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創業名人故事

  隨著網路的普及和網路創業優勢的突顯,網路創業越來越受到當代年輕人的青睞。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隨著網路的普及和網路創業優勢的突顯,網路創業越來越受到當代年輕人的青睞。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半份紅燒茄子,半份羊肉餃子,一份糖醋花生,網上付款成功。”手機上收到這個資訊,山東省膠州鴻記餃子服務員王大偉立即向廚房下單,15分鐘後,菜品備齊,9分鐘後,訂單送達凱金大廈20樓顧客處。

  “顧客已簽收。”收到這一反饋,鴻記餃子管理人員和李佳熙都鬆了一口氣:“耶,成功了!”這是李佳熙創辦的校園O2O服務平臺“兔子快跑”,這個平臺突破傳統購物模式,讓消費者從手機上就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下單後9分鐘就可送達。從去年9月份至今,李佳熙的網際網路專案銷售總收入逾300萬元。

  “傲嬌”客戶激發入行

  李佳熙,今年29歲,湖南理工大學服裝設計專業畢業,曾任培訓公司銷售員、銷售經理,註冊開元管理公司,現為青島開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五年來,她的培訓業務涉及青島、煙臺等地,僅膠州企業客戶就已達400多家。9月,這個大膽的女孩投資50萬元註冊成立了青島開元萬通公共服務有限公司,也是山東省唯一一家做公共服務的民營公司,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創客達人。

  別看現在李佳熙的網際網路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但在以前,李佳熙和網際網路沒有任何關係。,李佳熙去拜訪一個客戶,客戶本身對網際網路非常推崇,和李佳熙談論的都是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推廣企業的話題,但由於李佳熙本身並不瞭解網際網路,不能和對方互動,讓一向以溝通見長的佳熙好不尷尬,只能草草結束談話。走的時候客戶說:“你們是做培訓的,是指導企業發展的,連我這點網際網路的問題都解決不了,你們還做什麼培訓?”回到車上,一直順風順水的李佳熙眼淚一下子就掉下來了,“那次談話給我莫大的挫敗感,客戶說得對,不能被被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甩在後面。”

  就這樣,李佳熙開始了學習之路。除了看書上網,平時,一看到有“網際網路”三個字的培訓,李佳熙就會聯絡聽課,每個月都要參加兩三場脫產的培訓。慢慢的,李佳熙對網際網路有了認識。“其實網際網路就是一個工具。”因為有銷售的背景,李佳熙看待網際網路,更多了一層經驗。7月,她註冊成立了開元萬通公共服務有限公司,做“全產業鏈”服務平臺。

  利用微信幫“懶人”企業轉型

  “跟大量客戶溝通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當中很多人都知道線上營銷是趨勢,也想做,可是卻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李佳熙突然想到,網際網路是“懶人經濟”,那何不由自己去幫助他們公司做轉型。於是,這便成了李佳熙的初入點,她決定從微信二次開發開始做起,白天處理公司事務,晚上經常工作到凌晨一兩點和團隊研討論研發問題。

  膠州鴻記餃子是當地的傳統餐飲店,企業想做轉型,找到了李佳熙團隊。李佳熙給管理人員分析了他們的市場優勢,提出了點餐系統和外賣服務的做法,對方表示贊同。就這樣,李佳熙為他們做了微信公眾號二次開發,顧客***賬號後就可直接微信點餐、預訂,送貨上門,無需排隊等候,選單、價格、優惠一目瞭然,相當於於把店開到了每個人的手機裡。短短几天,鴻記餃子網上訂單量幾乎與實體店營業額持平。

  載利鋼鐵是膠州地區十幾年的傳統企業,規模上億元。因為鋼材市場門檻低、加之經濟下行,企業訂單量下降,亟需需求新客戶。李佳熙為他們重新設計了微信和網站,突出了產品的展示、線上推薦客戶等環節,讓這個傳統工業有了網際網路氣息。企業負責人說,以前和客戶談生意,只能拿著圖紙去,如今,點開公眾號,客戶就行清晰的瞭解各種產品的售價、樣式等情況,極大方便了與客戶溝通。

  9分鐘內送達百餘種線上選購的物品

  去年冬天,在濰坊上大學的弟弟回家過寒假。李佳熙看著放假回來的弟弟明顯瘦了,非常心疼。弟弟告訴李佳熙,天冷天熱的,自己躲在宿舍裡不愛出門買飯,於是就瘦了,“要是餓了有人送餐就好了”。

  弟弟的一句話觸動了李佳熙。當時,李佳熙的團隊正在進行O2O“兔子快跑”專案的研發——通過手機APP定位兩公里內的超市、餐飲、果蔬和家政服務,下單後配送員9分鐘內送達。“懶人經濟下,兔子快跑解決”最後一米”物流。他的話讓我想到,校園尤其是大學校園,使用者和需求相對集中、範圍較好確定,不如從這開始嘗試。”

  於是,李佳熙鎖定了青島工學院,4前期宣傳後,學生總數8000餘人的工學院,一個星期就有2000多名學生註冊成會員,這讓李佳熙大呼“出乎意料”。李佳熙運用了園主加樓主的模式,一個學校設一個園主,每個宿舍樓設一個以上樓主。這樣,學生通過APP下單,平臺裡100餘種物品都可線上選購,而樓主保證9分鐘內將物品送達。而從技術團隊研發的“跑道系統”,可以直接看到“兔子”跑到哪裡。

