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創業勵志故事

  隨著高校擴招和世界金融危機,年輕人就業問題日益突出,網路創業成為解決年輕人就業難題的新途徑和新平臺。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就業形勢嚴峻,我們這是主動創業,而不是像一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四學生被動的創業。”一個由不到20名大二、大三學生組成的團隊,通過送外賣、賣零食,建立了一個和吃有關的網站。團隊成員希望,通過幾年的積累,為畢業後創業打響頭炮。

  靈機一動取名叫“嗯好吃”

  目前,這個名為“嗯好吃”的網站,由西安翻譯學院2012級電子商務專業的王群、黨博負責。

  談起網路創業的靈感,黨博說,由於學校週一到週五封校,吃飯的話只有學校食堂一個選擇。“食堂菜品再豐富,讓人吃一年也就煩了,而且食堂人特別多。所以,不少學生就開始叫外賣。我們做過調查,40%的學生有叫外賣的習慣。這是個很大的市場。”

  當時,正在上大一的黨博以“建立一個關於吃的網站”申報了大學生創業比賽。“我們不是小打小鬧,所以建立自己的品牌至關重要。”黨博介紹,一開始團隊把名字定為“易餐”,“說實話,這個名字大家都不是很滿意,一是叫的人比較多,二是不夠形象。”一次團隊聚餐,一名女生喊了一句“嗯,這個東西好吃”,一下子刺激了黨博的神經——“嗯好吃”,形象而又生動。

  最多的時候每天接60個單子

  既然主打送外賣,怎麼送是個問題?

  在黨博他們創辦這個網站之前,學生們的訂餐方式是這樣的:打個電話給門口的商販,做好後送到學校門口,學生去校門口隔著鐵門一手交錢一手交飯。

  黨博的創業團隊出現之後,變成了這樣:學生要什麼給黨博說,他們和自己的合作商家訂餐,然後將商家送到校門口的飯再次配送,女生負責送女生宿舍,男生負責男生宿舍,讓每位訂外賣的學生不用出宿舍門,就能拿到食物。在這個過程中,團隊和商家協商,每單收取8%的提成。而訂餐的學生則需要每單支付1元錢“跑腿費”。黨博算了一筆賬:最多的時候,他們每天有60多個訂單,一週的毛利潤大概500元,一個月下來淨賺2000元。

  一包泡麵一根火腿腸利潤達25%

  從一開始的4名配送同學,到現在十幾名配送同學,黨博的團隊也吸引了不少大一、大二學弟、學妹的關注和參與。所以,發展到後期,他們也不再滿足於餐點的外賣,而延伸出了零食外賣。這也成了如今“嗯好吃”網站的主打專案。

  “我們去學校超市觀察,看哪些零食賣得好,然後自己先進一批嘗試售賣。”結果發現,方便麵和膨化食品受到歡迎,尤其是男生宿舍。“女生喜歡逛街、逛超市,所以可能自己就買了,當然有的還要減肥啊什麼的,男生就一個要求——省事方便。”別看一包泡麵、一根火腿腸不到3塊錢,這裡面僅利潤就有25%。

  名氣出去了,就有生意主動找上了門。“遇到節假日、開學、畢業這種節點,有的班級或者社團要搞聚會,也會***,從我們這購買零食、飲料等。”

  不可否認,在一些電商平臺上,也有做得很成功的零食網店,黨博他們優勢在哪?他們覺得“大學生網上創業”可以獲得其他大學生在情感上的支援。黨博說,情感上的支援,是他們與其他同類網店競爭的隱性優勢。

  “懶人經濟”小外賣大生意

  社會的進步就是讓一切都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方便,換句話說,就是在培養越來越多的“懶人”並因此形成了“懶人經濟”。

  在大學校園裡,不出寢室就能訂外賣或者購買到火腿腸、方便麵等快速消費品,已經成為很多同學的剛需。雖然一頓外賣不過十元左右,火腿腸方便麵更是不過幾元錢,但勝在消費頻度非常高,一日三餐加零食,高校一個校區動輒數萬人,加起來是個非常大的市場。

