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基礎知識白平衡

  想入門攝影的新手們,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白平衡基礎概念——色溫

  色溫就是定量地用開爾文溫度***K***來表示色彩。色溫是表示光源中光譜成分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是衡量光源顏色的國際標準,並不算溫度的概念。而是借用一個黑體***全輻射體***,從絕對零度***-273度***開始加溫,當溫度升高到800度左右的時,顏色開始由黑變紅,隨溫度升高,顏色發生紅 — 橙 — 黃 — 白 — 藍系列變化。

  色溫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打鐵過程中,黑色的鐵加熱後之間變成紅色,在溫度進一步升高時融化變成橙黃色,更高的溫度甚至變成耀眼的白色。

  色溫的國際單位為K***Kelvin***,色溫值則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中午日光色溫值為5500K,攝影專用鎢絲燈色溫值為3200K,日出日落時的色溫約為2000K,燭光的色溫為1000K左右,不難發現色溫越高,光色越偏藍,色溫越低越偏紅。也就是說某一種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溫高時,說明該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藍,反之則偏紅。

  什麼是白平衡?

  白平衡***White Balance***顧名思義白色的平衡。當我們看到白色時,由於在有色光照射下,白色呈現出有色光的顏色,但我們仍認為它是白色的,那是因為人眼具有獨特的適應性,通常情況下不能發現色溫的變化。但是相機的感測器不具有這種適應性,如果相機的色彩調整同景物的照明色溫不一致時就會發生色偏色。不言而喻,白平衡就是根據實際拍攝場景的色溫條件下,通過調整相機內部的色彩電路,使拍攝出來的影像抵消偏色。

  白平衡的作用是什麼?

  白平衡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有了它能給我們的畫面帶來什麼特別的效果?先來欣賞幾張在不同拍攝環境中使用了白平衡的美圖吧~

  冷色調給人寒冷的感覺,拍攝寒天雪地時應採取機內色溫略於現場光色溫的做法,使冰雪呈現藍色,加強寒冷的視覺印象,更有身臨其境之感。

  家庭要給人以溫馨舒適的感覺,拍攝室內環境時要根據室內光線的情況,選擇機內色溫略高於現場光色溫的做法,使室內環境偏向暖色調。

  為了表現日落美麗的火燒雲,使雲層呈現出鮮豔的紅色,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需要採用機內色溫高於現場光色溫的做法。那麼,如何能拍攝出達到理想色調要求的照片呢?

  白平衡的應用——基礎篇

  想要拍出符合理想色調的照片,需要掌握如何正確的設定白平衡,如果在拍攝前就把白平衡設定到所需要的差值,就能使影像達到理想的色彩還原。傳統攝影的色溫調整是通過濾光鏡完成的,而數碼攝影白平衡的調控是在相機內部完成的,可以從2500K-10000K做連續的調整。設定方便,連續性好,不用攜帶,可以直接觀察拍攝效果。

  很多攝影愛好者把白平衡設定錯誤的理解為單純的色溫調節,認為色溫越高影像越偏藍,色溫越低越偏紅。然而影像結果是偏藍還是偏紅不僅僅取決於照相機內的色溫,還取決於拍攝現場的色溫,而拍攝效果是機內色溫與現場色溫的差值決定的。使用規律是:1、機內色溫高於現場色溫,畫面色調偏紅。2、機內色溫低於現場色溫,畫面色調偏藍。3、機內色溫等於現場色溫,畫面色調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差值越大色調偏差越高,差值越小色調越接近現場的正常值。在使用數碼相機時,如何設定白平衡呢?

  在使用數碼相機時,一定要讀懂說明書的白平衡設定情況,因為白平衡有多種設定方法,在創作中想要營造出各種主題氣氛,就要仔細研究如何設定白平衡,特別是不要過分依賴自動白平衡。

  ▲某款數碼相機的白平衡設定介面

  白平衡設定通常分為以下四種:1、自動白平衡***AWB***。2、圖形設定白平衡。3、自定義設定白平衡。4、手動設定白平衡***K***。

  白平衡之應用例項

  利用色溫的差值控制畫面的色調,是數碼相機拍攝的重要創作手段,熟練掌握了數碼相機的白平衡調整方法,就能隨心所欲的去烘托畫面的氛圍。攝影是一門藝術,除了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如果還能夠熟練運用攝影技術,你的拍攝作品便能“活”起來。

  自然光的色溫

  自然光是指大自然中固有的淘汰。日光和天空光是自然光最主要的淘汰。由於宇宙運動的規律發生著地球自轉運動,這樣使自然光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它要受到時間、季節、氣候、地理等條件的影響。這些變化都會影響著自然光的色溫,各種不同變化狀態下自然光色溫見下表:

