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創業老闆網路致富史

  由於就業壓力的逐年增大,更多的大學畢業生走向了自主創業的道路。而網路創業由於其自身的優勢,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歡迎。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

  創業其實是“勇敢者的遊戲”,關鍵是你如何做個“有心人”,並且是否真的心懷孤注一擲、勇敢向前的“創業夢想”。有這麼一位創業者,就在創業這條路上不斷挑戰著自己,並且不斷髮掘出自己的潛力,為了創造一份屬於自己並造福社會的事業,全力以赴。他就是搜前途的創始人兼CEO—劉勇。

  在選擇創業之前,劉勇也曾過著非常穩定的職場生活,但是對於不喜歡安逸重複的他而言,不斷調整與挑戰成為他的人生常態。最初,劉勇剛從大學畢業就順利地抱上了鐵飯碗,然而工作兩年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每天的工作單調重複,一成不變,二十多歲就看到了六十歲的生活,想想真是太可怕了”,和很多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一樣,他認為青春就要敢於挑戰自我,創造新的更有意義的人生價值。

  離開了安逸的生活,他決定重新出發繼續學習,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攻讀網路專業並獲得碩士學位,畢業之際,受到身邊出國氛圍的感染,通過努力得到了去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但是在成功獲得計算機碩士學位之後,他選擇了儘早踏入社會。

  追尋內心的召喚 心繫創業理想

  每一個優秀的創業者都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也都經歷過一段鮮為人知的艱辛歲月。回首來路,劉勇笑談道:“我雖然打拼了近二十年,可謂歷盡挫折,但是內心卻葆有最初創業時那顆蠢蠢欲動的心。”劉勇在談到自己的創業經歷時,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堅定的信念。

  劉勇攻讀的碩士專業都是網路路由技術,在其導師清華大學的史美林教授和加州大學的J.J.Garcia-Luna-Acevesz教授的指導下,他對於ad-hoc自組網理論的研究尤為專注,並且這兩位教授均是中美這一領域的頂尖的行業專家,通過深度研究該理論,他在網路技術方面具備了專業深度的創新技能。

  從加州大學畢業後,劉勇曾在美國的一家全球領先的ALM、CRM和ITSM管理軟體供應商工作,擔任測試部中國外包團隊經理,並創立中國分公司,出色地完成了中國團隊的管理和開拓工作。而後,隨著軟體行業不斷顯現出頹勢的跡象,為順應大勢所趨,他進行了工作方向的調整。當時正值遊戲熱潮興起的黃金時期,於是他選擇加入一家迪斯尼全資控股的遊戲公司,負責其整個中國團隊產品、研發及市場工作。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進行跨平臺遊戲開發的團隊,成功獲得多個國內外運營商的合作簽約。

  隨後,由於美國公司高層的變動,對整個公司在全球的佈局產生巨大變動,此時的他,做了一個醞釀已久的決定,自己出來創業。

  但是,是選擇繼續做遊戲還是選擇網際網路?

  如果選擇繼續做遊戲行業,已在該領域駕輕就熟的他可以儘快賺很多錢。與此同時,基於多年的觀察、實踐和學習,他敏銳地注意到線上招聘與職業教育領域雖然市場巨大,但是一直存在很大的瓶頸,沒有突破。“哪裡有抱怨,哪裡就有機會”,一旦在這個領域突破,就將顛覆整個市場,成為一個新的巨頭,對個人職業成長與企業發展將產生巨大推動作用。後者雖然能夠造福社會,前景廣闊,但是畢竟是這個行業20年來未能解決的精準招聘問題,一定暗藏重重困難。

  “前進的道路充滿了很多的選擇,有平坦也有崎嶇,關鍵是要善於發現哪條路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錯了就要勇於重新調整;與此同時,在金錢和理想之間,我會選擇理想。”劉勇一直像一位苦行僧一樣在跨界創業的路上堅持著,源於在他心中一直存在的夢想:做一個不平凡的人,創造一份能造福大眾的事業。由於經歷了多年商戰實踐的洗禮,劉勇具備了跨界作戰的能力,思維不再固化,而是敢於打破常規,不斷創新。

