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絲瓜如何種植

  絲瓜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那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冬季絲瓜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更多熱門的絲瓜種植內容

  ▶✿◀絲瓜如何種植

  ▶✿◀絲瓜的種植技術

  ▶✿◀大棚絲瓜高效種植技術

  ▶✿◀絲瓜高產種植技術

  冬季絲瓜種植方法

  首先是晚留瓜。低溫季節,植株生長緩慢,若留瓜過早,自然容易墜住棵子。為保證結瓜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朱老師認為,頭茬絲瓜應在植株長到22~24片葉時留瓜為宜。在絲瓜進入結瓜期後,為保證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協調進行,也應改為4~5片葉留一個瓜,這樣一般不會出現早衰現象。若在絲瓜結瓜期內出現枝蔓細弱情況,應及時將幼瓜全部疏除,先促蔓生長,再看情況決定留瓜。

  其次是養護根系。儘管絲瓜根系發達,但在冬季地溫偏低時,根系生長速度慢,若一次性水肥過大,很容易造成傷根,影響根系發育,進而造成莖蔓生長瘦弱。因而,在澆水施肥時,水量要儘量小,切不可大水漫灌。衝肥可選用生物菌肥或腐植酸型別肥料,以生根養根。

  在冬季蔬菜管理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天氣變化。在決定澆水時,至少要保證澆水後有兩三天的晴好天氣,且應在上午進行,澆後要閉棚升溫,提高地溫。

  冬季大棚絲瓜種植方法

  適期播種 2月上旬播種,採用電熱線加溫。白天床溫控制在27-28℃,溫度過高應及時通風。夜間注意保溫,嚴防苗期霜凍。3月中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8℃以上,苗齡45天、5葉齡時移栽。移栽前7天逐步通風煉苗,確保瓜苗移栽時達到壯苗標準。 整地畦寬1米,畦間挖寬25釐米淺溝。 栽前整平畦面, 畦面覆蓋地膜後移栽2行絲瓜,行距65釐米、株距50釐米,每畝2000株左右,上搭寬1米、高0.8米的小拱棚。

  合理施肥 土壤以沙壤土為好。冬前及早耕翻,每畝施雞糞1500公斤、餅肥100公斤,配施氮磷鉀含量均為15%的複合肥。第一雌花坐果後,在絲瓜根部兩側30釐米處開穴施肥,每畝施尿素25公斤、浸泡3天的餅肥50公斤、複合肥20公斤,促進瓜果膨大。第一批瓜採收後每畝施尿素18公斤,同時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寶、802等營養液。

  加強管理 早期調節好棚內溫度,至揭膜前宜控制在28℃左右。 絲瓜放蔓後及時引蔓、綁蔓,輔助上架,使蔓葉均勻分佈在架上。生長中期,可隔株從根部剪斷使其停止生長,或適當剪去部分老蔓葉、雄花和小側蔓,避免相互重疊和擁擠,確保田間通風透光,標準掌握在架下可見到零星光斑。結瓜時,部分幼瓜生長彎曲,應及時在幼彎瓜上懸掛一塊小土塊,使其長直,併除去纏繞卷鬚。

  溫溼度管理 定植至3月底以防凍保溫為主,採取多層覆蓋,保持棚內氣溫白天28-30℃,夜間15-18℃。至4月底,夜間仍以保溫為主,白天注意通風降溫。5月份後以通風、降溫、排溼為主,夜間最低溫度在15℃以上時撤除大棚裙膜。

  人工授粉 絲瓜生長前期,溫度低,昆蟲少,必須進行人工授粉。這是大棚絲瓜早熟豐產栽培的重要技術措施。人工輔助授粉在早上6-10時進行。

  病害防治 大棚絲瓜生長期間害蟲較少,主要是病害。前期主要防治灰黴病、霜黴病,後期主要防治白粉病和枯萎病。灰黴病可用克黴靈500倍液或50%速克靈1000倍液或40%乙膦鋁400倍液交替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鏽靈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交替防治;枯萎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250毫升。

  適時採收 授粉後10-12天,果實內纖維尚未硬化、嫩果大小適中、果梗光滑、茸毛減少,果皮柔軟而無光滑感即可採收。採收過遲,纖維硬化,品質變差。大棚絲瓜連續結果性強,需隔天採收一次,盛果期每天都要採收。

