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企業的經營思想

  隨著國際服務貿易的迅速發展和其對國民經濟整體的效率促進和質量提高的特殊作用,服務貿易研究成為世界性的前沿課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能幫到你。

  

  服務型企業是指從事現行營業稅"服務業"科目規定的經營活動的企業。與製造型企業相比,服務型企業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人力資本在企業資本中的佔比高,人力資本已經成為服務型企業的"第一資源"。服務型企業的經營理念是一切以顧客的需求為中心:其工作重心是以產品為載體,為顧客提供完整的服務:其利潤總額中,提供服務所創造的利潤佔據重要比例。與傳統的產品型企業相比,服務型業能夠更好的滿足顧客的要求,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增加服務型企業的利潤,增強服務型企業的市場競爭 。

  企業經營思想的定義

  企業的經營思想也稱為企業經營哲學,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對發生的各種關係的認識和態度的總和,使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指導思想,它是由一系列的觀念所組成的。企業對某一關係的認識和態度,就是某一方面的經營觀念。企業無論是否已經認識到、自覺或不自覺,客觀上都存在著自己的經營思想。

  企業經營思想的類別

  市場觀念:市場觀念是企業處理自身與顧客關係之間的關係的經營思想。顧客需求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企業的生存發展之源。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什麼時候生產以及生產的產品以什麼方式去滿足顧客的基本需求是市場觀念的基本內涵。

  競爭觀念:競爭觀念是企業處理自身與競爭對手之間的關係的經營思想。市場競爭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各企業之間為爭奪更有利的生產經營地位,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的鬥爭。市場競爭具有客觀性,排他性、風險性和公平性。企業對這方面的認識和態度,反映出企業競爭觀念的表現方式和強度。

  效益觀念:效益觀念是企業處理自身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係的經營思想。企業可視為一個資源轉換器,以一定的資源投入,經過內部的轉移技術,轉換出社會和市場所需要的產品。經濟效益是產出和投入之比,這個比率越大,經濟效益就越高。效益觀念的本質就是以較少的投入***資金、人、財、物***帶來較大的產出***產量、銷售收入和利潤***。因此,企業的效益觀念涉及到處理好投入、轉化和產出的綜合平衡,解決好投入、轉換的經濟、高效和產品的適銷對路的產品。

  創新觀念:創新觀念是企業處理現狀和變革之間的關係的經營思想。創新是企業家抓住市場的潛在機會,對經營要素、經營條件和經營組織的重新組合,以建立效能更強、效率更高的新的經營體系的變革過程。企業的創新觀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技術創新,包括新產品開發、老產品的改造、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採用以及新資源的利用;二是市場創新,即向新市場的開拓;三是組織創新,包括變革原有的組織形式,建立新的經營組織。變革是有風險的,然而不變革也是有風險的。對兩種風險的認識和態度是創新觀念的本質。

  長遠觀念:長遠觀念是企業處理自身近期利益與長遠發展關係的經營思想。近期利益和長遠發展是一對矛盾統一體,商品生產的特點是擴大再生產,然而投資者和職工當前的利益又不能不考慮。企業領導者如何兼顧者對矛盾,是長遠觀念的核心。

  社會觀念:社會觀念是企業處理自身發展之間的關係的經營思想。現代企業越來越感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企業之所以能存在,就在於能對社會做出某些貢獻。除了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外,企業還負有諸如對國家、生態環境、文化教育事業、社群發展、就業、職工福利和個人發展負有責任。社會觀念的本質,就是謀求企業與社會的共同發展。企業的發展為社會做出了貢獻,社會的發展又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所以也稱為生態平衡觀念。推而廣之,生態觀念是指企業與所有利益相關者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觀念。

  民主的觀念:民主觀念是企業領導在決策時處理與下屬以及職工關係的經營思想。決策是企業經營的核心問題,現代企業的經營決策要科學化、民主化。企業的廣大職工中蘊藏著豐富巨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企業領導者如何把這種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出來,予以加工提煉,是民主觀念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