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火箭首飛任務是什麼

  2016年11月3日,長征五號首發成功!長征五號是中國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那麼長征五號首飛任務是什麼?長征五號首飛載荷是多少?長征五號首飛運載了什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長征五號首飛任務

  首先是執行嫦娥五號任務,其次可以發射質量更大、功能更全的衛星,大型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大型空間望遠鏡***記得之前媒體一直報道要發射一款超過哈勃的望遠鏡,可是到現在我都沒看到這則後續新聞***,並可以進行一箭多星的發射***比如印度此前發射過一箭十星,TG因此被噴,當然我們也有一箭六星的發射記錄***,提高衛星的發射效率和組網的速度***期待給北斗提速***,當長征五號進入應用階段,該火箭的低軌道運載能力將由原來的8噸提高到25噸。在一段時間內,我國運送航天器入軌的能力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很可能就是世界最高水平。

  長征五號、長征七號亮相珠海。展出為火箭實際大小十分之一的等比例模型

  日本H2B火箭,比長征5小一些,目前僅用於執行貨運飛船發射任務

  其次,長征5號將成為把我國空間站送入太空的不二人選。我國計劃建造的空間站是一個有多個艙段組成的大型空間站,其規模將接近蘇聯的“和平”號,要將空間站的艙段送入地球軌道,也只有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5噸的“長征5”能夠實現。

  第三,長征5B將可以把重達14噸的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由於目前衛星小型化發展趨勢,這樣重的衛星若不是擔負特殊任務的軍事衛星,就是大型通訊衛星,一般來說,14噸載荷足以將兩顆大型通訊衛星一次送上軌道。

  第四,未來的深空探測方面,使用更大的長征5號B火箭,我們的探測器也將走得更快、更遠。目前長征5B火箭發射方案就包括了嫦娥5號大型返回式探測器等。

  近期,有訊息稱,我國航天系統的未來發展方向有所調整,更加重視實用化的衛星系統,深空探測和載人航天發展的腳步有所放緩。這不得不說是中國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而這也和長征5號火箭密切相關。

  首先,我們必須看看世界商業衛星市場現狀。現在的世界衛星市場看似熱鬧非凡,有1000多顆衛星,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為兩三個西方國家的衛星公司所把持。中國、俄羅斯等國也有自己的通訊衛星公司,但無法和西方國家比拼衛星數量。而且中國的通訊衛星技術相對世界先進水平也尚有差距,亟待補課。

  美國德爾塔4重型火箭,目前主要用於發射軍用衛星

  更重要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於繼續獨霸衛星市場也是極為上心的。上世紀90年代中國一度承接了一部分外星發射任務,但是很快,在1999年指責中國盜竊美國技術的《考克斯報告》出臺後,美國收緊了這方面的“鎖鏈”,不準中國再發射美國衛星。此後到2009年-2012年間,中國與法國泰利斯公司合作,又發射了一些衛星,採用中國購買法國衛星、中國發射這樣的模式來進行合作。這一合作很快也被美國施加壓力叫停,現在這個針對中國的“羅網”已經收緊到“任何有美國零件”的衛星都不能交給中國發射。

  換句話來說,西方國家逼著我們在自己完全有能力發射衛星的情況下,非要花錢請他們來發射,哪怕他們把這個發射任務外包給印度,也絕不交給中國。

  然而,或許我們應該感謝這種企圖壓制中國通訊衛星發展的行為,因為這迫使中國必須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在最近中國為玻利維亞發射的通訊衛星身上,我們已經可以看到現有國際衛星市場的一絲裂縫。在這次交易中,中國長城工業出售的不僅是通訊衛星,不僅是承包發射業務,還包括了所有的地面應用系統,測控系統等也一併出售,同時還為玻利維亞提供人員培訓。

  2013年12月21日零時42分,載有玻利維亞通訊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據報道,玻利維亞通訊衛星的價格為3.02億美元,這與國際上目前通訊衛星的價格基本相近。但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在這個專案中為玻利維亞提供低息貸款,所以雖然衛星本身價格看起來並未破壞現有國際市場的秩序,但實際上玻利維亞付出的資金成本遠遠低於國際市場的一般價格。

