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創業者故事

  黎富平,一個土生土長的返鄉大學生。然而,就是這樣一名普通的本地能人,卻撬動了一個大大的食用菌產業。 帶動百餘農戶,解決就業兩千餘人,發展大棚六百多個,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現在請看小編為您精心推薦的,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返鄉大學生種植姬松茸遠俏日韓

  7月7日,天剛矇矇亮,安龍縣龍廣鎮小場壩村的義龍食用菌園區的菌農們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上午9點,菌農們將剛採的滿筐菌子,陸續背到加工基地。

  “別看這菌子小,都已銷到韓國、日本去了呢!”農戶楊林十分自豪地把一背篼菌子放到過磅稱上,“52.5斤!今天還算少的呢,多的一天有二三百斤!”

  一旁記賬的小會計趙廷豔說:“自6月中旬開採菌子以來,目前已收鮮菌50多噸了。”

  不遠處,一臺嶄新的食用菌清洗機正在流水作業。值班村民譚志先喜笑顏開:“每天上午7點上班,下午6點下班,月收入高的有3000元,和城裡人上班沒兩樣了!”

  農戶們所從事的與食用菌相關的產業,都源自黎富平,一名安龍縣龍廣鎮小場壩村走出來的大學生。

  黎富平利用所學知識,發揮自身優勢,迴歸故里發展食用菌姬松茸。

  短短4年,安龍縣龍廣鎮小場壩村從貧困村邁步小康村,帶動全縣龍廣、灑雨、平樂、普坪等鄉鎮180餘戶農戶,輻射帶動就業2000餘人,發展大棚615個,戶均純收入4.2萬元。

  目前,產品除銷往國內北京、上海等地外,還出口到韓國、泰國、日本等地。

  【領頭羊】帶著鄉親奔小康

  12年前,黎富平從貴州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到了興義市桔山工委工作,很快就當上了桔山工委一下屬企業生產技術部副經理、研發中心主任。

  2005年,黎富平大膽承包了食用菌廠。“沒想到,第二年除了還清賒欠租金,居然還賺了二三十萬元。”

  2008年,黎富平了解到家鄉年輕人都出門打工、留下老人、小孩在家,就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讓出門的年輕人在家門口就能做事,還可以照顧家人。

  2010年,黎富平回到了小場壩村。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經反覆調研考察,黎富平認定,發展姬松茸這種珍稀菌子是條路子。

  發揮專業特長和人脈優勢,2010年12月,黎富平領頭,與村民合夥成立“安龍農望合作社”,當年試種成功。

  2011年,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200畝,發展9個大棚,僅乾貨就賣得17萬元。

  1畝菌子能增收萬元以上!村裡一下像砸開了鍋,2012年,就有4戶有條件的農戶參與,畝收入上萬元。

  沒有資金,合作社便統一為農戶提供菌種,並協助農戶從農行獲得每戶5萬元的小額貸款,合作社提供擔保,扶貧部門提供5%的貼息;沒有技術,合作社就從菌農中選出6人作為蹲點協調技術員分片包戶服務。

  “這種集約化種植模式很受鄉親們歡迎。”黎富平說,每年5月底菌子開始生長,一直持續到10月底。一個大棚月產量可達5噸,盛產期每天採摘三次。

  2013年,合作社就發展到83個大棚,32戶農戶參與,其中貧困戶佔七成以上,今年已發展到150多戶。

  合作社“統分結合、二次返利”的利益聯結機制,加上政府的扶貧政策支援,激發了村民生產自主性,使得合作社迅速壯大。

  2014年,扶貧部門提供園區農戶的扶貧貼息貸款高達19.5萬元,且每建一個大棚提供3000元的補助資金。

  黎富平所說的“二次返利”,即農戶第一次收益為,出售鮮菌扣除合作社賒銷的種植材料、菌種等後的收入;第二次收益為,每個生產週期結束,將合作社經營利潤的60%反補給農戶,目前,已返利給農戶120多萬元。

