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管理班級的體會

       班級管理的好壞一定程度決定了教學質量,想知道優秀教師都是如何管理學生的嗎?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教育是一門科學,管理是一種藝術。一位班級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敗的理由可能會有一百條;而一百位優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經驗肯定有一條,那就是熱愛學生。有了愛這個支點,教育就不僅僅是一種手段、一項工作、一件事情,而是一種力量、一種智慧、一份快樂。我們班級的生數比較多,管理起來相對比較困難。
  習慣的力量是頑強而又強大,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執行。因此,我們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堅持不懈的教育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 老師要給學生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
  無論哪方面的養成教育,都需要老師給學生的行為規定一個目標或者要求。這個目標或者要求要儘量詳細明確、具體,使學生能夠看得見,摸得著,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理解、掌握和執行。
  二、老師要做到說話算數,做不到的話不要說。
  老師由於各種原因,說話不算數。於是,學生也學會了老師的做法,對承諾了的卻做不到,對老師的一些要求也毫不在意,因為他知道反正老師也是經常說了不算。所以,當老師想許諾或者警告學生的某種行為時,一定要考慮自己說出去的話能否做到。如果覺得自己無法實現,就不要隨意講,否則您的話將失去可信度,學生會對您的話充耳不聞。
  三、老師要學會對學生說“不”。
  養成教育就是要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做一些規定,這些規定很有可能是暫時不被學生理解的,那麼,只要是對的,老師就要堅持,就要敢於說“不”,尤其是說了“不”以後要堅持到底。每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拒絕,這是一個人心理髮育所不可缺少的“營養品”。
  例如:每天的日記,很多學生提出是不是可以不寫,有學生乾脆就不寫,老師就要堅持,就要敢於說“不”,不做的學生要補上,並堅持每日檢查,直到養成自覺完成的習慣。
  四、培養好習慣切忌“虎頭蛇尾”。
  培養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掉一個壞習慣也不是三下五除二的事情,都必須付出長期的努力。老師要有韌性,不能試驗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沒有什麼效果就不了了之了,那樣,今後再教育起來會更加困難。
  比如,培養學生不隨便進辦公室的習慣,培養學生晚自習不打手勢不走動的習慣等,都非一日之功,一定是經過不斷地鞏固“正確的”和不斷糾正“錯誤的”長期訓練。這裡要強調,老師要把培養良好習慣與持續矯正不良習慣相結合。
  這點點滴滴的事情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這些習慣就會影響學生的的學業成就。與其說是知識改變命運,不如說是“習慣改變命運!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因為良好的習慣將使教育事半功倍。
  一個班集體的建立,一股良好班風的形成,僅僅靠老師的力量是不夠的,而且老師也不可能對班級的大小事務一一過問,有時是你想過問都沒有機會,因為老師不可能隨時隨地都跟著學生,班級裡發生的許多事情其實學生們最瞭解,所以,有效地將小助手利用起來,讓他們和老師一起參與班級管理中來,既可以使老師省不少心,也可以培養和鍛鍊學生的管理能力。一個班級的好壞,小助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此,我們班提出“把班級還給學生”的口號,就是要為每個學生創造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使他們在管理的實踐中學會自主管理,在自主的活動中培養自我教育能力。
  我的探索實踐是:
  人人管自己,事事自己管。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當我把“要學生做什麼”變成“學生自覺該做什麼、怎麼做”後,外在的約束就變成了學生的自我意識。這是我從五年級就開始著手實踐的,剛開始並沒有什麼效果,但長期堅持下來,也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這學期開始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學生各方面“自覺性”明顯提高。
  豐富班級管理角色,可為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擔任責任、服務於集體創造條件。這不僅能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意識和班級的凝聚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鍊管理能力,並從管理者的角色中學會管理他人、學會自我管理。
  這方面的具體做法是:增設管理崗位、減少個人兼職、角色動態分配。增設管理崗位,就是要使“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做。”我班除了通常的班級幹部崗位外,增設了若干個管理崗位。
  這學期開學,我就實行“崗位負責制”,對班委幹部、課代表和其他同學都有明確具體的崗位職責,使班級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門、每一樣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負責人。例如:負責電燈的同學,教室內光線暗時及時開燈,教室內光線明亮時或室內無人時及時關燈;負責講臺的同學,要保證講桌的清潔、老師上課時有粉筆可寫,同時負責對不愛護粉筆亂塗亂寫、亂扔粉筆頭者進行教育和處罰;負責窗戶的同學,要保持窗戶潔淨……我還打算到期中和期末評選一批“崗位能手”,對不能勝任崗位的作適當調整。實行崗位責任制,使學生人人有管理服務的崗位,讓學生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突出了學生群體參與的主體地位,強化了教師指導意識,淡化了教師管理職能,逐步實現了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日常班級管理的自主化,使班級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能成為一項工作的管理者,同時自己也是其他管理者的管理物件,形成一種人人平等,人人有責,相互牽制,相互競爭,相互促進,相互交融的良好機制。更多的學生有了自我表現、自我鍛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機會,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全面發展,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集體的自豪,從而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
  開好晨會 做好防患工作
  做好學生的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每天的晨會時間在我們班從沒有被浪費過。在開會前我總會把最近的熱門話題和學生前一天表現結合起來,先在腦中做一次回憶、梳理,然後有條理的向學生反覆強調。如流行疾病,遊戲安全,常規習慣等,由於事先做好了整理工作,晨會上就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預防教育,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問題發生。