  不過,玻利維亞通訊衛星還只是一顆“東方紅4”平臺的通訊衛星,它的技術性能與國際主流的先進通訊衛星相比還有差距。對於中國而言,玻利維亞的衛星沒有給我們帶來那麼大的利潤,有點“賠本賺吆喝”的意思,恐怕沒法廣泛複製。

  如果中國想要在世界範圍內用“玻利維亞模式”開啟局面,長征5號火箭就有其重要意義了,它可以一箭雙星,發射重型通訊衛星,從而降低單位發射成本。

  最近中國在航天技術發展方向上的調整,也很可能意味著加快發展新一代重型通訊衛星平臺,屆時中國將可以徹底打破西方對這一市場的壟斷。

  也就是說,中國將在目前世界上已有的西方國家壟斷的大型運載火箭和通訊衛星市場之外,另起爐灶再搞一套完整的從發射到運營到應用的完整系統,並以此作為徹底顛覆現有國際衛星市場的武器。在長征5號服役後10-20年內,現在西方國家通過租一個衛星頻段給第三世界國家,每年就可收入上億美元的歷史將會一去不復返。

  衛星市場,可以說是當代工業市場中技術最高的“金字塔頂端”,中國的產業發展則是從低階到高階“吃”過去,一旦吃下,就不會吐出來。現在,長征5號的完成意味著我們已經開“吃”金字塔塔頂了……這便是長征5號的故事,想知道後面怎麼了嘛?拭目以待吧。

  長征五號首飛載荷

  這是一型是我們為應對商業發射而研製的火箭,它主要的宗旨就是低成本,有商業競爭力。現在還在論證,基本上運載能力就是在太陽同步軌道3.5噸左右。

  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直徑達到5米,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的大運載火箭,標誌中國航天邁向全新的時代。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於九月上旬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後,按照飛行任務測試發射流程,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各項準備工作。

  作為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集成了多項最新的航天技術,首次採用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

  長征七號和長征五號共用了一個鐵軌。長征五號走的是一個直線,長征七號要走一個拐彎。長征七號垂直轉運的難度要比長征五號大一點。

  有效載荷支架:

  有效載荷支架為截錐形殼體,採用蜂窩夾層結構,由內、外碳纖維面板,鋁蜂窩夾芯,前、後端框和分離彈簧支座等組成;前端面是火箭與有效載荷的分離面,包帶鎖緊裝置將有效載荷牢固地連線在此面上;其後端框通過螺栓與儀器艙連線。為減少有效載荷支架的振動,採取了增加阻尼減振結構的措施。

  整流罩:

  長征五號有效載荷整流罩外形是馮·卡門外形***原始卵形***+圓柱形,由兩個半罩組成,直徑為5200毫米,分為12.267米、20.5米兩個長度系列,分別用於長征五號和長征五號乙。整流罩採取了降噪措施,以改善發射過程中有效載荷的環境。

  整流罩依結構可劃分為端頭帽、前錐段、前柱段、基本圓柱段和橫向分離段五個模組。

  端頭帽的主要功能是保證氣動外形,適應氣動加熱要求,採用帶加強框架的層壓玻璃鋼半球殼結構形式。

  前錐段為馮卡門外形,主要目的是改善氣動外形,採用由碳/環氧面板和聚甲基丙烯醯亞胺***PMI泡沫***芯子組成的夾層結構。PMI泡沫與鋁蜂窩相比具有較高的彎曲剛度和側壓強度,且有較好的熱變形能力,能很好地吻合馮·卡門不可展開曲面成型工藝,而成本可降低20%~25%。

  前圓柱段主要功能是為有效載荷提供有效空間,由兩瓣罩組成,採用由碳/環氧面板和鋁蜂窩芯組成的蜂窩夾層結構,結構質量輕,結構簡單。

  基本圓柱段主要功能是為有效載荷提供有效空間,採用鋁合金半便殼式結構形式,結構適應性強、承載能力大,組合方便。

  由於氣流的沖刷,在有效載荷整流罩的外表面,特別是端頭帽和前錐段的外表面會產生比較大的熱流,因此有效載荷整流罩需採取防熱措施。有效載荷整流罩的防熱結構,是在外表面貼上特製的低導熱係數複合材料。

  整流罩在中國首次採用了橫向線性分離裝置。

  長征五號首飛搭載物

  2016年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首枚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成功,將所搭載的實踐十七號衛星成功送至距地球36000公里的地球靜止衛星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