  需要說明的日光和陽光之間的區別。日光是指在晴天下陽光和天空反射光之和。陽光是指太陽的直射光。天空光是大氣層散射陽光並透射大氣層的光,所以天空光是一種散射形態的光。

  人工光的色溫

  人工光是指各類由人工製造的照明燈具發射的光。按效能可分聚光燈、散光燈,按色溫可分成高色溫和低色溫,按用途可分成日常照明和影視照明專用等等。由於用途、功能的不同,各類人工光的色溫也千變萬化。常見人工光色溫見下表:

  無論是自然光還是人工光,只要認真觀察反覆練習就能掌握其中的規律。

  自然光下的色溫控制:如上圖-左,陰天時北方寒冷的冬天,現場色溫大概在6800 ~ 7500K,如果選擇自動白平衡,機內色溫略高於現場色溫,可以觀察到畫面偏紅。如果降低機內色溫值***上圖-右***,用手動色溫調至4600K,機內色溫遠遠低於現場色溫,畫面顯示出冷峻的藍色,效果更能表現出北京冬天雪後的寒冷和頤和園特有的歷史感。

  上圖是在屋簷下用正常的色溫值拍攝的,雖然能把木質牌匾還原準確,但是不能表現木匾的歷史滄桑感。而下圖選擇了白平衡的陰影模式,使機內色溫高於現場色溫,可使畫面偏紅,表現出木匾的古色古香。

  人工光源的色溫控制是用人工照明燈具,這種光源的色溫經過嚴格檢驗都是標準的。對它的色溫調控,是根據創作內容的需要而進行的調整。如下圖 ,左邊用正常的色溫拍攝,畫面色彩雖然準確,但是缺少誘人的食品色彩。為了表現出食物的美味,將相機色溫值適當調高,或將照明燈色溫值調低,使畫面呈現暖色,麵條的視覺效果就更加誘人了。

  做好攝影的前期工作,是創作者需要具備的工作態度,更是創作的最高境界,如果全憑PS神馬的電腦後期製作,不僅是不負責任的態度,更體會不出攝影帶來的快感。

  白平衡的應用——進級篇

  白平衡偏移

  白平衡偏移,是對色調略有偏差的畫面和精怪白平衡修正後色調仍存在差異的畫面做更精準的校正。由於光源的顯色性與環境光的干擾,往往單靠白平衡調整達不到校正的目的,需要進一步利用白平衡偏移的方法修正色調的偏差。尤其對一些顯色性很差的特殊光源***熒光燈、特殊充氣燈***的偏色糾正十分奏效。這種方法適合對色彩要求嚴格的攝影所使用,比如商業攝影。

  上圖座標中,橫座標左側的“B”是藍色,右側的“A”是琥珀色。縱座標上部的“G”是綠色,下部的“M”是品紅色。使用時根據畫面偏色情況,在選單設定中可做360度全方位的顏色校正,畫面色調基本可以達到創作要求。

  校正的基本方法是:偏深面顏色,就用這個顏色的補色修正。比如畫面偏綠,就用綠的補色“品紅”去修正綠色的偏差。在實踐中,色的偏差是很複雜的事情,不是說偏某種顏色就用它的補色修正那麼簡單,生活中物體都不是孤立的,環境色對它的影響很大,自然界中物體的顏色都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而產生混合效應。應該仔細分析色彩的偏色原因,作更細緻精準的修正。

  ▲自動白平衡

  ▲這是白平衡偏移針對B/A/G/M四個色調分別進行正9級偏移的效果舉例

  在實際應用當中,白平衡偏移也可將偏移點移到畫面中的任一位置,例如A3、M5,實際拍攝時可根據情況選擇偏移點的位置。

  白平衡包圍

  所謂白平衡包圍,是在特定的白平衡模式下***例如自動白平衡或日光白平衡***,可以用三種色溫度***間隔相同***分別拍攝一張,以獲得色調些微不同的照片。白平衡包圍可以分別對藍色─琥珀色***BA***、綠色─洋紅色***GM***兩個方向設定,各自最多可正負3級。

  上圖座標中,橫座標左側的“B”是藍色,右側的“A”是琥珀色。縱座標上部的“G”是綠色,下部的“M”是品紅色。使用時根據畫面的色調偏差,改變座標中心點的上下左右位置進行設定。在這個設定中,只能做上下左右十字形調整,不能做360度全方位調整。

  調整的基本方法是:為了快速得到不同色調的影象效果,可以通過選單直接進行設定,可以橫向進行“藍色—正常—琥珀色”三種色調的調整,也可以縱向進行“綠色—正常—品紅”三種色調的調整***“正常”是指通過人為設定,確定下來的白平衡值***。設定確定後。即可拍攝並同時獲得三張不同色調的照片,便於後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