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白手起家

  地方政府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大學生是否參與創業以及大學生創業是否能夠取得成功至關重要。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大學生白手起家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白手起家的方法

  1、廣泛的社會關係

  陳美崢大學畢業後來到武漢一家廣告公司做業務員。有一次,公司派了幾位男業務員去某公司談一筆8萬元的廣告業務,都是空手而歸。陳美崢接手後,先對公司董事長的人際關係進行了調查。她瞭解到,自己大學的同學萬玲是該董事長的外甥女,於是她邀請萬玲帶路幫忙。由於她長得漂亮,又能說會道,經過一番談判,她不久就拿下了這筆業務。一年半後,陳美崢創辦了廣告公司,雖然當時並沒有多少資金,但她善用優勢,再加上從前做業務員建立起來的廣泛關係,她的公司很快就小有影響。

  策略分析: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因沒有資金實力,他們很難請到或請得起高水平的人才,也沒有太多的錢用於廣告或市場推廣,所以,創業之初的生意來源很大部分是靠社會關係。即使是沒有社會關係而白手起家的,創業時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去建立廣泛的社會關係,以便有更多的人願意幫助你。

  2 、明智的預見性

  從服裝廠下崗的王娟,是個心靈手巧、追隨時尚的人。看到都市中出現DIY休閒娛樂方式,她認為,如果在DIY的潮流下,開一家DIY鞋吧肯定有市場。一雙普普通通的鞋子,經過她一番細心“妝扮”,便出現了令人驚喜的細節。絨毛、熒光帶、塑料小星星、月亮……都會成為鞋子的裝飾品。在王娟各種創意的吸引下,她的DIY鞋吧常常擠滿了喜歡新奇的年輕人。半年後,王娟靠著自己的敏銳判斷力,開創出一片新的致富天地。

  策略分構:對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來說,要想成功就要尋求一個好的專案或者產品。這時,一般要考慮3點:一是該產品或專案要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二是該產品或專案要與眾不同;三是在推廣該產品或專案時,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的啟動資金。這就要求創業者能夠把握好市場未來的發展和變化趨勢,從而找到並佔領一席之地。

  3、良好的信譽和人品

  作為玻璃工藝製品公司負責人的陳亞東,能有今天的輝煌事業,離不開誠信待人。當初創業時,他的工廠還是一個小作坊,可謂一窮二白。他又出不起高工資招聘到合適人才,但他以誠信對待手下的員工。經過幾年的打拼,他的信譽度大大提高,有很多技術人才和其他小作坊都願意加盟投靠他。

  策略分析:白手起家的創業者,由於經營規模較小,所以商業信譽度在人們看來不會很高。這時,就要用創業者個人的信譽和人品來擔保,只有這樣別人才願意並敢於與你合作。人們相信你這個人後,從而可能相信你的事業和產品。

  4、吃苦耐勞精神

  朱曉光在省城一家花店打工時,一次不小心打碎了一盆野蘭草。他拿出10元賠償,結果老闆說至少也得50元。朱曉光啞然失笑,因為此花在老家遍地都是。於是,他抽空回家挖來幾麻袋野蘭草,果然賣得不錯。又於是,他職去工作,自己單幹。從老家挖好野蘭草再運到省城。路途遙遠,十分辛苦,但是朱曉光不辭辛勞地往返於省城與老家之間,做起了無本生意。不到一年,他就賺到了比打工時多2倍的錢。

  策略分析:與財大氣粗的競爭對手相比,白手起家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多做一些事情,多奉獻一些愛心,你的客戶一定會受感動,這就是最有力的競爭。白手起家者一般都要事必躬親、親力親為,所以在創業之前就要作好心理準備,市場是搶來的而不是等來的。

  大學生白手起家的優勢

  1.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2.大學生在學校裡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著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3.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大學生夢想心了懷揣創業夢想,努力打拼,創造了財富。

  4.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大學生白手起家的弊端

  1.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2.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學生們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3.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在大學生提交的相當一部分創業計劃書中,許多人還試圖用一個自認為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這樣的事以前在國外確實有過,但在今天這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了。現在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你的創業計劃真正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大多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的潛力有多大。而對於這些,你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決不是僅憑三言 兩語的一個主意就能讓人家掏錢的。

  4.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為淡薄,不少大學生很樂於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技術如何領先與獨特,卻很少涉及這些技術或產品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就算談到市場的話題,他們也多半隻會計劃花錢做做廣告而已,而對於諸如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其實,真正能引起投資人興趣的並不一定是那些先進得不得了的東西,相反,那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能切中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創業者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市場營銷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