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六大要素是什麼

  會計控制是會計理論中的重要問題。自從會計控制被明確提出以來,大量學者對此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實踐也在不斷驗證這些理論的效果。那麼會計的六大要素是什麼呢?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會計的六大要素

  一、資產

  資產就是企業所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例如,現金、銀行存款等活錢;還有原材料、產成品、半成品、固定資產等東西;而專利權、商標權等摸不著的也是資產,投資也屬於資產。資產需要能夠控制,租用別人的東西,不能算做自己的資產,而租給別人的東西,雖不在自己手裡,但仍算做自己的資產。資產必須能夠用貨幣進行計量而且必須是經濟資源。所謂經濟資源就是能賺錢的東西。象報廢的機器就不應記作資產。

  二、負債

  負債是企業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後用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它又分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一般指時間較短的,一般在一年內或者比一年長但是在一個營業週期內償還的債務,比這個長的就是長期負債。如短期借款屬於流動負債,期限為幾年的銀行貸款就是長期負債了。只有目前和過去的業務才會形成當前的債務。對於預期要發生的業務所產生的債務,不能作為會計上的債務。負債是將來要支付的經濟責任,即使現在沒有貨幣也要作為負債。比如,借款的利息一般半年支付一次,但每月都要記帳,把應付利息作為一項負債處理。負債必須可以估價並且是在以後用現金或其它資產或勞務來償付的確實的債務,需要有憑有據。

  三、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企業投資人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是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餘額。資金來源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股東投的錢,即所有者權益,另一部分是借來的錢,也就是債權人的錢。由於借款是一定要還的,當企業經營不好或虧本時,減少的錢是所有者權益,也就是說,虧只能虧股東的。當然,當企業盈利是,所有者權益也會增大,所以所有者權益並不一定等於股東初始的投資額,而是隨企業經營好壞而增減。所有者權益不同於負債,所有者權益表明企業歸誰所有,不用償還。負債表明企業欠誰的錢,是要還的。所有者權益不需要付利息但可參加分紅,負債則需要付利息但不可參加分紅。在企業破產清算時,要先還負債,有剩餘才會償還給投資者。

  四、收入

  收入是企業業務中產生的收益,是企業賣出產品,提供勞務所發生的和將發生的現金流入,或債務的清償。收入要能用貨幣計量,且有據可查,必須與相關費用匹配。收入會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扣除相關費用後的淨額可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故收入是企業經營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好壞的一項基本指標。

  五、費用

  費用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耗費。可以理解為成本。包括為取得營業收入而花的所有可以用錢來衡量的人、財、物的耗費。費用一般包括料、工、費。料指材料;工指人工,可以理解為為人工花的工資;費指各項管理費用,***可以理解為管理人員工資***、財務費用***支付利息***、銷售費用***如廣告費***。費用與收入要匹配,即凡是取得收入都要付出代價,若費用增長而收入不變,所有者權益就會減少。

  六、利潤

  收入減費用就是利潤,要是費用比收入還大,那就是虧損。

  會計的就業前景如何

  會計可以從出納做起,管理貨幣資金、票據、有價證券等的進進出出,填制和稽核原始憑證,工作熟練之後,做到會計的崗位。當然也可以從會計專業畢業之後,直接從事會計工作。如果能及時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培養管理團隊的意識,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不斷改進工作中的問題,提高綜合素質,將可以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路徑一、熟悉會計操作、會計核算流程,具備財務籌劃技能後,可以成為會計經理;

  路徑二、具備一定的財務管理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後,可以發展成為財務分析師、預算分析師、核算專員,進而發展成為財務分析經理、預算經理、財務成本控制經理或財務經理;