  正是由於帶著這樣的信念與情懷,在做了半年多的預研工作之後,他選擇為了理想再次出發,於創立了中國最專業的大資料職業服務平臺—搜前途。

  顛覆者往往都是“門外漢”

  劉勇希望可以通過獨家研發的產品,真實地幫助年輕人緩解就業的壓力,找到理想的職位,並基於自身不足不斷學習改進,實現自己的夢想。劉勇認為“顛覆行業,並不一定是身處行業多年,思維定勢有時候會束縛你的創新”,馬雲和史玉柱當年的創業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顛覆一個行業不僅需要的是勇氣和打破固有思維的魄力,更需要你站在全域性和局外人的角度,能夠客觀、全面、冷靜、透徹的解析這個行業,並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現在很多行業專家常常受到固有思維的限制,在面對新鮮事物時,常常顯得反應遲鈍或畏首畏尾,“門外漢”們卻常常能跳出已有的模式,發現新的辦法解決問題。劉勇正是從他多年學習的計算機專業中鑽研的ad-hoc自組網原理獲得靈感,研發出大資料spider演算法,通過對使用者的意向職位和個人能力進行職業體檢,基於使用者優勢推薦匹配工作,基於能力不足推薦培訓課程,從而為使用者提供一體化的職業服務。

  帶著最初對創業的熱忱,搜前途創始人劉勇近日受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基地的邀請,以導師身份在會上與青年創業者們分享了以上的創業故事和心得。這次分享的主題是劉勇十年來的第三個創業專案—大資料職業服務平臺“搜前途”。該專案的創業歷程充滿了心酸和喜悅。會上,劉勇還為青年創業者們展示了搜前途上線後為使用者帶來的顛覆性體驗,同時,他敢於挑戰的創業決心也感染了在場的青年創業者們。

  在劉勇看來,線上招聘行業不僅能幫助人們求職,更可以作為切入點來分析職業能力差距,為人們終身的職業成長提供幫助。在大資料時代,線上招聘之前的傳統、低效的廣告模式必須被淘汰,他決心顛覆這個行業。結合自己的學術和管理背景、以及找工作和招聘員工時的經歷,他和團隊共同研發出可幫助求職者和企業HR進行篩選的演算法,從而提高招聘效率,促進個人和企業成長。

  精準匹配將是線上招聘的大勢所趨

  線上招聘領域的痛點——效率低,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據艾瑞諮詢統計,線上招聘求職者將突破兩億大關,如何為這兩億使用者帶來優質高效的招聘服務是線上招聘領域眾多玩家長期思考的問題。

  隨著移動大資料時代的到來,通過大資料進行人崗精準匹配成為大勢所趨,不論是智聯招聘,還是前程無憂,再到專門面向垂直網際網路領域招聘的拉鉤網,以及新晉的面向垂直電商行業招聘的阿里招聘,都以精準招聘為賣點,線上招聘領域無疑已進入精準時代。搜前途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將精準招聘真正落地。

  人才是未來最重要的資源

  人才是未來最重要的資源,隨著網際網路金融、遊戲行業的發展,專注單一行業的人才難以滿足企業跨界發展的需求,只有不斷提升人才的綜合能力,注重其專業技能及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和提升,滿足跨界及專業人才市場的需求,企業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專注人才成長培訓的職業教育領域已成為新的增長點。搜前途通過大資料spider演算法將人才職位能力進行量化分析,做到精準人才識別,無疑,將為人才進行科學、合理的職業培訓提供支援,以實現企業招聘、個人就業、終身職業規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標。

  據透露,搜前途目前已經獲得了多家天使投資機構數百萬元人民幣的投資。雖然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但是面對未來,劉勇表示:“雖然我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要實現目標還是任重道遠,感謝並希望更多的人支援搜前途,我們會保持初心,堅定地走下去。”

  二

  費岸,90後,江西人,從北大畢業。先工作,再創業,時光如梭,12年時間裡費岸的人生經歷十分豐富。從網際網路企業的一顆螺絲釘,轉變為創業團隊的主心骨,還做過天使投資人……很明顯,他懷揣著一顆不安於現狀的心。

