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大學生創業貸款申請流程

  創業,作為一種緩解就業壓力的方法,已經在多個國家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而小額貸款則是支援青年人創業的重要基礎與前提之一。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大學生創業貸款流程

  一、申請條件:

  1、大學專科以上畢業生;

  2、畢業後6個月以上未就業,並在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了失業登記。

  二、貸款期限:

  國家為大學畢業生提供的小額創業貸款是政府貼息貸款,其期限為1~2年,2年之後不再享受財政貼息。

  三、貸款方式:

  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小額貸款方式為擔保、抵***質***押貸款。

  四、有關說明

  此外,針對大學生自主創業還有其他優惠政策,例如從事個體經營的,1年內免交工商登記類和管理類行政事業性收費;自主創業,自謀職業者還可將戶口檔案託管在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對於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各項具體政策應向各相關部門諮詢。

  五。申請材料

  在申請此類貸款時,有三點比較重要:

  第一,貸款申請者必須有固定的住所或營業場所。第二,營業執照及經營許可證,穩定的收入和還本付息的能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創業者所投資專案已有一定的自有資金。

  具備以上條件的方能向銀行申請,申請時需要提供的資料主要包括:婚姻狀況證明、個人或家庭收入及財產狀況等還款能力證明檔案;貸款用途中的相關協議、合同;擔保材料,涉及抵押品或質押品的權屬憑證和清單,銀行認可的評估部門出具的抵***質***押物估價報告。

  除了書面材料以外就是要有抵押物。抵押方式較多,可以是動產、不動產抵押,定期存單質押、有價證券質押、流通性較強的動產質押,符合要求的擔保人擔保。發放額度就根據具體擔保方式決定。

  金額要求

  創業貸款金額要求一般:最高不超過借款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所需流動資金、購置***安裝或修理***小型裝置***機具***以及特許連鎖經營所需資金總額的 70%;

  期限一般為 2年,最長不超過3年,其中生產經營性流動資金貸款期限最長為1年;

  個人創業貸款執行中國人民銀行頒佈的期限貸款利率,可在規定的幅度範圍內上下浮動。

  :宜昌出新政激勵創業 大學生創業最高可貸15萬元

  創業擔保貸款額提高大學生創業更加優惠

  新政策規定,將小額擔保貸款的物件由國家規定的“五類人員”,拓展到在我省依法開辦個體工商戶,自主、合夥經營及創辦小微企業的各類城鄉勞動者,貸款額度為個人最高10萬元、合夥最高50萬元,在貸款期限內給予全額財政貼息。此前,宜昌執行的政策是個人最高5萬元,其中女性最高為8萬元。

  與省裡政策不同的是,宜昌還針對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小額擔保貸款額度從之前的最高不超過10萬元提升到了不超過15萬元。此外,為鼓勵和支援高校畢業生從事網路創業,對於在電子商務平臺開辦“網店”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10-15萬元小額擔保貸款及財政全額貼息、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高校畢業生從事合夥經營或創辦小型微型企業的,可按每人不超過10萬元、總額不超過50萬元的額度實行“捆綁式”貸款的政策正式實施。期限不超過2年,在貸款期限內給予全額財政貼息。

  另外,為緩解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難,宜昌探索推出了商戶聯保機制。“商戶聯保”即商戶集體組成聯合擔保小組,採取擔保小組成員相互承擔連帶擔保責任的形式,向擔保機構申請融資服務,是創新反擔保方式的新舉措。通過由市勞動就業管理局牽頭,與擔保公司、郵政儲蓄銀行確定在金東山市場試執行,目前已先後為55個商戶辦理了貸款,解決了部分創業者融資難的問題。

  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鼓勵支援網路創業

  對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退役士兵等符合條件人員創業,在3年內以每戶每年9600元為限額按規定扣減稅,在國家標準基礎上上浮了20%。創業企業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可在3年內以每人每年5200元為限額按規定扣減稅,在國家標準基礎上上浮了30%。強化小微企業暫免徵收營業稅、減半徵收所得稅等稅費優惠政策的落實。

  同時,鼓勵和支援網路創業。適應“網際網路+”創業趨勢,對未進行工商登記註冊的網路商戶創業者,可認定為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及享受靈活就業人員扶持政策,其中在網路平臺實名註冊、穩定經營、信譽良好的網路商戶創業者,可享受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

  另外,鼓勵大學生在湖北創新創業。畢業3年內大學生創業,可在創業地申請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畢業5年內和在校大學生,在經認定的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可享受每年最高1.8萬元的場租水電費補貼。港澳臺籍、留學回國和外省籍大學生在湖北創業可同等享受我省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對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的,經原單位同意並簽訂合同,可在5年內保留人事關係,與原單位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充分釋放科技人員創業潛力。

  增加特殊群體崗位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

  新政釋出後,將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繼續把高校畢業生擺在就業工作首位。政府購買一批基層崗位用於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統籌實施“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專案。對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給予1年社會保險補貼。對就業見習基地開展大學生就業見習,按最低工資標準的60%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對城鄉低保家庭、獲得國家助學貸款以及屬於社會孤兒、烈屬、殘疾人的畢業年度內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畢業生,給予每人800元的一次性求職補貼。

  同時,對於困難人員實施就業援助。加強實名制動態管理和分類幫扶,重點做好零就業家庭和低保家庭成員、殘疾人、大齡失業人員等群體就業援助工作,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政策,確保零就業家庭和低保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

  另外,將鼓勵農村勞動者創業。積極支援農民工返鄉創業,熱情歡迎返鄉就業。整合建立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村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專案。並實施大學生創業扶持專案,按規定給予2萬元至20萬元的無償扶持,創業專案在創業地申請,不受戶籍、生源地限制。實施大學生科技創業專項、殘疾人就業創業計劃、農民工迴歸創業工程,以及民間技能傳承創業、農家樂創業、婦女“巾幗創業”等創業扶持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