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融資融券業務是什麼

  融資融券制度在我國是個舶來品,疏於理論論證便在全社會的一片呼聲中得以問世。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我國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雖然經歷了一波三折卻也在不斷髮展,融資融券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融資融券交易***securities margin trading***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或保證金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證券***融資交易***或借入證券並賣出***融券交易***的行為。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

  融資是指投資者向證券公司交納一定的保證金,融***借***入一定數量的資金買入股票的交易行為。我們可以通俗的講是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入資金買股票的行為,而以後需要還本付息的。

  融券是指,投資者向證券公司交納一定的保證金,整體作為其對證券公司所負債務的擔保物。融券交易作為賣空交易,我們可以通俗理解為是投資者向證券公司或者券商其他機構借入股票,然後在市場提前賣出的行為。以後需要歸還所接債券。

  現在融資融券業務必須要客戶在券商開戶半年以上,資金才50萬才能申請此類業務。

  融資融券的收益風險

  融資融券收益與風險分析

  中國推行融資融券制度,最可能的方式是借鑑臺灣地區的"雙軌制"模式。成立專門的證券金融公司,作為銀行信貸市場與證券市場的"防火牆"。

  融資融券的實行可能會給市場帶來450億左右新增資金,同時大大活躍交易,預計能使市場交易量大概增加30%左右,增加經紀業務收入總量只要嚴格遵照相關規定,券商開展融資融券業務風險是可控的。

  中國最早確定的可作為融資融券交易的股票可能集中於少數大盤藍籌。對參與券商的資格,有可能第一步限於中金、中信等行業龍頭公司,然後擴大到創新類券商範圍內。

  融資融券交易相關風險

  融資融券交易作為證券市場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交易機制,一方面為投資者提供新的盈利方式、提升投資者交易理念、改變 “單邊市”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也蘊含著相比以往普通交易更復雜的風險。除具有普通交易具有的市場風險外,融資融券交易還蘊含其特有的槓桿交易風險、強制平倉風險、監管風險,以及信用、法律等其他風險。投資者在進行融資融券交易前,必須對相關風險有清醒的認知,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損失、實現收益。融資融券交易中可能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

  一、槓桿交易風險

  融資融券交易具有槓桿交易特點,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時,如同普通交易一樣,要面臨判斷失誤、遭受虧損的風險。由於融資融券交易在投資者自有投資規模上提供了一定比例的交易槓桿,虧損將進一步放大。例如投資者以100萬元普通買入一隻股票,該股票從10元/股下跌到8元/股,投資者的損失是20萬元,虧損20%;如果投資者以100萬元作為保證金、以50%的保證金比例融資200萬元買入同一只股票,再將100萬元現金普通買入該股票,該股票從10元/股下跌到8元/股,投資者的損失是60萬元,虧損60%。投資者要清醒認識到槓桿交易的高收益高風險特徵。

  此外,融資融券交易需要支付利息費用。投資者融資買入某隻證券後,如果證券價格下跌,則投資者不僅要承擔投資損失,還要支付融資利息;投資者融券賣出某隻證券後,如果證券的價格上漲,則投資者既要承擔證券價格上漲而產生的投資損失,還要支付融券費用。

  二、強制平倉風險

  融資融券交易中,投資者與證券公司間除了普通交易的委託買賣關係外,還存在著較為複雜的債權債務關係,以及由於債權債務產生的擔保關係。證券公司為保護自身債權,對投資者信用賬戶的資產負債情況實時監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對投資者擔保資產執行強制平倉。

  投資者應特別注意可能引發強制平倉的幾種情況:

  ***一***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如果不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清償債務,證券公司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執行強制平倉,由此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二***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如果證券價格波動導致維持擔保比例低於最低維持擔保比例,證券公司將以合同約定的通知與送達方式,向投資者傳送追加擔保物通知。投資者如果不能在約定的時間內足額追加擔保物,證券公司有權對投資者信用賬戶內資產執行強制平倉,投資者可能面臨損失;

  ***三***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如果因自身原因導致其資產被司法機關採取財產保全或強制執行措施,投資者信用賬戶內資產可能被證券公司執行強制平倉、提前了結融資融券債務。

  三、監管風險

  監管部門和證券公司在融資融券交易出現異常、或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時,都將對融資融券交易採取監管措施,以維護市場平穩執行,甚至可能暫停融資融券交易。這些監管措施將對從事融資融券交易的投資者產生影響,投資者應留意監管措施可能造成的潛在損失,密切關注市場狀況、提前預防。

  ***一***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如果發生標的證券暫停交易或終止上市等情況,投資者將可能面臨被證券公司提前了結融資融券交易的風險,由此可能會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二***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如果證券公司提高追加擔保物和強制平倉的條件,造成投資者提前進入追加擔保物或強制平倉狀態,由此可能會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三***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證券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交易限制的措施,比如單一客戶融資規模、融券規模佔淨資本的比例、單一擔保證券佔該證券總市值的比例等指標,當這些指標到達閾值時,投資者的交易將受到限制,由此可能會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四***投資者從事融資融券交易的證券公司有可能因融資融券資質出現問題,而造成投資者無法進行融資融券交易,由此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四、其他風險

  ***一***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如果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調高,證券公司將相應調高融資利率或融券費率,投資者將面臨融資融券成本增加的風險;

  ***二***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相關資訊的通知送達至關重要。《融資融券合同》中通常會約定通知送達的具體方式、內容和要求。當證券公司按照《融資融券合同》要求履行了通知義務後即視為送達,如果投資者未能關注到通知內容並採取相應措施,就可能因此承擔不利後果。

  ***三***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如果因信用證券賬戶卡、身份證件和交易密碼等保管不善或者將信用賬戶出借給他人使用,可能遭受意外損失,因為任何通過密碼驗證後提交的交易申請,都將被視為投資者自身的行為或投資者合法授權的行為,所引起的法律後果均由該投資者承擔。

  ***四***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如果其信用資質狀況降低,證券公司會相應降低對投資者的信用額度,從而造成投資者交易受到限制,投資者可能遭受損失。

  投資者在參與融資融券交易前,應認真學習融資融券相關法律法規、掌握融資融券業務規則,閱讀並理解證券公司融資融券合同和風險揭示條款,充分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好財務安排,合理規避各類風險。

  融資融券的政策意義

  提高市場的流動性

  融資融券的啟動將為市場輸入新鮮的資金血液,這點將會對市場產生積極的作用***當然目前更多是心理層面上的作用***。對於市場中的存量資金而言,融資融券業務無疑有效的提高了其流動性,放大了資金的使用效用。而信用交易制度也為銀行中累計不少的流動性釋放到股市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完善價格發現功能

  歐美等資本市場成熟的國家發展經歷證明,融資融券者往往也是市場中最為活躍的交易者,對市場機會的把握,對資訊的快速反應,和對股價的合理定位都有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融資融券者成為價格發行功能實現的主要推動力量。

  提供更多的投資手段

  融資融券是指的兩個相反方向的交易。融資是指的在市場持續走強的時候,投資者可以通過融入資金購買股票而放大獲利倍數;而融券是指的投資者可以在市場持續下跌的過程中賣空股票再於低位平倉補回即可。

  這樣將為投資者提供一種新的獲利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有在市場上漲的時候才能夠獲利。而目前在市場下跌的時候,投資者仍然也可以獲利。這種雙向交易機制的建立,加上機構博弈時代的到來,也有效的降低了單邊投機市場走勢出現的概率,為維護市場的穩定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