  在費岸看來,網際網路創業必須抓住“快”和“變”的要領,凡事都要走在他人前面,在網際網路行業裡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於是,在他的帶領下,典典養車一年內完成A、B、C三輪融資,估值達5億美元,成為汽車後市場的一匹黑馬。

  不願做螺絲釘,那麼就創業

  ,費岸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可是第一份工作他卻選擇了遠在深圳的騰訊公司。

  那一年,騰訊剛上市,與現在相比,算不上是一家很大的公司。費岸記得,他面試的時候,騰訊只有員工1600人。“我最初在騰訊研發部門工作,做一些有使用者但是不賺錢的專案,如郵箱、下載軟體、視訊軟體等工具類產品,雖然不盈利,但累積使用者口碑。”

  費岸印象深刻的是,騰訊公司很注重使用者體驗,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推出產品。在那樣溫和、自由的環境下,費岸學到了不少東西。進而也影響了他如今的一些行事風格。

  ,費岸已經升任為騰訊第一代產品經理。但是,他卻選擇離開騰訊,回到北京,在搜狗輸入法擔任專案組組長。直到,他再次離開北京,同時也結束了螺絲釘的角色,開始了創業生涯。

  或許很多人會奇怪,有名校學歷,又在大公司履職,為什麼要放棄工作選擇創業?畢竟創業是存在高風險的。

  “在我看來,創業需要的是勇氣,有時候是一種盲目的勇氣,也可以說是排除法,你不想在公司裡做一個螺絲釘的工作,或者說你有強大的承受能力,你能接受失敗,那麼你就可以去創業。”在費岸看來,性格決定命運,他總結自己的性格特點:比較客觀、務實,有獨立判斷能力,所以他選擇了創業。

  CEO不一定專才,但要通才

  ,真正開始走上創業道路之後,費岸才深知創業之艱辛。“很多時候別人看到的都是那些創業成功的案例,實際上其中酸甜苦辣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費岸的創業之路不算一帆風順。

  第一個專案他選擇做電商平臺,直接從工廠到使用者,中間做一個分銷平臺。可是這個專案沒幾個月就被放棄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太大,這個專案的供應鏈比較傳統,我沒有這個能力動員這麼多工廠。”

  這次創業讓他體會身為CEO的不易,小到柴米油鹽諸如員工工資的開銷;大到公司任何一個決策都需要自己決定。那種壓力遠不是在公司就職時能想到的。在看清現實之後,費岸從理想轉向現實。他開始從事外包業務,電商外包及軟體開發外包。“我要先賺錢,養活我的團隊”。

  可是等到外包業務足夠養活團隊了,他又開始迷茫了,這樣的創業不是他最初的夢想,毫無激情可言。那時候的費岸陷入了迷茫,他渴望與外界接觸,吸收新鮮的訊息。

  ,費岸暫時放下創業夢,轉身成為一名投資人,他用了一年時間,密集地與100多個創業團隊溝通交流,出謀劃策。不但清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同時深刻地瞭解到,CEO本身的成長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

  “CEO不需要專才,但他一定要各方面都通。”費岸的經歷告訴他,做好一個CEO,一定要有一顆最強大的心臟,接受很多挑戰,同時自我磨練。在他看來,沒有不成功的專案,只有不成功的團隊。

  費岸認為,所謂通才,是需要磨練的,作為一名CEO,必須要有戰略精神,要有戰略眼光,懂得商業規律,看透人性本質,懂得協調溝通,能夠尋找資源,把控各種節奏……“CEO就像是一個玩拼圖的人,每一塊碎片就是你的員工或者高管,他們不知道怎麼走,只有靠你來引導,你必須統領全域性。所以,CEO必須懂管理、戰略、融資、產品等,一個都不能缺。”

  網際網路創業須善變,跑得快

  一年投資人的工作經歷讓費岸更加明確自己的創業夢。第三次創業,他選擇了汽車後市場。

  他有著三點理由:第一,他自己是一個狂熱的汽車發燒友,他可以先成為自己的資深使用者;第二,汽車服務行業裡沒有一家特別強的創業公司,這是一個難得的契機;第三,遵循網際網路行業的規律,當下從事汽車服務行業有著先發優勢。

