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業致富事蹟材料

  能不能創業成功跟學位沒關係,但跟好不好學肯定有關係。好學才能有成長的空間。看看那那些創業的事蹟,學習故事中的創業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道。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一個“90後”大學生創業十年賺兩億資產

  一個“90後”創業者的奇蹟

  “拿出1000萬元為臨沂大學設立助學基金,在企業內部和我家裡都有不同聲音,而我感覺這裡曾幫助過我,是我成長的地方,所以就堅持了下來。”近日,在臨沂大學李海鵬基金捐贈儀式結束後,年僅30歲的山東鵬宇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海鵬對記者說。

  坐在記者眼前的李海鵬,瘦瘦的身材,戴副眼鏡略顯書生氣,並沒有想象中財大氣粗的樣子。

  “我骨子裡有一種幹事業的激情”

  李海鵬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細觀他的創業史對人們尤其是大學生創業會有不少啟示。

  “我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每當看到年老的父母為了孩子而勞作不息的身影,我心裡特別疼,我渴望自己快點長大成才,我骨子裡有一種幹事業的激情。我特別希望賺很多的錢——以讓自己的父母、家人過上好日子。”在回憶創業之初的情形時,李海鵬說。1981年,李海鵬出生於東營市農村,父母都是農民,他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姐姐。

  2000年李海鵬考入臨沂師範學院歷史系,2004年畢業。由於家庭困難,上大學第一年的8000元學雜費、生活費還是父母東拼西湊借的。在校期間,李海鵬一邊學習,一邊利用業餘時間兼職,但剛開始時並不順利。“有一次,我在臨沂一家家政公司打工,被派到了一個有錢人家去打掃衛生。那人要求非常嚴,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返工。我從早上9點一直幹到晚上8點,一點點地擦,一點點地清洗。一天下來,本來說好給50多元錢,最後那人還是以擦得不乾淨為由僅給了30元錢。”他先後幹過家政、業務員、傾銷員等,2001年他用掙來的錢買了一輛二手計程車,簡單裝飾後就租了出去,最多時他曾買了七輛計程車營運手續。就這樣,李海鵬在別的大學生還伸手向父母要錢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利用寒暑假,他還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企業鍛鍊,這大大開闊了他的眼界。後來他利用積攢的40多萬元錢,同別人合夥在深圳開了一家汽車裝飾品加工廠,用工達到200多人,在2004年大學畢業時,他就已經擁有了五六百萬元的資產。上大學期間,除了第一年8000元的花費,李海鵬沒跟家裡再要一分錢。

  “我覺得能靠自己幹一番事業”

  “假如說剛開始打工時,是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那麼到畢業時,我的想法有了改變,我覺得能靠自己幹一番事業。”李海鵬說。也許是發現了自己的經商天賦,2004年大學畢業時,李海鵬沒有像其他的大學生一樣考研或者是考公務員,而是選擇了自主創業。他利用閒置資金,在臨沂開了一家火鍋店,主營火鍋、燒烤和特色菜,2006年酒店還被評為“臨沂市十大火鍋名店”。隨後他又逐漸涉足文化、投資、建築裝修等行業,逐步完成了資本積累。

  “競爭激烈,眼光必須轉變得快。”針對好多專案為什麼僅幹兩三年就不幹了的疑問,李海鵬說。從創業至今,他涉足過幾十個行業。近兩年,他開始收縮戰線,化零為整。2009年,他在菏澤創辦了佔地200多畝的山東皓宇服裝有限公司。2010年,他又將企業總部搬到了濟南。

  今年5月份,企業改制成了控股集團,旗下有十幾家企業,核心業務以投資擔保為主,總資產達到七八個億,年銷售收入十多億元,年僅30歲的李海鵬擔任了董事長,如今他又開始籌劃企業上市的事情。