  冬季絲瓜種植管理方法

    一、1-2月光照、溫度調節絲瓜喜強光、耐熱、耐溼、怕冷,對反季節栽培的越冬茬絲瓜,必須及時調節光照、溫度,尤其要注意加強1-2月的光照和溫度管理。棚內自天溫度控制在24℃-30℃,最高不超過32℃;夜間溫度控制在12℃-18℃,凌晨短時最低溫度不低於10℃。遇到強寒流天氣時,棚內最低溫度不能低於8℃。由於絲瓜耐溼,為了保溫,可減少通風排溼次數和通風量。

    二、結果期水、肥供應絲瓜進入持續開花結瓜期後,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均進入旺盛期,株體量逐漸增大,產瓜量增加,耗水耗肥量也逐漸增大。為滿足絲瓜高產栽培對水、肥的需求,澆水和追肥間隔時間應逐漸縮短,澆水量和追肥量亦應相應地增加。在持續開花結瓜盛期的前期***1-2月***,每採收兩茬嫩瓜***間隔20-25天***澆1次水,並隨水衝施充分腐熟的雞糞和人糞尿,或衝施腐殖酸類肥料等,必要時可於棚內釋放二氧化碳氣肥。在3-5月,衝施速效肥和葉面噴施速效肥要交替進行,即每10天左右澆1次水,用水衝施速效氮鉀鈣複合肥或有機速效複合肥,一般每畝衝施10-12公斤。同時每10天左右葉面噴施1次葉面肥如豐收一號等,調節植株生長。

    三、整枝調蔓絲瓜的主蔓和側蔓都能結瓜。越冬茬絲瓜,在高度密植條件下,宜留單蔓整枝。在結瓜前和持續開花結瓜初期,要及時抹掉主蔓葉腋間的腋芽,不留側蔓,每株留一根主蔓進行吊蔓。在持續開花結瓜盛期的中期,除利用主蔓結瓜外,還可留2-3節的短側蔓結瓜。即在側蔓上留一瓜,瓜坐住後保留1片葉進行摘心,使全株所有的側蔓都各留一個瓜。在持續開花結瓜盛期的後期,將瘦弱的側蔓及早抹去,保護主蔓和生長良好的側蔓正常生長,讓其結嫩瓜2-3條後進行摘心,使同一植株上幾條側蔓與主蔓同時結瓜。

    四、培育壯蔓在低溫寡照情況下,絲瓜植株經常出現生長緩慢、莖蔓細弱、瓜條生長慢、果實墜棵的現象。因此,培育壯蔓是走出低產困境的關鍵。***一***晚留瓜。低溫季節,植株生長緩慢,若留瓜過早,容易墜棵。為保證結瓜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頭茬絲瓜應在植株有22片葉時留瓜。在絲瓜進入結瓜期後,為保證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進行,應4-5片葉留一個瓜,這樣一般不會出現早衰現象。若在絲瓜結瓜期內出現莖蔓細弱情況,應及時將幼瓜全部疏除,先促蔓生長,再看情況決定留瓜。***二***養護根系。儘管絲瓜根系發達,但在冬季地溫偏低時,根系生長速度慢,若一次性水肥過大,很容易造成傷根,影響根系發育,進而使莖蔓瘦弱因此,在澆水施肥時,水量要小,切不可大水漫灌。衝肥要選用生物菌肥或腐殖酸類肥料,以生根養根。

    今年冬季連陰天和大霧天氣比較多,生產中,很多絲瓜種植戶因為沒有提前收聽天氣預報,頭一天澆水了,第二天就遇降溫和降雪,從而導致絲瓜根系受損。因此,在冬季蔬菜管理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天氣變化。在決定澆水時,至少要保證澆水後有2-3天的晴好天氣,且應在上午進行。澆水後要閉棚升溫,提高地溫。

    另外要培育無病壯蔓。灰黴病、菌核病和細菌性軟腐病等是冬季危害絲瓜生長的主要病害。管理過程中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培育無病壯蔓。


猜你感興趣:

1.冬季大棚絲瓜如何種植

2.如何種植冬絲瓜

3.絲瓜冬季管理具體措施

4.大棚絲瓜有什麼種植方法

5.大棚絲瓜的種植方法

>>>下一頁更多精彩“冬季絲瓜栽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