  路徑三、積累一定的經驗,熟悉所處行業和企業的業務管理狀況之後,可以向審計方向發展,成為審計專員,進而向審計經理髮展,也可以轉而從事統計工作,成為統計經理。

  一. 內資企業:需求量大,待遇、發展欠佳

  職業狀況:這一塊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目前會計畢業生的最大就業方向。很多中小國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對於會計崗位他們需要找的只是“帳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財務管理和分析能力的專業人才,而且,此類公司大都財務監督和控制體系相當簡陋。因此,在創業初期,他們的會計工作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親信***戚***手裡。到公司做大,財務複雜到親信***戚***無法全盤控制時,才會招聘“外人”記記帳。

  二. 外企:待遇好,學得專業

  職業狀況:大部分外資企業的同等崗位待遇都遠在內資企業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資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和方法都成熟,對新員工一般都會進行一段時間的專業培訓。工作效率高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分工細緻,而分工的細緻使我們在所負責崗位上只能學到某一方面的知識,儘管這種技能非常專業,但對整個職業發展過程不利,因為你難以獲得全面的財務控制、分析等經驗。後續培訓機會多是外企極具誘惑力的另一個原因。財務管理也是一個經驗與知識越多越值錢的職業,而企業提供的培訓機會不同於在學校聽老師講課,它更貼進實際工作,也更適用。

  三. 事務所:小所和外資大所的雲泥之別

  職業狀況:所有的事務所工作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累!區別在於很多小事務所所,待遇低,加班不給加班費,雜事多……外資事務所例如普華永道則待遇要好的多,但從某種方面來說,他們的工作任務更重,坊間甚至有傳言說在那裡是“女人當做男人用,男人當做牲口用”,加班更是家常便飯,著名的“安達信日出”就是指員工經常加班後走出辦公樓就能看到的日出。但在事務所確實能學到很多東西,即使是小所,因為人手的問題,對於一個審計專案,你必須從頭跟到尾,包括和送審單位的溝通等等,能充分鍛鍊能力。大所則是對團隊合作以及國際會計準則、專業性、意志等方面能給予地獄般的磨練。

  四.理財諮詢:方興未艾的陽光職業

  職業狀況:去過銀行等金融機構招聘會的同學應該知道,現在對個人理財諮詢職位的招聘需求量正在慢慢放大,而且,由於社會投資渠道的增多和保障制度的改革,理財諮詢服務必將走進更多城市白領的生活。此類人才的需求增長點應在社會投資理財諮詢服務機構

  五.公務員、教師:穩定有餘,發展不足

  會計人考上公務員或被招進高校做老師,和其他專業的人從事這些職業一樣,有穩定、壓力小的優勢,也有發展艱難的劣勢。

  六.會計面試技巧

  首先,必須準備好“從業資格證書”,會計行業較為特殊,對資歷和專業技能要求較高,因此首先要讓面試官確定你有資格從業;

  其次,必須詳實的彙報自己的相關從業經歷,是否具有進行會計核算的經驗,尤其注意3點,曾從業公司的規模、經手賬款數額的大小、經手客戶的數量,這裡是突顯你工作能力和提升被信任程度的重要方面,畢竟是和錢打交道,不容出錯;另外注意公司繳納稅種、發票型別等也需要了解,適當包裝。

  會計的主要職責

  一、按照國家財務制度的規定,認真編制並嚴格執行財務計劃、預算,遵守各項收入制度,費用開支範圍和開支標準,分清資金渠道,合理使用資金,保證完成財政上繳任務。

  二、按照國家會計制度的規定、記賬、算帳、報賬,做到手續完備,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賬目清楚,日清月結,按期報帳。

  三、按照銀行制度的規定,合理使用貸款,加強現金管理,做好結算工作。

  四、按照經濟核算原則,定期檢查,分析財務計劃、預算的執行情況,挖掘增收節支的潛力,考核資金使用效果,揭露經濟管理中的問題,及時向領導提出建議。

  五、按照國家會計制度的規定,妥善保管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檔案資料。

  六、遵守宣傳、維護國家財政制度和財政紀律,向一切違法亂紀行為作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