  今年年初,由《法制晚報》聯合創業之家網站,歷時半年調查,製作了2010年中國“90後”青年創富榜,李海鵬以2。1億元資產位列第27位。

  “畢業後創業首先要有規劃”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對臨沂大學的捐獻只是個開始,我要將慈善進行到底。”李海鵬說,他甚至還計劃到國外進行捐助。2006年5月在臨沂師範學院65華誕之際,李海鵬就慷慨捐出12萬元在社會發展學院設立“海鵬助學基金”。2007年1月和7月,李海鵬還分兩次向共青團臨沂市委的“希望工程”捐資共12。5萬元。2007年9月,李海鵬贊助臨沂市第五屆“書聖文化節”20萬元。

  李海鵬的創業經歷,已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典範,很多人在他身上看到了“90後”的非凡之處。面對很多大學生羨慕的目光,李海鵬只是淡淡地說,“在校期間要好好學習,勤於參加社會實踐,畢業後創業首先要有規劃。”他並沒有特別鼓勵大學生要在大學期間創業。

  二

  黃安新:90後“雲財雅思”教育培訓校長的創業故事

  黃安新,一個來自江西的陽光大男孩兒,從雲南財經大學一畢業就紮根市場自主創業。他是國家大力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早期受益者,在教育服務市場裡摸爬滾打五六年,已經在行業內小有名氣。

  大學畢業就創業

  黃安新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大學學的是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卻偏偏對教育最有興趣。抓住某機構在校園招聘兼職的機會,黃安新在大二時就成為了大學生拓展訓練的校園代理。開朗的性格,富有號召力與感染力的授課風格讓他很快成為人氣教練,積累了最初的教學經驗,也在心裡暗自埋下了當培訓師的職業“種子”。

  此後,黃安新自學考取了體驗式中級培訓師中級職稱、團體心理培訓師高階職稱。為他的“培訓師夢”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011年,黃安新大學畢業,正值國家大力推行大學生創業,於是,他一個人去註冊了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那時聽說經開區的創業大廈有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就把公司開到了經開區。”回想起公司成立之初,黃安新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創業大廈給的條件非常好,50平米辦公室,辦公桌、電腦、飲水機都是免費配套的,網路也不用交費。”

  初嘗創業的艱辛

  解決了基礎配套的問題,黃安新輕裝上陣,和同學一起開始做起企業培訓,卻遭受了市場的當頭一棒。“很多企業做培訓都會選擇教育經驗豐富的培訓機構,尤其是給大企業做過培訓的,對於我們這樣的新培訓機構,他們的眼光總是不信任的”。

  沒有經驗,是很多大學生創業專案共同面臨的困難,但黃安新並不氣餒,而是一家一家地問企業要不要培訓,挨家挨戶地推廣自己的培訓產品。“幸運的時候,別人和我多聊兩句,大多數時候是被直接拒絕。”黃安新幾乎跑遍了昆明大大小小的寫字樓,卻收穫甚微。“跑幾百家才有1家做培訓。”黃安新說,但只要有1家做培訓,黃安新就投入100%的熱情和責任心去做好它。

  1年多的時光,黃安新逐步摸索企業經營的方向,積累了作為教育服務提供商的初期經驗。

  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2012年,母校雲南財經大學要找機構合作開辦雅思培訓,黃安新的企業成為雲南財經大學的合作伙伴,雙方共同創立了雲財雅思品牌。從那時起,黃安新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校長,麾下有15名海歸教師。

  通過引入現代西方的教學理念,加上強有力的師資力量支撐,黃安新的“雲財雅思”迅速成為後起之秀。“我們的學生有拿雅思滿分的,有被哈佛、倫敦政經、紐約大學等名校錄取的。”

  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成果。接下來,黃安新還將把教育服務延伸到中學課程輔導,“我正在積極與母校臨川一中、臨川二中聯絡,希望接下來能通過網路教學的方式,引入國內優質中學的教育資源,為雲南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黃安新說。

  在黃安新的規劃裡,金凱瑞教育培訓學校將提供“一站式”國際教育培訓,即從3歲的幼教階段到出國前的高中階段,都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英語教學服務。而對於“雙創”時代的幸運兒,他希望自己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儘可能地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最貧困、最需要的地方,“推進教育資源均等化,希望有我的一份力”。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