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夢黨員心得體會

  中國夢的提出,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實現民族復興的內心渴望和高漲熱情,同時提出了一個亟待闡釋的重大課題,關於中國夢,作為黨員有怎樣的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近現代西方發展道路,是在其幾百年的資本主義背景下確立起來的,背後更有著上千年的西方文化滋養,有著崇尚個人奮鬥、自我實現的核心價值觀,還有著幾百年海外殖民掠奪的“資本”,這些都與崇尚和平、崇尚集體主義的中華文化存在重大差異,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歷史告訴我們,實現“中國夢”一定要走中國自己的路。

  經過幾代中國人和中國人民的艱辛探索,我們終於找到了實現“中國夢”的科學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就是在中國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道路,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個人的奮鬥發展與全體人民、全民族的奮鬥發展有機統一起來,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人民群眾自己當家作主實現自己的發展,建設自己的社會;它始終注意經濟社會發展由人民群眾主導、由人民群眾決定;始終注意讓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都能為人民群眾共享。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和諧發展、和平發展道路,飽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之害的中華民族深深懂得和諧與和平的寶貴,決不會再走西方列強殖民侵略、霸權擴張的老路。

  中國的發展不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你贏我輸的發展,對他國、對世界決不是挑戰和威脅,中國決不會稱霸,決不搞擴張,中國越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就越有利,中國不僅是合作共贏的積極倡導者,更是合作共贏的切實踐行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經過90多年艱辛探索、為30多年成功實踐所證明的正確道路,連續30餘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世界第二的經濟總量、13億人口的總體小康、在全球性金融危機中一枝獨秀的表現、在一系列大事難事喜事方面的作為等等,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

  特別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的確立,我們在未來發展的征程上將越來越自覺、越來越自信。

  【篇二】

  “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作為黨員幹部要如何在實現“中國夢”中起帶頭作用呢?

  首先要凝聚身邊的一切力量。黨員幹部就是要凝聚起一股股為實現黨員幹部就是要凝聚起一股股為實現“中國夢“的力量,從而匯成一股大力量,真正的實現中國的繁榮和富強。

  其次是要黨員幹部紮根基層,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在基層崗位,面對的可能是更多瑣碎的事情,但無論事情大小,都要沉下心來,踏實肯幹,從眼前的小事做起,從最底層的崗位做起,帶著對老百姓那份最樸實的情感,紮根基層,奉獻基層。

  最後是要黨員幹部不斷學習。作為基層黨員幹部,要做好基層群眾工作,就必須要掌握最新、最有效的群眾工作方法。這就要求黨員幹部要時刻保持努力學習,將學習作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學習中不斷的提高自己與群眾打交道的能力和綜合業務素質,這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始終成為引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有生力量。

  主席說“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絕不是隻有僅僅八個字的字面人們所理解的含義那麼簡單,而是有著更深層的意思。黨員幹部要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真抓實幹,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篇三】

  2012年1月29日,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中共中央深情地闡述了“中國夢”。他說“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的提出,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實現民族復興的內心渴望和高漲熱情,同時提出了一個亟待闡釋的重大課題,即中國夢該怎樣解讀,究竟有哪些特定的內涵。弄清楚中國夢的特定內涵,對於引導人們準確理解中國夢併為之努力奮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中國夢,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則是中華56個民族的共同夢想。錢學森的夢想是科技興國,袁隆平的夢想是“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穗粒有花生籽那麼大”,而著名法學家江平的中國夢是法治天下。

  當大好河山被異族的鐵騎碾過,當“餓莩在道,犬獸食屍”成為活生生的現實,當個體尊嚴破碎一地,有多少人做過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夢想是卑微的,也是奢侈的,他是那麼的遙遠,遙遠到讓人看不見希望。但今天,我們離這個夢想卻是如此的接近,如此的充滿期待,如此的信心百倍,想著這個偉大的復興之路前進。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神舟九號載人飛船飛向渺渺太空,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創造新的“中國深度”, 倫敦奧運會上的體育健兒獲得38枚金牌的好成績,殲—15瀟灑起降,這些都讓我們深信中國的復興之路不再遙遠。

  剛剛制定的線路圖,從建設美麗中國的提出到“五位一體”的統籌規劃,從建設小康社會的提出到小康社會的建成,從醫療、養老制度的提出到醫療、養老制度的完善,都為祖國夢的實現提供了持續的動力。

  國家富強、社會進步,為公民實現個體夢想提供了梯子。而公民個體的努力,夢想的實現,匯聚起來,又將推動民族復興的步伐。把公民個體價值融入到民族復興的軌道之中,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得以圓夢的保障。

  中國經歷了太多的滄桑和苦難,只有找準道路,並踏實踐行,才有希望和未來可言。路阻且長,因此,我們既要有“乘風破浪會有時”的自信,也要有“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實幹;既要有“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從容,也要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作為一名新時期大學生,站我深為自己所處的盛世感到自豪。在新的史方位,我們都要有著深刻而又清醒的認識:這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要讓中國這艘輪又好又快學發展的航道前進,們一定要大力學習黨的理論來武裝自己,我並努力把它們付之於實踐,那麼我們美好的前途就不在離我們遙遠了。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