  建設校內訂外賣與超市網路平臺,讓同學們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線上訂購,是非常好的創業切入點。並且採用O2O***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切入外賣市場是發展空間非常大的領域,比如由上海幾個大學生創立的“餓了麼”外賣訂餐APP,線上訂餐服務已覆蓋全國近200個城市,使用者量1000萬,加盟餐廳近18萬家,日均訂單超過100萬單。並且在最近一年多時間融資金額達5億美金。

  王群、黨博幾位同學瞄準“懶人經濟”的剛需市場,作為切入點,務實的做好整套服務流程,是他們獲得網際網路創業成功的基礎。

  二

  在校創業時獲利百萬,目前公司估值上億,其團隊運作的微信介面訪客量已突破5億……這些標籤都屬於滿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CEO劉欣。更令人稱奇的是,劉欣生於,從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畢業還不滿兩年,網際網路創業界稱他為“低調的‘90後’大神”。昨天,劉欣返回母校與學弟學妹們分享創業經,妙語連珠,令人不得不感嘆這位年輕小夥兒的創新思維能力。

  出售自營網站掘得第一桶金

  大學時靠創業所得買車買房

  ,劉欣在老家南通讀高三時就開始網際網路創業。那時他正準備藝考,但在網路上沒有找到一個介面好看的美術高考網站,於是他決定自己來做。完全依靠自學和創意,劉欣的網站成功運轉,最後以5000元出售,他也掘得了第一桶金。

  入讀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後,他更是自己運營著大大小小數十個網站。老師們得知他的創業計劃後,也都表示了支援。學校的創業園成了他的第一間辦公室,劉欣開始發展同學加入他的團隊。網頁熱潮漸衰時,他抓住了移動網際網路的契機,與團隊成員一起“玩轉”微博、微信。大學期間,劉欣團隊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售賣他們打造的網站、經營電商。大二時,他便買了汽車,臨近畢業時,他和夥伴們靠創業所得都買上了房子。

  團隊被譽為“微信公眾號之王”

  目前粉絲總數達數百萬

  ,畢業後的劉欣沒有停止創業的腳步,他和同學一起去了北京,他們的團隊通過百度貼吧、QQ群等方式,用落地的技巧低成本引流,吸引粉絲,同時開發搜尋工具,每天從大量公眾號提取最受歡迎的文章,或模仿或轉載,保證粉絲的留存率。

  ,劉欣在中關村成立滿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又在上海設立了分公司。提到滿欣公司,人們可能並不熟悉,但提到“搖一搖新年籤”“關注看答案”等微信朋友圈應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劉欣的團隊被譽為“微信公眾號之王”,創造了數個社交網路服務經典案例、微信最新介面的傳播神話。

  如今,劉欣意識到微信公眾號的流量紅利期已經結束,內容變得越來越重要。今年,他把精力主要放在原創新媒體報道上,面向細分、專業的客戶群,提供優質資訊服務。目前劉欣團隊運營著40多個微信公眾號,粉絲總數達數百萬,一直處於盈利狀態,其中發展得最好的一個公眾號每天推送的頭條閱讀量在10萬以上。

  網際網路是成就夢想的地方

  大學生要自信更要有跨界精神

  昨天,劉欣回到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向母校彙報他的創業進展,並向學弟學妹傳授創業經驗。

  劉欣感慨,網際網路是一個能夠成就夢想的地方,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大有可為,隨著支付手段的成熟,網際網路消費市場越來越穩定,而且現在有大量的資本願意幫助年輕人創業。他說:“網際網路行業是屬於年輕一代的,資本方需要年輕人的創意。”他鼓勵創業的大學生們保持自信,更要有跨界精神,融合多領域技能優勢,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劉欣透露,他的團隊最近已經開始轉戰微信群創業,即打造使用者精細化區分的微信群,推送產品和服務。“靠廣告盈利是傳統媒體的思路,我們新媒體要通過產品和服務變現。”他直言不諱道。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