有距離,既有利於防疫,又有利於居住環境衛生。行政區在前,其次是生活區,然後是生產區。行政生活區在前主要是方便,生產在後主要是便於防疫。生產區中有很多圈舍,為了便於防疫,要根據主導風向來確定各圈舍的建設順序。按照上風向到下風向的順序依次為孵化室、育雛室、養殖舍、獸醫室、糞汙處理區等順序來設定。這樣能使育雛室內有新鮮空氣,減少商品雞發病機會。為便於通風、防疫,各雞舍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飼料加工廠的倉庫應靠近商品雞舍。生產區的***應有消毒間或者消毒池,每幢雞舍都應有操作間,其內應設有消毒裝置。

  養雞場冬季日常管理要點

  溫度 冬季養殖場,日常管理第一要務就是溫度。在檢視溫度時要注意溫度計擺放的位置。室內溫度是否適宜,是否穩定。如果溫度相差過大,就要立即採取措施把溫度控制在要求的範圍內並儘量保持相對穩定。

  通風 冬季氣溫低的情況下,人們往往只注意到保暖而忽視了通風。通風良好時雞隻活潑好動,舍內無異味,特別是在溫度和通風都適宜的情況下會有一種令人舒爽的感覺。如果發現雞無病打蔫、呼吸微喘,雞舍內灰塵瀰漫、異味很濃,說明雞舍內空氣極度汙濁,應立即加強通風。通風時要注意防止雞群感冒。

  溼度 較高的溼度有利於微生物的存活和繁殖,如果伴有溫度低則會加重低溫的危害。溼度低則雞舍乾燥,易誘發雞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雛雞長時間處於乾燥的環境裡可導致其脫水、衰弱。因此,要重視對雞舍溼度的調整。調整溼度要與溫度、通風聯絡起來。

  光照 冬季自然光照時間短,不能滿足雞產蛋的生理需求,需要人工光照加以補充。光照制度的建立要與飼養模式以及雞群生長週期相適應。

  氣體 冬季一般舍內溫度高,而通風不利,容易積存大量有害氣體。對雞危害最大的氣體是氨氣和硫化氫,它們可以刺激雞的感覺器官,誘發呼吸道疾病,降低飼料效率。當進入雞舍時能嗅到氨的氣味說明雞舍內氨氣早已超標。硫化氫比重大,愈接近地面濃度愈高。當有害氣體過量時,應立即採取相應措施,如適當加大通風量、更換墊料等,以減輕和杜絕它們對雞的危害。

  糞便 檢視糞便的顏色是否有血便。一般來講,產蛋雞的糞便稀軟,肉仔雞的糞便呈條狀。有些疾病可使雞發生下痢,如雞患傳染性法氏囊病與傳染性支氣管炎時其糞便呈黃白色;雞患新城疫時排綠色、黃白色水樣糞便。舍內有血便表明雞已多數感染了球蟲。當發現異常糞便時,應找到排糞的雞加以診斷、治療,必要時給予剖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