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融資方式概述

  專案融資是指對投資專案無追索權或只有有限追索權的融資方式, 在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已有幾十年甚至百餘年曆史,但直到最近若干年才引入我國,相對於我國傳統的融資方式而言,是一種新的融資方式。小編整理了一些,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第一種是基金組織

  手段就是假股暗貸。所謂假股暗貸顧名思義就是投資方以入股的方式對專案進行投資但實際並不參與專案的管理。到了一定的時間就從專案中撤股。這種方式多為國外基金所採用。缺點是操作週期較長,而且要改變公司的股東結構甚至要改變公司的性質。國外基金比較多,所以以這種方式投資的話國內公司的性質就要改為中外合資。

  第二種融資方式是銀行承兌

  投資方將一定的金額比如一億打到專案方的公司帳戶上,然後當即要求銀行開出一億元的銀行承兌出來。投資方將銀行承兌拿走。這種融資的方式對投資方大大的有利,因為他實際上把一億元變做幾次來用。他可以拿那一億元的銀行承兌到其他的地方的銀行再貼一億元出來。起碼能夠貼現80%。但問題是公司賬戶上有一億元銀行能否開出一億元的承兌。很可能只有開出80%到90%的銀行承兌出來。就是開出100%的銀行承兌出來,那公司帳戶上的資金銀行允許你用多少還是問題。這就要看公司的級別和跟銀行的關係了。另外承兌的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根據國家的規定,銀行承兌最多隻能開12個月的。大部分地方都只能開6個月的。也就是每6個月或1年你就必須續簽一次。用款時間長的話很麻煩。

  第三種融資的方式是直存款

  這個是最難操作的融資方式。因為做直存款本身是違反銀行的規定的,必須企業跟銀行的關係特別好才行。由投資方到專案方指定銀行開一個賬戶,將指定金額存進自己的賬戶。然後跟銀行簽定一個協議。承諾該筆錢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挪用。銀行根據這個金額給專案方小於等於同等金額的貸款。注:這裡的承諾不是對銀行進行質押。是不同意拿這筆錢進行質押的。同意質押的是另一種融資方式叫做大額質押存款。當然,那種融資方式也有其違反銀行規定的地方。就是需要銀行籤一個保證到期前30天收款平倉的承諾書。實際上他拿到這個東西之後可以拿到其他地方的銀行進行再貸款的。

  第四種融資的方式是銀行信用證

  國家有政策對於全球性的商業銀行如花旗等開出的同意給企業融資的銀行信用證視同於企業帳戶上已經有了同等金額的存款。過去很多企業用這個銀行信用證進行圈錢。所以國家的政策進行了稍許的變動,國內的企業很難再用這種辦法進行融資了。只有國外獨資和中外合資的企業才可以。所以國內企業想要用這種方法進行融資的話首先必須改變企業的性質。

  第五種融資的方式是委託貸款

  所謂委託貸款就是投資方在銀行為專案方設立一個專款賬戶,然後把錢打到專款賬戶裡面,委託銀行放款給專案方。這個是比較好操作的一種融資形式。通常對專案的審查不是很嚴格,要求銀行作出向專案方負責每年代收利息和追還本金的承諾書。當然,不還本的只需要承諾每年代收利息。

  第六種融資方式是直通款

  所謂直通款就是直接投資。這個對專案的審查很嚴格往往要求固定資產的抵押或銀行擔保。利息也相對較高。多為短期。個人所接觸的最低的是年息18。一般都在20以上。

  第七種融資方式就是對衝資金

  市面上有一種不還本不付息的委託貸款就是典型的對衝資金。

  第八種融資方式是貸款擔保

  市面上多投資擔保公司,只需要付高出銀行利息就可以拿到急需的資金。

  專案融資模式禁忌

  一忌盲目吹噓

  對自己的專案充滿信心,對於一個融資者來說這是成功的基礎。但是有些專案方在介紹專案時一味誇大,盲目吹噓,並且為了爭取投資者更多的資金,甚至輕易許諾高額回報。其實,這反而會給投資者造成融資方不切實際、甚至"誠信不佳"的不良印象。要知道專案固然好,但是投資者更注重人的因素,畢竟人是決定一個企業專案成敗的決定內因。

