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創業女性的故事

  看看那些女性創業的故事,從她們的故事中,激勵自己的鬥志,找到成功的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90後女研究生開情趣網店月入上萬

  從上研究生開始,90後女大學生蘇夢就開始接手錶姐的一家網店。每個月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收入讓她過著比多數同學都寬裕的生活。只是,她從未讓同學們到店裡捧場。因為,這家是一家情趣網店。所以,蘇夢選擇悶聲發財,守住這個“祕密”。

  來網店買避孕套的女性居多

  蘇夢的家在山東青島,在重慶讀研究生時,表姐提出將自己經營的一家情趣網店免費讓給她做。“當時,表姐特別忙。我讀研究生期間,有很多閒暇時間。她直接讓我接手這家店,我覺得這是個賺錢的機會。”蘇夢的父母聽說女兒要接這樣一家店,非常擔心,怕她會學壞。但蘇夢很堅持,父母也便漸漸妥協。

  蘇夢店裡的商品包括避孕套、自慰器具、潤滑油、情趣內衣等。上課之餘,她便在宿舍裡開啟筆記本,自己當客服。“其實,很多人都是不諮詢,直接下單購買。”蘇夢接單後一般就通知工廠發貨,她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客服和推廣。“我也會仔細檢視一些產品說明,以便詳細給客戶做出解答。”購買者諮詢時,多是詢問避孕套是不是正品,器具會不會對面板不好之類,並沒有情色話題。蘇夢做客服時,也非常注意避開同學的視線。雖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但大多數都未婚。如果同學知道了,或許會對她有不一樣的看法。

  店裡賣得最好的商品是避孕套。蘇夢發現,購買避孕套的多是女性。“男性關注的是情趣,女性還會考慮安全。很多女性不好意思去超市購買,而很多男性也不會主動準備,導致很多女性願意上網購買避孕套。”蘇夢說,這也反映了女性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

  這個行業有時推廣比產品重要

  靠著這份“兼職”,蘇夢每個月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多的時候可以上萬,堪比一個普通白領的收入。為推廣店裡生意,蘇夢嘗試過刷單,後來還試過在淘寶網頁側面打廣告,並推廣了一些買避孕套贈跳蛋的活動。“月銷量一度超過了2萬。做情趣用品的生意,有時候推廣比產品還重要。”

  蘇夢說,她的供貨商也是個女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圈子裡女生居多。大多數人都不會讓周圍人知道自己經營這樣一家店。”也有一些女店主會大方公佈自己的真實身份,還有人會在微信朋友圈裡進行銷售。“我覺得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有一些形象好的女店主還會附上自己的照片。”

  “有人認為,女性拋頭露面去銷售情趣用品是在利用色相換取銷量,但我倒不這麼想。”蘇夢說,有這種想法的人本身就帶著一種強烈的男權色彩。蘇夢認為,在這樣一個觀念日益開放的年代,女性從事情趣商品行業是一種趨勢。男權社會只尊重男人的性權利,卻為女性設定了性的枷鎖,扭曲了女性的性觀念和行為。讓很多女性在潛意識裡壓抑性慾,排斥性慾,認為“性冷淡”的女性才正常。

  女店主偶爾冒出“怪想法”

  雖然開了一家情趣用品網店,蘇夢依然像普通女生一樣喜愛韓劇,閱讀純愛小說。但她也有一些同學們看不懂的“怪想法”。比如,她曾和媽媽商量去收養一個嬰兒。母女二人甚至真的去當地一家兒童福利院看孩子,但後來因家人未達成一致意見而作罷。

  想法大膽出挑,有些時候表現得還相當女權,但和一些女權主義者不同,蘇夢認為,男女特有的性別氣質不應被抹殺。“有的女權主義者倡導酷兒理論。所謂酷兒,即跳脫男女的兩分模式。酷兒認為,他們只是生理性別是男或女,但社會性別是不確定的、流動的。我不反感社會的中性化趨勢,但同樣認為社會性別不應被抹殺。世界上,有男人,有女人,也有一些中性的人才是真正的多元。”

