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記賬和記賬的區別

  代理記賬是中小企業在發展中一種重要的服務專案。它是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並且隨著代理記賬制度的形成與完善而不斷髮展。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代理記賬是找中介機構或個人為公司記賬,公司不設專門的財務機構,一般小企業通常找代再記賬機構代為記賬。

  記賬是把會計賃證上的會計記錄登記記到會計賬簿上。

  代理記賬存在的問題

  1.對於《會計法》代理記賬的宣傳力度不夠,造成目前許多小型經濟組織、特別是廣大的個體工商戶,對“代理記賬”知之甚少,認識不足,理解不夠。

  2.對於“代理記賬”的措施不是很得力。當前對於應當委託代理記賬的小型經濟組織和應當建賬的個體工商戶而言,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應當建賬而不建賬的現象十分普遍,二是許多“受託代理記賬人”不具備合法資格。這不僅干擾了法律的嚴肅性,而且容易派生出許多其他問題。

  3.在代理記賬法律關係中,受託人的法律地位問題,應該說一直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實踐中爭議很大。

  4.代理記賬機構潛力未充分發揮。目前代理記賬機構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但整體規模普遍較小,代理業務範圍不寬。真正能提供受託單位會計核算、稅收籌劃、納稅申報、內部審計、工商稅務註冊年檢、財稅諮詢等全方位會計服務的機構很少。

  5.代理記賬機構設立不規範。代理記賬機構必須有3名以上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專職從業人員,且主管代理記賬業務的負責人必須具有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資格。但實際執行中,相當部分的代理記賬機構不符合此規定。

  6.代理記賬機構內部管理混亂。實際執行中很多代理記賬業務操作不規範、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現象十分普遍,部分代理記賬機構的內部管理制度即使制定也是形同虛設。

  7.代理記賬機構執業質量不樂觀。會計核算方面尚存在許多不規範之處,一些會計核算未能以權責發生製為基礎,對所代理公司未按《公司法》計提法定公積金、法定公益金的現象也較普遍,代理編制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都只有基本會計報表,均未按制度規定的要求提供會計報表附註的內容等。

  8.是代理記賬業務收費標準混亂。在收費標準上,各家代理記賬機構懸殊較大,有些代理記賬機構甚至通過低價進行惡意競爭,還有部分代理記賬機構自身的經營收入核算不規範,隱匿收入現象也較普遍。

  需要代理記賬的公司

  一、企業財務是否選擇代理記賬,取決於該企業是否具備配備專職會計人員的條件,這應該由各企業根據自身會計業務的需要自主決定。

  二、一般來說,企業規模的大小、經濟業務和財務收支的繁簡程度、經營管理的財務要求等,是決定企業是否配備專職會計人員的主要因素。企業規模大、經濟業務多、財務收支量大、隨時需要經營資料的企業,一般應該單獨設定財務會計機構,並配備專職財務會計人員。

  三、適合代理記賬的企業,應該是小型經濟組織,以及應當建賬的個體工商戶。一般以註冊資本、銷售額、從業人員、資產總額等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從實際情況看,委託代理記賬的經濟組織,基本上是中小企業。而應當建賬的個體工商戶,則是指從事生產經營並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且沒有免除建賬義務的個體工商戶。

  四、企業為了節省公司人員直接成本也會選擇代理記賬,因為一家企業招聘一名普通的會計員,每月基本工資都要兩三千元,剛畢業的會計員也需要一千五左右,會計師至少三五千元,高階會計、外貿會計和外資會計費用更好。而與財務代理記賬公司合作,支付不到一個普通會計人員的費用,即可享受質量更高、更專業的財稅服務,這也是代理記賬主要好處之一。總體來說企業都是根據企業性質、規模、行業、業務量、是否***和客戶要求選擇代理記賬。

  五、企業為了減負額外負擔也會選擇代理記賬,企業聘用會計人員,除了支付工資外,還需繳納五險或綜合保險,有的企業還要考慮吃住、福利等。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對社保要求更嚴格,還有各種新增補償等費用,人員成本明顯增加。聘請財務公司代理記賬則不會存在這些問題,無需繳納社保,也不用考慮福利和可能發生的諸如補償費用等其他費用。

  六、企業為了納稅申報更加及時準確也會選擇代理記賬。一般來說,企業會計納稅申報如發生誤報、漏報、遲報,補繳稅款。滯納金、***等責任和經濟損失仍由企業承擔。如果選擇代理記賬公司有專人稽核報稅,能有效避免因不熟悉稅法,出現誤報、漏報、遲報等差錯和損失,還可在代理記賬委託協議中約定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