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業俱樂部介紹

  在北京創業,有哪些好的創業俱樂部值得加入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北大創業者俱樂部創業咖啡交流匯

  2014年11月22日,在和美國加州矽谷同緯度的中國深圳,一批懷揣創業夢想的青年學子齊聚一堂,在北京大學青年創業者協會舉辦的第一次交流會上暢所欲言,指點江山。有人著眼於民俗文化的保護,有人著眼於新能源的推廣,3D列印,移動網際網路,微電影等等,不一而足。但視界的區別中,相同的是創業的激情,是對夢想的渴望,是家國天下的情懷,是“實業興邦,捨我其誰”的擔當。

  週末的匯豐大樓不如往常熱鬧,但在三樓的一個小教室中,另一個春季悄悄的綻放。三十多位與會者入座後,協會人員奉上精心準備的零食和原磨咖啡,活動就在咖啡的香味中開始了。此次活動由協會成員趙月圓主持,共分兩個環節,各抒己見和自由討論。

  王寧是來自北大人文社科的一名研究生,已經在上海成立公司,目前有個三人團隊,在做民俗文化,立志宣揚和傳承亟須保護的文化遺產,並引導消費,順帶拉動偏遠地區就業。劉歡目前就職於某知名通訊公司,計劃在三四線城市完成手機的更新換代,讓農民自辦代收點,代收點既是物流的終點,也是銷售的前臺,將農民就業和農村消費問題落到實處。來自國法的姚蘭計劃將一項秸稈能源的專利在深圳推廣。

  匯豐的何雪翔曾經在家鄉推廣標準化早餐車,還有剛獲得2000萬估值投資的兔展團隊成員鄧志剛分享的webapp生成軟體;寶安創業大賽二等獎獲得者,匯豐MBA何東婉帶來的3D印表機專案的分享。 活動進入到第二環節,大家迅速圍成一個個小圈展開激烈的討論。在匯豐14級留學生何曉非的“小圈子”中,他提出了高階英語培訓和“一站式”留學諮詢的創意,“國內外很多學生口語不夠硬,課上聽不進去課後再看書,導致了教育資源的浪費和學習的低效,我希望充分利用匯豐國際化的優勢並結合自己的國際化背景開展高階的口語培訓,一方面中國學生想練習口語,另一方面外國留學生想了解中國文化,受眾主要是想深造的學生。但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實現量化增長。”

  其實,培訓質量和數量的同步增長的問題早已有人深入思索過,它不僅需要科技的發展,還需要商業模式上的拓展,這不是單純英語培訓行業就能解決的問題,不過這不也正是讓創業者感到激動的所在嗎?社會的發展就是通過解決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問題而向前推進的。或許某天3D列印突飛猛進,複製成千上萬個”何曉非”,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吧。 交流會漸進尾聲,大家在充分肯定交流會意義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讓有成功創業經驗的人來分享經驗並作指導、引進技術人才和投資人等等。最後會長朱立平發言:“本協會目標可概括為聚精英人才、交可靠朋友、做靠譜專案。

  協會是公益性的,以後我們會請EMBA的老總來分享交流,也會引入一些投資人,創業者做專案路演並直接和投資人交流。計劃下學期舉辦一場創業大賽,將大家分為技術圈、營銷圈、專案圈,每組出一人結隊PK。長期目標是成立一支創業基金,希望通過我們的平臺孵化出專案並取得成功的人,能以感恩的心態回饋協會,用於資助後來人的創業,就算我們畢業了,協會也能一直傳承下去服務大家。”

  案例2:北京青年創業先鋒俱樂部

  北京青年創業先鋒俱樂部是自發性的創業聯盟組織。俱樂部集眾多創業公司之才智,不斷追求卓越,創新自我,合縱連橫,業已形成完善的創業先鋒帶頭體系。俱樂部集合了政府、學府、科技、人才、法律、社會、金融、商稅、教育、諮詢、培訓、創新專案、投資等眾多資源,全力打造中國創業孵化第一品牌,不斷促進和增強青年創業先鋒模範的引領作用。北京青年創業先鋒俱樂部為眾多中小創業公司提供了發展服務平臺的同時,更加促進和催化了企業邁向卓越的步伐。

  案例3:北京創業足球俱樂部

  本俱樂部名稱為北京創業足球俱樂部,北京創業足球俱樂部是由北京創業孵育協會發起成立的一個業餘足球俱樂部,成立日期為2000年4月。

  俱樂部宗旨是“給創業者更好的踢球體驗 給踢球者更好的創業圈子”。俱樂部具體定位在:以愛好足球為基礎,邀請創業者加強鍛鍊,以便有更飽滿的精力投入創業;促進北京地區創業者和孵化機構的非正式交流,加強溝通;樹立北京創業品牌,加大與其他地區創業者的交流溝通,以促成各區域間更深入的合作。

  本俱樂部採用會員制管理,俱樂部要求的會員資格是必須滿足下列條件之一:創業企業服務工作者孵化器的管理者;企業創始人或合夥人;擬創業者及創業投資人者等。

  本俱樂部下屬創業元老隊和創業新銳隊兩支足球隊。其中,創業元老隊由2015年以前加入本俱樂部的成員自發自願組成,創業新銳隊以2015年以後加入本俱樂部的成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