  通過半年調研,尋找合夥人,2月,小卡科技成立,4月,典典養車拿到了第一筆融資。隨後一年時間裡,典典養車通過三輪融資,高速發展,目前市場估值達到5億美元,成為汽車後市場一匹強有力的黑馬。

  典典養車通過手機定位尋找附近的汽車養護店,滿足使用者2公里內的汽車養護需求,包括洗車、美容、保養、車險、加油卡充值、違章代繳、道路救援等服務。同時,它也成為行業中,首家完成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的O2O閉環支付平臺。

  即便在汽車後市場行業已遙遙領先,但典典養車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不可避免的走了許多彎路。

  而如今的費岸,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的CEO,他懂得網際網路行業的規律,明白這是一個快速試錯、快速調整的行業,不斷會有新的情況、新的資訊出現,所以只需要及時調整決策,懂得“變”與“快”的精髓即可。

  “上門洗車、維修、改裝,鈑金油漆……我們幾乎把汽車行業每一項服務都嘗試過了。”費岸說,典典養車基本上每一步都走在行業最前面,每件事基本上都是在創新。

  曾經,典典養車的“一元洗車”業務轟動一時,幫助典典養車迅速開啟市場。但是,最後費岸還是停掉了這個產品,因為他認為不能一直依賴補貼發展。

  另外上門洗車業務也是典典養車的特色產品,從裝置研發到人員招募、培訓、上崗,再到業務推送,僅僅一個月時間,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洗3000單。然而,有一天費岸突然給合夥人發微信說要停掉上門洗車業務,他的理由是:“我做網際網路喜歡做高效的事情,上門洗車的規模效應是負的,規模越大,負擔越重,效率越低,不符合我們效率為先的宗旨。”

  在典典養車員工心目中,費岸是一個很博學同時快速“善變”的人。他外表溫文爾雅,內心不安於現狀,在公司產品方面,他會不斷提出新建議,開始嘗試,然後否定;直至有一個產品真正經得起考驗,被迅速推廣。

  如此高壓、快速、善變的環境,正是當下網際網路行業的特色。“網際網路行業沒有中間狀態,一定要跑在他人前面,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之說。”費岸如是說。

  “以攻代守”,持續創業

  關於盈利模式,一直是費岸在探索的一個問題。他深知,一個企業不能一直打價格戰,而一個產品也不能一直依靠補貼。

  經過一波三折,典典養車終於在7月推出了重量級盈利產品“典典車險”,“7月份產品未上線之前是摸索,7月份到10月份是探索。”費岸給了自己三個月的時間來“走彎路”,車險怎麼能讓使用者願意買,在速度和成本上還能有哪些改進,這些問題在車險推出後還一直在探索。

  如今,典典車險產品已經較為成熟,而費岸也透露,目前典典養車已經收支平衡,現金流足夠支援企業穩定、持續的發展。

  從當下的成績來看,費岸的第三次創業可謂是成功,既然創業成功,那麼後續如何守業呢?“不要守業,沒有守業的心態,只有不斷改變,以攻代守才是最好的守業。”在費岸看來,哪怕公司做得再好,上市以後也還是在創業,要不停地創新才能確保公司不走下坡路。

  據悉,目前典典養車已覆蓋全國40個城市,擁有使用者量超過600萬,合作商戶超過2萬家***簽約店***。除了簽約店外,典典養車還推出了DCCP***直控加盟計劃***模式,以杭州為模板城市,佈局了60家直控店。

  與簽約店有所不同,直控店是由典典養車進行直營式管理,通過典典養車平臺的優勢,讓商戶加盟DCCP,加盟的商戶可以享有典典養車的品牌優勢,同時典典養車會做直營式管理,配備人員、統一裝置等,提高加盟商戶的服務標準與經營效率,還可以幫助加盟商戶降低經營成本,提高贏利能力。

  在費岸心中,不僅要把典典養車打造成一個強大的APP,更要成為汽車行業內部的完整生態鏈。“汽車後市場服務行業的競爭還將持續激烈,博弈時間長達一年至三年,對於身處其中的典典養車而言,在這個戰場上還有一場接一場的戰役要打,只有快速創新才能令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