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股民的日常

  持續了差不多一年的牛市行情,把很多人都吸引進去。最近股市暴跌,很多人喊著要跳樓。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神級

  來看看那些短線高手的日常,每天都是把身家財產當火力去打戰。

  可以沒有三頭六臂,但不能沒有六個屏

  要在股市裡打戰,不但要有足夠的錢當子彈,配套裝置也不能馬虎。就像《少林功夫》裡的大師兄所說,“我一秒鐘幾十萬上下”。資訊接收與傳送一慢,就可能斷送戰機。所以,頻寬一定要足夠大,處理器一定要夠快,螢幕也一定要夠多。

  上海股票名人、同時也有“中國第一股民”之稱的楊百萬在他那個時代炒股就已經採用3螢幕系統來監控股票走勢。而在今天,3個屏已經只是入門級別了。炒股電腦最高級別普遍是採用6螢幕系統。

  這裡有個9屏的辦公桌

  據文匯報報道,炒香港股票的周先生現在的炒股電腦是配備了6塊顯示螢幕的高效能電腦,他告訴記者,6塊螢幕功能各不相同,有些用來看個股異動、有些用來看板塊漲跌、還有單一板塊內股票排名、加上指數、基金、交易系統等都需要多螢幕推送。其中一塊螢幕還要用來和其他投資者互通情報,交流資訊。這樣才不會因多工導致電腦卡殼,也不會錯過港股瞬息萬變的短線交易機會。

  如果你也想做職業炒家,硬體跟得上了麼?

  天天緊盯K線圖

  去年,廣州日報報道過佛山一個叫李奧的散戶,從十幾萬炒到了數億的故事。

  不過這也花了他16年的光景。而他的成功是對股市、數字、研報有著一種痴迷。

  業界人士稱,李奧每天收市後都會把當天所有的股票都研究一遍,挑選出比較有潛力的股票進行進一步觀察,十幾年來都是如此,在眾多炒股者中算是非常勤奮的。

  生活中的李奧嗜炒股如命,16年來他缺席股市的日子不超過30天。每天一開市,李奧會緊盯著所買股票的分時圖,“很多股票的走勢都有很細微的先兆,前一小時和後一小時的走勢可能會大相徑庭。我每天都會盯著分時圖,並設定了幾個點,以確定加倉還是減倉,拋售還是持有。”

  為了清醒,不吃太飽

  每個職業做短線的人都要像李奧那樣高度專注。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專注的例子。在日本,外號BNF的小手川隆在專業圈子內非常有名。2000年念大三的他藉助網路,利用打工存的164萬日元進軍股市。到29歲時,他的身價已經達到175億日元。

  神奇的是,BNF自己並沒有太多專業知識,也不讀機構研報,研究基本面。他只讀過一本入門書,其他都是靠著實戰累積經驗。

  在日本的股票市場並沒有T+1,而是T+0,即買入的股票在當天就可以賣出。而一些在一天內做多次交易,通過超短線的操作獲利的人,被稱為“日交易員”***day-trader***。BNF就是這類人。

  儘管他已經非常有錢,但他對物質的慾望卻很低,唯一的奢侈品就是他的豪宅。他平時在個人專用的“交易房間”裡進行交易。他為了避免由於過飽引起的“欠乏集中力”,午餐常吃泡麵。經常逛百元商店***相當於中國的十元店***。

  不斷交易

  另一個外號為CIS職業股民在日本日交易員小圈子裡也非常出名。而他的成功離不開他玩遊戲的經驗。

  CIS上中學時逃課去玩彈珠機,發現自己玩這種***遊戲有天賦。他說,15歲的時候玩彈珠機一個月就可以贏40萬日元。CIS說,能贏是因為自己掌握了兩個祕訣,一是找到哪部機器最有可能派獎,二是能在充斥煙味和嘈雜噪音的彈珠機遊樂室一次堅持玩13個小時,因為必須一口氣連續玩幾千次遊戲才能利用概率押中。

  而這也是他在股市裡賺錢的方法。找到一種有足夠大的贏錢概率的方法,然後多次操作。次數越多,就越接近這個概率。贏多輸少,自然最後還是盈利的。

  據***的報道,2013年他交易日股高達1.7萬億日元,稅後收入達到60億日元,相當於他一人就拿走了東京證交所0.5%的所有散戶股票交易獲利。

  他還向彭博透露,過去十年自己幾乎是從無到有,利用炒股賺取了160多億日元。最忙的時候,一天之內他就會買賣700億日元的股票。

  在股市中,CIS也是這樣玩的。他說自己每十次押注會錯四次。對此他的訣竅是,迅速拋掉押錯的股票,讓押對的股票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