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事蹟

  人生一個樂事就是創業有成,但創業成功並非易事。看看那些大學生創業的事蹟,學習他們的方法,從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90後大學生創業憑啥估值過億?受創業基因薰陶的潮汕仔

  創業似乎是潮汕人天生的基因,對於王銳旭來說,這種基因在遇到特殊情況下自然而然地迸發出來,發揮力量和作用。“我的父母也是創業者,家裡開一個毛紡廠,”在父母廠裡,他逐漸認識到企業管理的重要性,“我覺得廠裡的工人的管理、包括經營過程中財務賬務,都有待提高。”小小年紀,他也會給父母提 一些建議。

  不過,儘管大家都很努力,依然沒有挽救回這家小工廠,在王銳旭讀大學時,工廠破產,他的生活也陷入了窘境。“那時出來打工意味著生存,我得賺自己的生活費。”他做了很多兼職,派傳單、做保安,擺地攤,做促銷,都是希望能掙到錢。“我覺得我已經是成年人了,不能再向家裡要錢了”。

  讓大學生找兼職不再難

  現在兼職貓的估值已過億,不過,這距離王銳旭小打小鬧的創業折騰也已經快四年了。

  2011年,那是他在大學校園創業的初創年,從小薰陶出的創業基因這時發揮作用了。“雖然創業沒想好一定往哪個方向,但會把自己的一個個創業 目標分解出來:未來一年和三年都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什麼時候儲備資金和人才,賺來的錢是留下來進行資金積累還是分紅獎勵。”當時,這個學生小團隊已開 始進行公司化的運作,一方面陸陸續續接各種業務維持團隊的運營,另一方面在尋找長遠創業目標。

  這樣運營了一年後,他們發現,他們接觸的公司都樂於給付錢去經營學生團體,給在校大學生做個兼職平臺的想法,就慢慢浮出水面。對於大學生找兼職,王銳旭就有切身的體會。一些釣魚中介、無良網站會利用大學生迫切需要掙錢的心裡,提供虛假服務。

  2014年初,做完深度市場調查後,兼職貓在手機移動端搭建了求職功能的APP,“我們先實現這樣的功能——讓學生在手機上找到靠譜的兼職。我們最初和一些大型企業和兼職網站合作,把崗位提供到上面,使用者看到資訊可以電話報名。”雖然目前網上求職習慣用PC端的人還比較多,但兼職是個細分領 域。“兼職的頻率會比較高,年輕人使用移動端求職會高出很多。”慢慢地,兼職貓在網際網路招聘市場逐漸脫穎而出。

  盈利模式:兼職交易平臺

  在盈利模式上,兼職貓連線的是大學生和有用工需求的企業,一端對學生群體是免費的,另一端是商家提供的付費服務。他分析說,現在一個月的人工 成本在廣州至少4000-5000元,但用兼職貓,這個工資可以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另外,包括社保五險一金之內的其他附帶成本,也無需企業負擔。受此吸引,兼職貓註冊的企業使用者已達15萬,除了大大小小的網際網路公司,還有大型連鎖公司、會展、廣告公司等等。

  如果僅僅只提供這些服務,那麼兼職貓就是一個資訊中介平臺,現在,他們又走到了一個新的領域,“我的定義是兼職招聘的交易平臺,除了商家來這裡招聘,商家也可以把招聘需求託管給兼職貓。我們提供更深層次的專業服務,除了招聘需求,還有人員處理把控、工資發放以及報稅環節”。

  二

  孫俊峰:北大碩士不當公務員上海創業幹裝修

  北大畢業幹裝修月入百萬元 孫俊峰幹裝修兩年內在上海買房

  熟練地刮牆、批膩子、打磨,除了架著一副厚眼鏡,穿著工服的孫俊峰看上去和普通裝修工人別無二致。但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其實是北京大學社會學畢業的一名碩士。畢業後,孫俊峰去當了裝修工人,引起了軒然大波。***6月16日光明網***

  北大碩士做裝修工?這事誰聽了都會驚訝。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從北大畢業的“天之驕子”,要麼走上仕途,要麼進入學界,要麼進入國際大公司,怎麼會從事這種辛苦的體力勞動,學豈不是白上了?這其實是對讀書、上大學的一種誤讀。

  從小孫俊峰一直很聽話,2006年考上大學時,家人把錄取通知書拿給村裡很多人看,當時在他家鄉是個新聞,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給家裡長臉了”。寒來暑往,幾年後孫俊峰碩士畢業面臨分配,獲得來自好幾個省市不同公務員崗位的選調機會。這次,家人希望他進機關當公務員。覺得這樣才配得上北大學歷。

  “從小就聽家裡的,但這次有點叛逆,因為自己性格不適應體制,想進社會撲騰一下,但不知道能幹嘛,做裝修是基於兩方面,一是身邊有人願意帶我,二是覺得做手藝人自由,那時有點理想化,想入行以後開家誠信的裝修公司!“儘管如此,只有想法的孫俊峰依然得先從力工做起。家人當然不同意,爭執到最後,孫爸爸氣的只留下一句話:你自己做主,我不管你了!

  做工開始也很難,還出過笑話,工長當眾說孫俊峰太乾淨,不像個幹活的,於是他每天偷偷把工服踩髒再去工作。大半年後,瞭解多了,孫俊峰就開始想辦法找人一起承包工程,後來自己也成了工長。

  “沒過幾年我就自己帶人做了,“家裝還可以,風吹不著雨打不著。室外裝修就不行了,冬天的時候,我們也得在工地上幹活,手凍得全都裂了。”面對鏡頭,孫俊峰向記者展示手上的傷疤和老繭,現在的他帶著工人熟練地攪拌水泥,打孔,批膩子,儼然一副行家把式。只有從厚眼鏡中,能看出他當年的學子情懷。

  “房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現在人買房子不容易,裝修時一定要保質保量,把每個家當作自己的新家來裝修,一點也不能馬虎。“ 每接到一個新單子,孫俊峰都會這樣和工人說。

  現在孫俊峰的隊伍與人裝修合作,每月能拿下二十多個工地,營業額超過百萬,但偶爾,他還需面對他人的不理解。“北大碩士出來幹裝修工,多沒出息,家裡錢都白花了。”對此,孫俊峰也只是憨笑,表情混合了坦承與戲謔,想要質疑他的人要麼一時語塞,要麼滿意地離開了。唯一讓他高興的是,家裡對他的選擇已經漸漸認可了。

  “要不是做裝修,我連房子都買不起。” 孫俊峰私下對記者說,用裝修賺來的辛苦錢,他幫家裡改善了居住環境,還置了東西,裝修工人對他而言,只是當初創業的起步, “哈下腰來做大事,不必在乎旁人看法!” 面對鏡頭,這個曾經的北大才子,偶爾顯露出一點當年的意氣。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