  2014年,合作社帶動117餘戶農戶,發展大棚306個,實現產值1745萬元,菌農戶均純收入4.2萬元。

  目前,合作社核心區已被列為貴州省重點農業示範園區,有菌種生產基地4000平方米,食用菌冷鏈物流中心1600立方米,加工基地4800平方米,日加工能力達80噸。

  產品除銷往國內北京、上海等地外,還出口到韓國、泰國、日本等地。

  為提高知名度,合作社將姬松茸幹品帶到泰國和法國博覽會參展,好評如潮,並與貴州省農科院合資成立“黔西南州利康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合作社在壯大,園區在壯大,黎富平的夢想也在大:3至5年內把大棚發展到3000個,並在食用菌多糖精深加工上做文章,讓更多農民致富。

  【貧困戶】從不願種到我要種

  7月8日上午,在小場壩村的義龍食用菌園區,胡丹雲剛一採摘完姬松茸,就忙著去大棚澆水。

  “1個大棚能產8000多斤,去年種3個大棚,淨賺4萬多元!”胡丹雲的臉上掠過絲絲喜悅,今年又擴種了5個大棚。

  胡丹雲一家五口,3畝地,種的包穀,僅僅夠吃,生活十分困苦。

  2012年,黎富平動員村民種菌,胡丹雲怕種了賣不出去,不願意種。

  2013年,妻子廖美雲來到合作社打工,一個月收入有2000多元。

  妻子告訴他,看看菌農大筐大筐的菌子賣出去,將大把大把的鈔票收進“荷包袋”。

  胡丹雲跑到種菌基地實地“考察”後,瞭解到一畝地可建兩個大棚,一個棚前期投入1.5—2萬元;貧困村民1畝地可得3000元扶貧資金補助,合作社還可提供擔保,協助小額貸款5萬元,並有扶貧部門提供5%的貼息;合作社不但統一提供菌種、技術,還負責統一收購銷售。

  2014年,胡丹雲種了3個大棚,產菌2萬多斤,又得2萬多元的紅利。


 

  【種植大戶】種得多賺得多

  “每天5:30開始摘菌,7:00選菌、洗菌,下午4:30又開始採第二撥菌子,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點鐘,交到合作社。”種植大戶張啟平說,“苦得很,但很開心。”

  張啟平家有28個大棚,是基地種菌最多的一戶,也是加入農望合作社種菌時間最長的一戶。

  現在正值姬松茸上市,不僅妻子、兒子和兒媳,幾乎全家上陣,而且請了3個固定長工,臨時工多時達幾十上百個。

  合作社剛成立時,張啟平投了1萬多元,試著跟種了1.5畝,建了3個大棚,2013年就賺了4萬多元。

  嚐到甜頭的他,2014年就擴建到10個大棚。今年,張啟平索性將房子做了抵押,貸款20多萬元,發展的大棚28個。

  目前,在張啟平的帶動下,果藥村就有8戶農戶參與種菌,戶均純收入超過4萬元。

  【小場壩村】貧困村成小康村

  小場壩村是省級二類貧困村,2013年以前,全村尚有貧困戶300多戶,農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2011年,黎富平回到村裡,發起成立合作社發展食用菌,種1畝菌子能增收上萬元。

  小場壩村村主任韋忠平介紹,自從有了菌子產業,村裡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貧困戶數減少了兩成,現在是70多戶。低保戶人口數減少近一半人;過去村裡到處都是瓦房和草房,現在95%以上的村民都蓋起了磚瓦,就連村民思想觀念也都有了改變。

  “當初發展菌子,需要集中流轉土地,涉及100多戶村民,部分村民表示不理解,種菌子能當飯吃!”黎富平說,他是挨家挨戶做的思想工作,而現在村民主動種菌的越來越多,土地流轉再也不用磨破嘴皮。

  韋忠平說,目前,全村40%以上的村民都參與到菌子產業中來,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500元,其中從事菌子產業收入佔農民總收入的五成以上。

  2015年,小場壩村被認定為小康村。

  本土能人的產業效應

  黎富平,一個土生土長的返鄉大學生。然而,就是這樣一名普通的本地能人,卻撬動了一個大大的食用菌產業。

  帶動百餘農戶,解決就業兩千餘人,發展大棚六百多個,產品遠銷韓國、日本。

  產業效應的背後,是本地能人黎富平的帶動。

  產業發展,選準產業是關鍵。本地能人能“服”水土,懂得當地最適合發展什麼。從大學一堂專業課開始,黎富平心裡就萌發了種姬松茸的念頭。再到畢業後,親自試驗示範,直至成功後再推廣。

