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大學生創業貸款申請流程

  大學生就業壓力逐年遞增,創業成為其畢業後的新出路,但是大學生創業者融資困難。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大學生創業貸款的流程簡介

  1、準備證件

  《高等院校學生畢業證》或失地證明或鄉鎮勞動保障站出具的返鄉創業證明。

  2、提出申請

  向本人創業所在地社群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或鄉鎮勞動保障站提出。

  3、填寫表格

  填寫《促進就業小額擔保貸款申請審批表》***一式兩份***。

  4、通過初審

  勞動保障機構進行初審,並將初審合格者向縣級以上擔保機構推薦。

  5、通過評審

  擔保機構審查貸款物件資格,評審其再就業專案,簽署意見,並提供《促進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專案評審意見書》。

  6、辦理貸款

  以上所有都準備好後,申請人就可以帶上上面這些資料想銀行申請貸款,銀行從收到貸款申請的那天起,會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貸款調查、審查手續,符合貸款條件的,及時發放貸款;不符合貸款條件的,及時反饋並說明原因。

  注意事項

  在申請此類貸款時注意個人貸款條件,大學生創業貸款申請條件二點比較重要:第一,貸款申請者必須有固定的住所或營業場所。第二,營業執照及經營許可證,穩定的收入和還本付息的能力。

  :湖北襄陽創新創業再上新臺階

  近年來,湖北省襄陽市順應網路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趨勢,激發億萬群眾的創造活力,致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全市創新創業再上新臺階。這是記者日前從湖北省政府舉辦的新聞釋出會上獲悉的。襄陽市政府是如何激發群眾創新創業的?該市副市長王忠運介紹了襄陽的工作經驗。

  搭建創業創新平臺

  首先是通過招商引資、自辦、聯辦、掛牌共建等方式建立創業孵化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場地+資金+實訓+服務”一體化的孵化服務,目前全市共建立38個創業示範基地,總面積達4439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444家,吸納就業人數8.3萬人。其次是建立創業服務平臺。依託各級就業社保工作站,建立創業服務視窗,規範公共創業服務體系、服務隊伍、資訊網路、創業導師隊伍、創業專案庫等“五大建設”,為基層創業者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創業政策和資訊服務;設立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吸引33家金融機構、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入駐,促成300多家企業簽訂長期政策諮詢和專案申報服務合同。再其次是建設科技創新平臺。以高新區國家級創新型特色園區為載體建設科技孵化和成果轉化平臺,襄陽科技城成為全省首批科技企業加速器建設試點和中國留學人員創業園聯盟產業化基地;以推進產學研合作為重點建設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平臺,建立了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國家級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個國家級生產力促進中心、78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中心、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9個校地企共建研究院***中心***、30個院士***專家***工作站、25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產業基地。

  優化創業創新環境

  市委、市政府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各部門相繼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措施、工作方案,形成了一整套支援創業創新的政策體系,營造了比較優勢突出的政策環境,有效促進了各類創業人才、創新資源集聚襄陽。圍繞支援全民創業、迴歸創業和微型企業發展,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億元,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補貼、場租補貼、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等扶持;圍繞支援大學生創業就業,設立大學生創業就業專項基金,對大學生創業進行專案補助、生活補貼、租房補貼等;圍繞培育骨幹民營企業,設立15億元專項資金,大力支援骨幹民營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搬遷改造、新上專案加速擴張,做大做強;圍繞支援企業技術改造,設立2000萬元技改貼息專項資金,對當年投產的技改專案給予貸款貼息。同時全面落實國家扶持中小微型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全部免除了行政事業性收費,切實減輕了民營企業負擔。此外,還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創業者的信貸投放,2014年,全市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859億元,佔全部貸款的57.6%;加大融資擔保支援,2014年,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和市農業擔保公司為全市722家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58.4億元,人社部門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26億元;創辦“口碑貸”、“樂貸網”等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成立融資租賃公司,有效拓寬了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加快推動科技與金融融合發展,市政府設立了1億元的科技金融基金,積極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累計為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援3億多元。

  激發創業創新活力

  按照“放管並重、寬進嚴管”的原則,探索建立了部門權力清單、審批負面清單、市場監管清單“三張清單”制度,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由145項減少到88項;大力推進高新區學習上海自貿區經驗先行先試改革試點,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了“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個部門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的“三個一”管理機制。全面落實“三集中、三到位”,分類開展流程優化工作,完善“一站式”審批,大力推進並聯審批、網上審批、聯合審批,審批時間大幅縮短。此外,還深入推進工商登記便利化改革。取消公司登記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實行註冊資本認繳制,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三證聯辦”和“先照後證”工商登記便利化機制,建成了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資訊化審批平臺,有力促進了市場主體提質增量。

  王忠運表示,為培育更多更優的創新創業主體,下一步,他們還將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搭建新型服務平臺;二是加快完善政策體系;三是持續優化市場環境,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