  自今年4月份專案試點運營至今,“兔子快跑”專案銷售額已過百萬,在青島工學院、農大、理工大分別做了試點,成功加盟了三個大學生作為園主,帶動50多位校園樓主就業。李佳熙透露,“兔子快跑”在工學院的實行,“園主”一個月可收入三四千元,“樓主”收入兩千餘元。這個專案的零房租、無限的產品空間等優勢把創業的門檻降到了最低。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李佳熙還將平臺免費開放給有意願的大學生,讓他們加入。這一年下來,李佳熙的網際網路專案銷售總收入逾300萬元。

  “試點成功後,我們還將進行全國推廣。”李佳熙信心滿滿地說,下一步還要將“兔子快跑”模式推廣到社群,將社群網格化,建立創業大學生分格負責制,讓格內市民在手機上快速找到周邊最實惠、最新潮、最便捷的吃、喝、穿等物品,成為“悠閒的宅主”。

  二

  在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大潮中,諸如“臉萌”、“足記”等APP浮浮沉沉,有8年飛信運維經驗的韓迎二次創業時沒有繼續做直接面對使用者的APP,轉而另闢蹊徑,為APP開發者提供IM***即時通訊***雲服務。37歲的韓迎在即將“不惑”的年齡覺得應該再搞點什麼,“飛信業務下滑使我有二次創業的想法,在綜合考慮各種各樣因素後,選擇了IM***Instant Messaging***雲服務這個方向。”

  核心:積攢8年來“家底”開放

  在做融雲之前,韓迎在神州泰嶽擔任高管,主管飛信業務。“,我們開始對飛信做技術支援和運營維護的工作,關於IM雲服務的技術積累也在那個時候開始。”看著飛信從零起步到繁榮再到下滑,韓迎二次創業的心也一點點被點燃,而擁有“半網際網路半運營商”屬性,使他在創業初期就定位在或網際網路或運營商領域。

  初,韓迎開始尋找創業方向,面對競爭強勁地IM APP領域,他謹慎評估“行業中已經存在騰訊、陌陌等巨頭,再做一個即時通訊社交工具要想成功的概率不高。”但想到飛信8年的技術積累,韓迎又有了底氣,繞過SaaS端***Software-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專做PaaS端***Plartform-as-a-Service平臺即服務***,利用8年對飛信運營和維護經驗,提供IM打包服務,將微信單聊、群聊等社交功能做成一個個SDK包,內建到App後臺,免除了開發者在App社交應用的開發,既解決了眾多開發者對App社交屬性的需求,也為他自己的創業標明瞭明確的方向。

  “我們是把積攢8年的‘家底’開放出去”韓迎笑言。正式上線半年年來,融雲日活使用者超過1000萬,市場份額穩居行業內首位,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在韓迎意料之中的。究其原因,韓迎說,“第一,我們採用的私有二進位制協議能夠承載海量使用者,這在行業內是很少的;第二,效能絕對穩定,我們公開承諾不丟訊息、不當機;後臺的穩定性是我們運營飛信8年‘血和淚’的教訓換來的。”

  經驗:創業不可著急

  “從上線至今,我們沒有收入,更別說盈利。”融雲上線1年有餘,仍然屬於“燒錢”的狀態,這是所有初創網際網路服務端都要面對的狀態。不過有“靠山”神州泰嶽的支援,韓迎對資金並無憂慮。對於,網際網路創業企業因多種原因出現“朝生暮死”的現象,韓迎道出自己的看法“創業這件事,1000人在想,1000人在做了,100人已經做出來,10人做得很好,所以創業還是要謹慎的。”

  大學生創業,是不是應該鼓勵呢?作為年齡和資歷當屬資深“老前輩”的韓迎,想法十分冷靜。他認為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概率比較小,主要原因是他們閱歷、資源、人脈等創業必備的條件都不十分完善。“創業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困難,很多時候是考驗人性的,必須有一批信得過的夥伴一起扛才行,這些都是在行業內積累才能慢慢找到”。

  對“3W咖啡”、“JD+智慧咖啡館”等創業孵化器的出現,韓迎也十分肯定其出現的積極性,“很多創業者想到的只是一個點,這個點能不能實施,在孵化器中可以通過投資人們、創業專家們的建議,得到新的昇華,減少走彎道的成本。”

  夢想:做好眼前的事

  70年代的生人,可能會對韓迎的夢想觀深有同感。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的韓迎,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從未多想“現在的大學畢業生不同,當時的我們畢業後只有三條路可走:一是是進入國外廠商,例如愛立信、西門子、摩托羅拉等;二是是國內的“巨大中華”***巨人、大唐、中興、華為***;再而進入家鄉當地運營商。”

  關於“做融雲是否在實現夢想”這樣的提問,韓迎坦言,多年來的工作及近兩年的創業,都不是為了純粹的職業夢想,不過是抓住眼前的機遇而已。而說到想到達到的目標時,他略微地頓了一下,笑了,“現在每天忙得轉不開身,根本沒有時間想這個。”而後,他稍顯嚴肅地說:“我現在最遠想到的是帶領團隊有敲鐘的那一天,現在只是想做好剛剛推出的融雲IM2.0產品,以及為開發者提供的公眾服務平臺。”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