  產業發展,因地制宜最重要。本土能人能從實際出發,處理好當地各種關係。從統分結合的種植模式,再到二次返利的利益連結機制,實現了合作社、農戶和地方政府三贏,產業有了可持續。

  產業在發展,本土能人的效應在不斷放大。黎富平的目標是,下一步將在新品種引進、深加工上做文章,圍繞當地特有的野生菌資源,把貴州特有食用菌開發起來。

  當前,貴州扶貧攻堅已進入深水區。在眾多的扶貧產業中,但願能湧現更多的像黎富平這樣的本土能人,帶富了鄉親,發展了自己,也壯大了產業。

  :90後成茶山農場主種茶創業月入50萬

  90後成茶山農場主

  4年前,家在信陽市溮河區龍潭村的陳星,考入鄭州大學商學院。4年後,主意已定的陳星,堅持回到自己的家鄉信陽種茶創業。

  生態旱茶、物聯網管理、建體驗館……這名90後大學生,如今已是300多畝茶山的農場主,“綠泉茶葉”的創始人。

  不僅建立了茶葉生產基地,陳星還接手當地茶葉專業合作社,整合農戶資源和茶葉資源。目前,合作社已有200多戶茶農,兩千多畝茶山。

  2015年年初,陳星在鄭州與人合作,成立了他的第一家體驗式茶館,微店以及線上商城的完善,幫助他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也使得他的產品銷售額逐步上升。如今的陳星,月銷售額已達50多萬元,而他也正在把大學四年裡學到的新理念、新的營銷方法用在創業中。

  大學裡拼出創業基礎

  陳星的家鄉信陽市溮河區龍潭村,是信陽毛尖的主產區。

  但令家鄉人頭疼的是,本地茶葉的高品質和銷路差一直是個矛盾:外地人買不到正宗的高山好茶,本地的好茶又找不到好的銷路。

  如此現實,使得陳星把“為家鄉的茶葉找到好出路”一直當作自己的理想。

  走訪茶館、拜訪大師、觀摩學習、親身實踐……從大一開始,陳星就在為以後的創業打基礎。

  大一時,他一邊開淘寶店銷售家鄉的茶葉,一邊不厭其煩地走訪鄭州各大茶館、茶店實地學習。大二時,他和商家合作,結合無土栽培技術,定製有機蔬菜生長櫃,廣泛地接觸有機農業。大三時,他乾脆到東區的一個茶葉公司裡實習,甚至連寫論文都與茶葉有關,他的一篇《信陽毛尖的品牌與銷售現狀》課堂論文,被老師稱讚有加……這期間,他還不斷走訪各大產茶名山,拜訪茶界名人。

  組團創業不只是種茶

  掌握了一系列的茶葉種植和營銷理念後,他開始著手組建自己的團隊。

  他先是趕到上海,邀請從事廣告工作的好友馮士泰回鄉一起創業,並於2014年年底,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茶葉公司。

  在陳星的創業理念中,其實並非種茶賣茶這麼簡單,他想要建立的是一個茶葉生態圈。

  公司成立後,他跑遍了方圓幾十裡,考察地形地貌和周邊旅遊市場,開始建立自己的茶產品配套基地。其中配套有天然魚池、餐飲住宿、農家樂、體驗採摘區、茶葉生產加工區、茶品體驗館***產品展銷區***以及可遠端監管的物聯網下的mini茶場建設等服務體系。

  通過資源整合,生態圈逐漸建立起來。這樣不僅帶動了家鄉茶產業發展,還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讓家鄉茶農與時代接軌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而陳星的創業團隊不斷壯大,他的好友們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從上海回鄉的馮士泰、鄭大大四的學生雷智強,慢慢地都成了陳星團隊的核心骨幹。

  而隨著生態圈的建立,陳星也在想著把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起來,讓產品質量打造信陽毛尖原生態第一品牌,讓家鄉的人能共同富裕起來。

  陳星說,他的父親是一個只會寫自己名字,玩不轉微信網路的地地道道的茶農,和大多茶農一樣,只懂種茶不懂賣茶。

  而到了陳星這一代,就是想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不僅要種好茶,還要賣好茶,讓茶農的生活,真正能與這個快速的時代接上軌。

  陳星說,他就是想讓和父親一樣世世代代種茶卻富裕不起來的茶農,能用現代理念種茶,都能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