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生創新創業事蹟

  創業就是為了找到成功的機遇,但成功並非易事。看看那些學生創業的事蹟,感受他們勇於創業的精神,激勵自己的鬥志,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嚴磊:90後小夥製作福州油紙傘創業

  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第二天,在福建展位上,一位年輕帥小夥製作的古香古色的福州油紙傘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小夥子1986年出生,學的是電子工程專業,卻做著如此“古典”的事。

  簡單的夢想需要不斷的努力

  小夥叫嚴磊,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了福州油紙傘。“民宿剛流行的時候,有朋友託我在福州買油紙傘來裝飾他們的民宿,他們說在網上看到福州油紙傘有名、質量又好,但我在市場上卻買不到,好不容易才從父輩那裡打聽到製作油紙傘的師傅。”嚴磊說,朋友提出定做傘,並提出相應的想法。於是嚴磊和制傘師傅打成了一片,師傅說你要求那麼多,你自己學好了。

  之後,嚴磊真的開始學習制傘,他說,“常有年輕人到師傅那裡學,但最終剩下的就我一個人。”

  學了三年的嚴磊出師了,相比於制傘,嚴磊更加頭痛的是銷路。

  他在2010年開了一個“坊巷書生”油紙傘工作室,在南后街有了一個攤點。製作的方法是遵循100多年的老工藝,棉線得一圈一圈的上,桐油得一遍一遍地刷,一批200個油紙傘要花上20多天,天氣不好還得更長一些,“這活急不得,你得慢慢來。”

  發朋友圈推廣油紙傘

  嚴磊說,90後這代福州人都聽說過“福州三寶”,牛角梳、脫胎漆器這兩件不會錯,但第三件通常會說成壽山石油紙傘史料記載是王審知入閩時帶過來的,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我想讓福州人遺忘的油紙傘重新迴歸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來,不僅是一件伴手禮,試想一下,到了每年三四月,雨季來了,路人打著油紙傘,那是何等風景!”

  其實父輩並不贊同嚴磊做油紙傘的生意,他們會問嚴磊,“你確定賺得了錢?你確定每個人都需要嗎?”嚴磊說,“我的合夥人如今都退出了,第一年一直在虧本,他們頂不住來自家庭的壓力,只有我堅持下來,接下來的日子開始慢慢賺錢了,比起我的那些在電子廠流水線上上班的同學,我覺得我做的事有趣和有意義多了。”

  如果你在南后街那排銅像附件,看到一個油紙傘展示的攤位,那就是嚴磊的,遊人可以免費與油紙傘合影。嚴磊說,“我沒做任何廣告推廣,他們會將最美的笑容和福州最有特色的油紙傘一起發到他們的朋友圈,這便是最好的推廣。”

  相關:

  做一把油紙傘 需要70多道工序

  來源:溫州晚報

  不知道溫州的油紙傘歷史有多久,但我15歲開始就在家裡幫父親做油紙傘,然後賣給個體商戶。

  當時做油紙傘的,家庭都比較困難,因為做這個,很耗時很累人,要從早幹到晚,除了吃飯,就沒休息的。到晚上,家裡點上一盞菜油燈,燈光就像螢火一樣,家裡三四個人就圍著這樣昏暗的燈,一起做油紙傘。

  油紙傘的有70多道工序,而且不可能在一天內全部完成。要先把傘骨和傘鬥穿起來,形成一個大致的傘架,你肯定想不到,那時候都是用頭髮做的細線把兩者穿起來的,因為頭髮不會爛也牢固。這些頭髮細線,也有專門的人在賣,他們從全國各地收購頭髮製作的。

  傘架做好後,要把皮紙用柿漆刷溼,貼到傘架上去,然後要掛在那裡晒乾或晾乾,只有乾透了才能繼續下一道工序。所以天氣不好的時候,要晾乾就需要一兩天的時間。最吃力的是在傘面上刷桐油,這樣皮紙才能防水,不會爛也不會碎,但不能直接用刷子刷,因為刷不實會漏,要兩手一起來,一手在下面託著皮紙,一手用滾軸用力地在傘面滾刷桐油。這可是件技術活,手重了油多,輕了油少,會不均勻,對油紙傘的質量影響很大。

  就這樣,每天做幾道工序,整個工序完成下來,一般需要一週時間左右才能出成品,跟現在的機器可沒法比,一天內你要多少就有多少。

  二

  黃安新:90後“雲財雅思”教育培訓校長的創業故事

  黃安新,一個來自江西的陽光大男孩兒,從雲南財經大學一畢業就紮根市場自主創業。他是國家大力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早期受益者,在教育服務市場裡摸爬滾打五六年,已經在行業內小有名氣。

  大學畢業就創業

  黃安新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大學學的是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卻偏偏對教育最有興趣。抓住某機構在校園招聘兼職的機會,黃安新在大二時就成為了大學生拓展訓練的校園代理。開朗的性格,富有號召力與感染力的授課風格讓他很快成為人氣教練,積累了最初的教學經驗,也在心裡暗自埋下了當培訓師的職業“種子”。

  此後,黃安新自學考取了體驗式中級培訓師中級職稱、團體心理培訓師高階職稱。為他的“培訓師夢”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011年,黃安新大學畢業,正值國家大力推行大學生創業,於是,他一個人去註冊了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那時聽說經開區的創業大廈有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就把公司開到了經開區。”回想起公司成立之初,黃安新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創業大廈給的條件非常好,50平米辦公室,辦公桌、電腦、飲水機都是免費配套的,網路也不用交費。”

  初嘗創業的艱辛

  解決了基礎配套的問題,黃安新輕裝上陣,和同學一起開始做起企業培訓,卻遭受了市場的當頭一棒。“很多企業做培訓都會選擇教育經驗豐富的培訓機構,尤其是給大企業做過培訓的,對於我們這樣的新培訓機構,他們的眼光總是不信任的”。

  沒有經驗,是很多大學生創業專案共同面臨的困難,但黃安新並不氣餒,而是一家一家地問企業要不要培訓,挨家挨戶地推廣自己的培訓產品。“幸運的時候,別人和我多聊兩句,大多數時候是被直接拒絕。”黃安新幾乎跑遍了昆明大大小小的寫字樓,卻收穫甚微。“跑幾百家才有1家做培訓。”黃安新說,但只要有1家做培訓,黃安新就投入100%的熱情和責任心去做好它。

  1年多的時光,黃安新逐步摸索企業經營的方向,積累了作為教育服務提供商的初期經驗。

  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2012年,母校雲南財經大學要找機構合作開辦雅思培訓,黃安新的企業成為雲南財經大學的合作伙伴,雙方共同創立了雲財雅思品牌。從那時起,黃安新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校長,麾下有15名海歸教師。

  通過引入現代西方的教學理念,加上強有力的師資力量支撐,黃安新的“雲財雅思”迅速成為後起之秀。“我們的學生有拿雅思滿分的,有被哈佛、倫敦政經、紐約大學等名校錄取的。”

  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成果。接下來,黃安新還將把教育服務延伸到中學課程輔導,“我正在積極與母校臨川一中、臨川二中聯絡,希望接下來能通過網路教學的方式,引入國內優質中學的教育資源,為雲南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黃安新說。

  在黃安新的規劃裡,金凱瑞教育培訓學校將提供“一站式”國際教育培訓,即從3歲的幼教階段到出國前的高中階段,都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英語教學服務。而對於“雙創”時代的幸運兒,他希望自己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儘可能地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最貧困、最需要的地方,“推進教育資源均等化,希望有我的一份力”。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