  二忌認知不足

  企業專案好不好只是第一步,而且與最後成功與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投資者作為理性經濟人關心的是企業專案能否開啟市場、實現盈利。所以投資者更願意聽到融資方對企業專案總體的市場前景、競爭對手、行業環境、風險狀況、財務規劃、營銷策略、預期回報、專案團隊等方方面面進行深入而詳細地分析。

  三忌管理滯後

  對於企業團隊來說,一定要有一個相當專業的技術帶頭人,同時團隊成員或精於管理、或精於市場開發,總之優勢互補各有所長。而且整個團隊氛圍良好,管理有序。一些專案方往往注重對自己專案、產品的包裝、介紹,而忽視將自己良好的團隊建設呈現給投資者。專案方尤其是創業者須知道投資者對一個專案產生信心,首先是對專案團隊產生信心。

  四忌急於求成

  投融資對接,涉及雙方巨大利益,投資方有時需要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考察、談判。專案方如果認準了投資方的價值、意義,在該階段切不可急於求成,甚至步步緊逼。如若不然,投資方會認為創業者不夠沉著,或者耐性不夠,不足以應付商場風雲變幻的競爭。

  針對以上四點,投融界建議:專案方在對自己的專案充滿自信之時,態度也須誠懇,要運用紮實可信的市場調研資料、科學合理的戰略規劃、理性的陳述方式來打動投資者;再者,若本身專業知識不夠,應聘請專業的融資服務機構對融資活動展開全程的跟蹤服務。最後,專案方如果對資金需求極為迫切,可以採取分段融資方式,將股權逐步攤薄進行融資。這樣做,一方面因為融資額較小,較易成功;另一方面因為多次融資可以實現多次的股價溢價、升值;最後也可以防止融資方對企業的控制權被稀釋。

  專案融資風險應對

  1、信用風險。在專案融資中,即使對借款人、專案發起人有一定的追索權,貸款人也應評估專案參與方的信用、業績和管理技術等,因為這些因素是貸款人依賴的專案成功的保證。2、完工風險。超支風險、延誤風險以及質量風險是影響專案竣工的主要風險因素,控制它們的方法通常由專案公司利用不同形式的"專案建設承包合同"和貸款銀行利用"完工擔保合同"或"商業完工標準"來進行。

  3、生產風險。降低這種類風險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融資檔案和信用擔保協議來實施。針對生產風險種類不同,設計不同的合同檔案。對於能源和原材料風險,可以通過簽訂長期的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合同,加以預防和消除。對於資源類專案所引起的資源風險,可以利用最低資源覆蓋比率和最低資源儲量擔保等加以控制。對於生產風險中的技術風險,貸款銀行一般要求專案中所使用的技術是經過市場證實的成熟生產技術,是成功合理並有成功先例的。

  4、市場風險。市場風險貫穿於專案始終。在專案籌劃階段,投資方應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減少投資的盲目性。在專案建設和經營階段,專案應該簽訂長期的原材料供應協議,產品銷售協議等。專案公司還可以爭取獲得其他專案參與者,如政府或當地產業部門的某種信用支援來分散專案的市場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市場風險是產供銷三方均要承擔的。

  5、金融風險。對於金融風險的控制主要是運用一些傳統的金融工具和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傳統的金融風險管理上是根據預測的風險,確定專案的資金結構。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可採用遠期合同、掉期交易、交叉貨幣互換等方式。

  6、政治風險。廣泛蒐集和分析影響巨集觀經濟的政治、金融、稅收方面的政策,對未來進行政治預測,規避風險。還可以通過向官方機構或商業保險公司投保政治風險,轉移和減少這類風險帶來的損失。

  7、環境保護風險。專案投資者應熟悉專案所在國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法律,在專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應充分考慮環境保護風險;擬定環境保護計劃作為融資前提,並在計劃中考慮到未來可能加強的環保管制;以環保立法的變化為基礎進行環保評估,把環保評估納入專案的不斷監督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