  生活中的蘇夢是個比較大膽的女生,曾鼓起勇氣對自己喜歡的男生表白。“其實,在我表白前,我覺得他也很喜歡我。但當我表白以後,他卻表現得較為冷淡。”蘇夢說,這個經歷曾經讓她十分苦惱。她開始覺得,還是有很多男生無法接受女生的主動。“很多男性會認為,主動追求男人的女生不值得珍惜,或者是不夠含蓄。”今年夏天,她從重慶某大學順利畢業,並進入了濟南的一家媒體工作。

  二:

  80後女性創業者美甲學校的創業故事

  高紅麗,一個清瘦、笑得很甜美、愛打扮的80後漂亮女生。河南周口市淮陽縣人,從一所中職的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加入“北漂”一族。初到北京,她住在一間不到5平米的地下室,屋裡只能擱下一張床;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圖片社,做圖片處理和相片沖印。高紅麗每週從週一工作到週日,每天10小時,一個月僅有3天休息時間。儘管工作很累,工資也低,但她還是認真工作,留心學習。

  “我為什麼不把其他工作都做一遍?”

  在圖片社工作期間,高紅麗想,“開這樣一個店挺好的,我為什麼不把其他工作都做一遍,來了解全部的流程?”有了創業意識的萌動,她就充分利用僅有的每月三天的休息日,幫助別的同事完成工作,把別人的工作都做一遍,一年下來就已經能獨立完成從前期圖片處理到後期相片沖印的整個流程。但她逐漸發現,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已經不那麼好。於是她捨棄了最初的念頭,到陳宇工作室、計算機培訓機構工作過一段時間,認真工作的同時也對自己的創業夢想念念不忘。

  必須是問題解決者

  儘管高紅麗一直有自己“單幹”的想法,但在工作中無論是崗位職責之內,還是之外,從來都是盡力盡責,對領導交待的任務從來沒有過抱怨。有一次領導交給她做一個Flas***件,她自己不會做,於是就請會做的同事吃頓飯,幫助她完成工作。“領導給你這份工作是器重你,認可你。你不能說‘我不會做’。這不是領導想要的結果。你要自己想辦法去把這個工作完成。總有會做的人,你自己去想辦法,去協調他們。”反思我們自己,常常是領導給我們一個問題,我們卻給領導帶回來更多的問題,結果領導成了我們的參謀長和辦事員。

  在觀察和思考中找到商機

  很偶然的一天,高紅麗在中關村的一家商場裡注意到有許多女孩子在排隊做美甲,一向好奇心強的她就開始思索:“既然有這麼多人排隊,肯定是有市場需求的。或許這是一個很好的專案啊!”於是她也加入到排隊的人當中,悉心瞭解美甲的價格、工作流程等,萌生了自己開一家美甲店的想法。但後來,她又在店裡看到有美甲學員在老闆的指導下用假手練習修甲,發現原來有些美甲師在工作前並沒有經過基本修行,“功課”是到店裡才完成的。於是她就開始去想,並著手打聽有沒有專門培養美甲師的培訓學校。不久之後,高紅麗瞭解到一位同事的男朋友在這樣的一所學校裡工作,便迫不及待地請他吃飯,聽他聊美甲培訓行業。經過他的介紹和自己反覆的市場調研,她欣喜地發現,美甲培訓市場有著光明的前景,“既然我有在培訓機構工作的經驗,那我為什麼不試試建一個美甲培訓學校呢?”