  篇二

  ***一***建立班級日常工作量化管理機制
  小學生大多具有好奇、爭勝的特點,日常行為有多重表現,一方面是愛說、愛鬧的,自控能力差,這給班級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是好勝心強,喜歡跟別人爭高低,想當第一,這也是管好班級的有利因素。因此,我就將其日常表現納入量化管理,還特製了“誰最行”和“哪組最棒”兩表分別張貼在牆上,進行個人比賽和小組比賽。這樣不僅提高管理效力,而且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提高素質。具體做法如下:
  1、分項定分。就是把同學們的日常行為表現分為學習、紀律、衛生、文明等若干項,對每項內容提出具體要求,給定分值。
  2、職責明確。全班分若干學習小組,設立兩名值周班長,輪流值周。各小組長考評本組成員***包括班長在內***,值班長考評各小組長。這種帶有監督特徵的分層管理,能促進班級建設良好迴圈,達到全面管理每一位學生之目的。
  3、定期通報。每週班會,班長通報各小組總得分及排名情況;通報本週個人得分最高的前十名學生,在班上加以表揚。
  ***二***建立班幹部選任考評機制
  班幹部是班集體的中堅、班集體建設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調動這部分同學的熱情,注意培養併發揮其作用,是樹立良好班級的關鍵。在班級管理中,我建立新型的幹部選任考評機制,面向全體學生,實行競爭上崗,讓每一位同學都有參與競爭的機會,鼓勵每一位同學積極參與班級的建設和管理。具體做法:
  1、民主推舉,競爭上崗。在學生相互瞭解的基礎上,採用民主推舉方式,讓學生提名心目中的帶頭人,亦可毛遂自薦。然後由提名者和自薦者做競職演說,闡明自己對擔任班幹部的態度、適合擔任的角色,以及幹好本項工作的計劃、措施、等。最後投票表決,當場宣佈結果。學生對這種民主推舉、競爭上崗的方式心悅誠服。這樣選任的班幹部,對班級工作的順利展開十分有利。
  2、定期考評,吐故納新。對當選的班幹部一月民主考評一次。考評內容:***1***工作態度是否認真、積極、負責。***2***工作任務完成情況。***3***自身素質修養。考評後,對落選的同學認真作好思想工作,注意調動其的積極性,鼓勵再次當選。這一管理機制的建立,就達到人人蔘與,人人受鍛鍊,使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到普遍提高。
  ***三***建立班級激勵機制
  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者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表揚和鼓勵是激勵教育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表揚和鼓勵可以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點燃他們努力奮進的星星之火,鼓足他們放飛希望的勇氣。我的具體做法是:
  1、設立獎項,實行全方位鼓勵。每學期設立各種獎項,對不同層次、不同學生給以全面評價和鼓勵。調動每一位學生的上進心,推出優秀,樹立榜樣,找出差距,不斷改進。
  2、定期評獎,採取不同形式給以鼓勵。例如:表揚信;獎勵學習用品;在黑板報上給以表彰等。
  除此以外,我還會經常與科任教師互相溝通,瞭解同學們在各科的表現和情況,遇到問題的話,就一起商量,力求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