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創業夥伴

  憑藉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建立偉大公司的,有時候一個創業夥伴能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建議,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創業夥伴的條件

  A創業團隊價值觀基本一致,即大家明確創業目的以及長、中、短線目標並且達成統一,這點不是務虛,而是為長久的捏合隊伍

  B創業團隊成員在業務上互補,即分別在技術、市場、運營等環節能獨當一面;首先是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其次才能做好創業者;

  C創業夥伴之間最好在處事風格方面互補,例如實幹型、智慧型等相結合。

  創業夥伴重要性

  全球化與網際網路時代的特點就是:即便你已經專注於某個很有意思的領域,而且創意不斷,還是會有非常多的競爭對手同時參與進來。不管你正在從事哪一領域,創新的半衰期都是如此之短,如果你能開發出特別吸引使用者的功能,產品就可以一夜成名,同樣很快就會過時。如果缺少快速反應的創新,你很容易就會出局。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答案是依靠一個能力互補的強大團隊。憑藉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建立偉大公司的,“選擇了正確的團隊,就是完成了80%的工作。”這是很多風險投家投資企業時的經驗之談。

  如何尋找創業夥伴

  作者Naval Ravikant 是AngelList 的聯合創始人,選自venturehacks

  尋找一位靠譜的合夥人是你所有決定中最重要的一個,甚至比你的產品,市場和投資人都重要。

  理想的初期創業組合需要兩個人,最好一起工作過,年紀相仿,財務狀況相當,尊重彼此。一個人擅長構架產品,另一個人擅長將它賣出去。

  兩個人的力量

  兩個人不多不少正合適,不會出現三體難題。歷史上這種組合很多,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蘋果***,艾倫和蓋茨***微軟***,Ellison and Lane***甲骨文***, Hewlett 和 Packard ***惠普***, Larry 和 Sergei***Google***, 楊致遠和費羅***雅虎***, Omidyar 和 Skoll***ebay***.

  當然,只有一個創始人的公司也可以運作***馬紮笑了***。三個人也行。在三人組的公司裡,政治問題較為複雜,投票,董事會席位等,但也在可控範圍內。四人組很難形成穩定的結構,五人組更不消說。如果4到5人組的公司運作良好,那是因為有兩位占主導地位。

  兩人之所以高效是因為決策過程簡單,不需要力量不均地爭奪,利益容易分配,融資後兩位創始人的持股比例也相對較高。

  選個你熟識的人

  你不會在初次見一個人的時候就跟他結婚。得先約會了解對方。猜猜看圖裡的這對創始人是誰:

  一起經歷過困難,比如說囚徒困境或零和博弈。如果在符合道德倫理的前提下獲利又多,那任何人都會這麼做的!

  一人做產品,一人推廣

  一流的創造者能從頭到尾的負責整個產品線。一流的推廣能讓使用者,合作方,投資者,員工都買你的帳。

  負責產品推廣的人員不一定得是“銷售”。他可以是技術人員,同時精通如何“影響”他人。比爾蓋茨和喬布斯都不是銷售,但他們確實是好的產品推廣者。

  統一動機

  如果一個創始人想要做出一個夠酷炫的產品,另一個希望能賺大錢,其他人是想要出名,那就無法合作。

  一定要注意挖掘,真正的深層次動機是通過小事顯露出來的,而非他們所聲稱的。

  選人準則:聰明,充滿能量,正直

  這個人不是和你一起長大的小夥伴,也不是你最喜歡的人,也不是能免費心甘情願幫你做事的黑客。

  你要的是一個頗具智慧、能量並且正直的人。如果這樣要求別人,那自己也必須具備這三樣。最好你們有過共事的經歷,這樣能幫你最大程度的瞭解和評估你的聯合創始人。

  不要將就

  如果感覺不對勁,那就接著找。如果有一絲妥協,也要接著找。一個公司的格調是由創始人奠定的,而公司的文化是創始人自身人格的外延。

  尋找懂的合作的人

  避免尋找過度理智太過於思考短期利益的人。理性也是有邊界的。和道德模範或者相信“整體利益最大化”的人合作。謹防嘴上會說卻不會做的人。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商業領域出身的創始人往往用不合理的條件來尋找技術合夥人***比如說10年JAVA程式設計經驗***。技術出身的創始人也總犯這樣的錯***要找哈佛MBA!***。適當的瞭解一下對方領域的事情,有助於培養自己全面的眼界。

  問答

  如果最合適的小夥伴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呢?先讓他參與到你的專案中,如果你的足夠牛逼他就捨棄自己的啦。

  分手總是艱難

  如果你要合夥人散夥,那就儘早,把股票重新放進期權池,然後重新僱傭一個非凡的人來填補。最好在合夥前就寫好“婚前協議”,防止他一個人的退出導致全域性皆亂。一個人要撐起一個公司其難度不亞於一個人把孩子撫養大…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