  有了這樣的想法,高紅麗就辭掉了月薪三千的辦公室工作,自掏學費去了一家美甲學校學習,並留在那裡工作了一段時間。這期間,她一直沒敢給家裡人講自己的決定。“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為什麼這樣做。之前的工作對於一箇中職生來說已經很好了。而去美甲學校一天工作12個小時,有時14個小時,一個月才拿一千多,不但沒有福利、保險,學校每月還扣下五百,說是工作滿一年後才返還。但我不在乎工資,我就是去學習,不僅是技術,還有學校的授課方式、市場推廣、師資招聘,等等。”高紅麗每天忙得不亦樂乎,甚至在工作之餘還去給老師當授課和練習時的手模,“因為這樣也可以學習”。

  辦法總比問題多

  “之前我在想,我26歲了,還是一事無成。從上學起到畢業再到參加工作,沒有成為過學習的榜樣,也沒有當過領導。很多人都說,就你這個學歷,還想當領導呢?休想!我就想,這是你說的,我偏不信。我就把他們的話化作動力。”說這些話的時候,高紅麗的眼中滿是堅定。

  於是,高紅麗的美甲培訓學校——“東方麗人”正式註冊啟動了。為了自己的夢想,高紅麗東拉西湊,還把自己這些年省吃儉用的積蓄全部投了進去。可對她來說,創業並不是只為了掙多少錢。“我創業就是想證明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我想,即便公司沒有開成功,大不了再接著去住地下室;但是即使是回到了地下室,我整個人也不一樣了。因為創業使我個人得到了鍛鍊,這就是成功——這個‘成功’代表的是,你能站在領導的角度在企業中思考和做事。像有一些人那種‘你給我開多少工資,我就幹多少活’的心態肯定是不行的。只有以創業者的心態,和企業共同成長,才能有發展。”

  高紅麗先是找朋友幫忙建了學校網站,然後是白天逛二手傢俱店買課桌椅、去網上發推廣的貼子,晚上悶頭自己編寫銷售話述,幾次想得太入神,以至於洗臉時把牙膏當作洗面奶抹在臉上。可即使她執著地付出和近乎偏執地堅持,過程也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曲折漫長的資格認證申請、學員鬧事、資金的一度短缺……一路的艱難都沒有嚇倒這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女生。“確實挺辛苦的。但如果你有信心、有毅力去做,絕對沒有問題。不要去想,這麼多問題,怎麼能解決呢?其實這些問題都能解決,辦法總比問題多。”

  創業第一年,高紅麗的美甲學校的利潤就超過百萬,創造了一個指尖上的創業神話。

  創業勵志感悟和創業經驗分享:

  高紅麗對市場的敏感性、很強的判斷能力和決策魄力給人很深的印象。她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和對學習的追求是很多80後創業者應該學習的地方。她總是抓住一切機會去學習、提升自己。高紅麗在計算機培訓公司工作時,同事都是本科以上的學歷,“我的學歷是最低的,大家都比我優秀,我週末就去報班,去買書、看書。”她自己就曾參加過演講班、英語班等各種在當時看來工作中似乎並不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培訓。

  高紅麗曾在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老師的工作室工作過,在陳宇工作室工作時,陳老師常常需要在週末參加各種的會議、論壇。在其他的研究生學歷的同事不願意犧牲休息時間去陪同參加時,高紅麗卻總是很積極地主動申請這樣的機會,常常一聽到訊息就提早一個月打報告:“我想陪同您去參加這次會議,我保證這次的照片照得比上次還好!”在每次會議、論壇時,她一邊做好自己的拍攝工作,一邊抓住機會聽專家和領導們講話、留心觀察,“在他們講話的時候,我就用心去聽,去學習。不是說只是把照相這個本職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了。”

  儘管高紅麗從來不是中國教育體制中的佼佼者,但她進入社會後展現的積極學習的意識和創業能力,卻讓我們這些高分名校的所謂“精英”們自愧不如。學習並不終結於大學畢業證書,她比我們更好地體現了這一點——“要求進步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終生承諾,青春就是要發出光彩。”

  即便作為國內外名校畢業生的大學生,同樣懷著創業夢想在創業路上打拼,她的創業經歷仍然讓很多創業者汗顏。80後創業者們!努力吧!我們還要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