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專案融資途徑選擇

  根據我國現階段工程專案建設的有關規定,結合工程專案自身特點,對專案融資結構進行了深入分析,進而提出對專案融資結構進行合理設計,實現最大限度地減小資金成本,規避工程專案融資風險,為專案融資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1、對外承包工程賣方信貸

  指中國進出口銀行對我國企業承接的能帶動國產裝置、施工機具、材料、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出口和勞務輸出的***工程承包專案所需資金髮放的本、外幣貸款。

  主要融資條件:借款人:中方工程承包企業;金額: 根據編制的現金流量表核定貸款金額;利率:浮動***低於央行基準利率***;期限:流動資金貸款 1-3年,中長期貸款原則上不超過12年。

  2、***貸款投資

  指中國進出口銀行對我國企業各類增外投資專案所需資金提供的本、外幣貸款。用途是解決***投資專案借款人自有資金以外的建設資金和運營資金需求,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期利息、專案所需流動資金和國家批准的***股權投資,以及***投資專案的前期費用。

  主要融資條件:借款人:企業母公司和下屬子公司;金額:不超過借款人在***投資專案中應出資額的70%;期限:前期費用貸款不超過1年,最長不超過2年;中長期貸款最長不超過15年。

  3、自營出口買方信貸

  中國進出口銀行辦理的出口買方信貸是向***借款人發放的中長期信貸,用於進口商***業主***即期支付中國出口商***承包商***商務合同款,促進中國產品、技術和服務的出口。

  主要融資條件:貨幣:美元或其他銀行認可的幣種;金額:不超過85%;期限:不超過15年。

  工程專案的週期階段

  為了順利完成工程專案的投資建設,通常要把每一個工程專案劃分成若干個工作階段,以便更好地進行管理。每一個階段都以一個或數個可交付成果作為其完成的標誌。可交付成果就是某工程專案模型種有形的、可以核對的工作成果。可交付成果及其對應的各階段組成了一個邏輯序列,最終形成了工程專案成果。

  每一個階段通常都包括一件事先定義好的工作成果,用來確定希望達到的控制水平。這些工作成果的大部分都同主要階段的可交付成果相聯絡,而該主要階段一般也使用該可交付成果的名稱命名,作為專案進展的里程碑。

  通常,工程專案建設週期可劃分為四個階段:工程專案策劃和決策階段,工程專案準備階段,工程專案實施階段,工程專案竣工驗收和總結評價階段。大多數工程專案建設週期有共同的人力和費用投入模式,開始時慢,後來快,而當工程專案接近結束時又迅速減緩。

  1.工程專案策劃和決策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投資機會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專案評估及決策。此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對工程專案投資的必要性、可能性、可行性,以及為什麼要投資、何時投資、如何實施等重大問題,進行科學論證和多方案比較。本階段工作量不大,但卻十分重要。投資決策是投資者最為重視的,因為它對工程專案的長遠經濟效益和戰略方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保證工程專案決策的科學性、客觀性,可行性研究和專案評估工作應委託高水平的諮詢公司獨立進行,可行性研究和專案評估應由不同的諮詢公司來完成。

  2.工程專案準備階段

  此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工程專案的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工程專案徵地及建設條件的準備,裝置、工程招標及承包商的選定、簽訂承包合同。本階段是戰略決策的具體化,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工程專案實施的成敗及能否高效率地達到預期目標。

  3.工程專案實施階段

  此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將“藍圖”變成工程專案實體,實現投資決策意圖。在這一階段,通過施工,在規定的範圍、工期、費用、質量內,按設計要求高效率地實現工程專案目標。本階段在工程專案建設週期中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多,工程專案管理的難度也最大。

  4.工程專案竣工驗收和總結評價階段

  此階段應完成工程專案的聯動試車、試生產、竣工驗收和總結評價。工程專案試生產正常並經業主驗收後,工程專案建設即告結束。但從工程專案管理的角度看,在保修期間,仍要進行工程專案管理。專案後評價是指對已經完成的專案建設目標、執行過程、效益、作用和影響所進行的系統的、客觀的分析。它通過對專案實施過程、結果及其影響進行調查研究和全面系統回顧,與專案決策時確定的目標以及技術、經濟、環境、社會指標進行對比,找出差別和變化,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得到啟示,提出對策建議,通過資訊反饋,改善投資管理和決策,達到提高投資效益的目的。專案後評價也是此階段工作的重要內容。

  工程專案的發展

  專案管理的國內外背景

  世界銀行和一些國際金融機構要求接受貸款的國家應用專案管理的思想、組織、方法和手段組織實施工程專案。這對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引進工程專案管理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國於1983年由原國家計劃委員會提出推行專案前期專案經理負責制;於1988年開始推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度;1995年建設部頒發了《建築施工企業項門經理資質管理辦法》,推行專案經理負責制;2003年建設部發出《關於建築業企業專案經理資質管理制度向建造師執業資格制度過渡有關問題的通知》。“鼓勵具有工程助察、設計、施工、監理資質的企業,通過建立與工積專案管理業務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專案管理體系,充實專案管理專業人員,按照有關資質管理規定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工程專案範圍內開展相應的工程專案管理業務”[3]

  在20世紀60年代未期和70年代初期,工業發達國家開始將專案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應用於建設工程領域,並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前後在大學開設了與工程管理相關的專業。專案管理的應用首先在業主方的工程管理中,而後逐步在承包商、設計方和供貨方中得到推廣。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前後興起了專案管理諮詢服務,專案管理諮詢公司的主要服務物件是業主,但它也服務於承包商、設計方和供貨方。國際諮詢工程師協會***FIDIC***於1980年頒佈了業主方與專案管理諮詢公司的專案管理合同條件。

  專案管理的發展

  專案管理作為一門學科30多年來在不斷髮展,傳統購專案管理是該學科的第一代,其第二代是Progiam Management***尚沒有統一的中文術語,指的是由多個相互關聯的專案組成的專案群的管理,不僅限於專案的實施階段***,第三代是Portfolio Management***尚沒有統一的中文術語,指的是多個專案組成的專案群的管理,這多個專案不一定有內在聯絡,可稱為組合管理***,第四代是Change Management ***指的是變更管理***。這些管理技術和方法都已在工程專案管理中得到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