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便血的原因

  導讀: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較多,包括來自下消化道的疾病;也包括來自上消化道和血液科的疾病。

  成年人出現粘液狀血便,並伴下腹部痛疼、便頻等症狀,一般多是潰瘍性結腸炎引起的症狀。

  引起便血的九大疾病:

  1.痔核或肛裂、肛瘻

  血色一般為鮮紅,且與糞便不相混,也不含有黏液,表現為大便後滴鮮血,尤在硬結大便時更易發生。

  2.細菌性痢疾   大便常為膿血樣,每次量不多,常伴有裡急後重感;慢性期為間斷性發作的黏液、膿血便。

  3.阿米巴痢疾   大便多呈果醬樣,或呈暗紅色,量較多,常伴有膿性黏液,患者多有發熱、腹脹、腹痛及裡急後重表現。

  4.血吸蟲病

  有疫水接觸史,常表現為慢性腹瀉,大便呈膿血樣或為大便帶血。

  5.潰瘍性結腸炎   大便一般為黏液膿血樣便,重者可為血水樣便。

  6.腸套疊   排出黏液血便,常不含大便。

  7.直腸癌

  8.結腸癌 大便變細,糞便伴有黏液膿血時應疑及結腸癌的可能。

  9.直腸、結腸息肉

  直腸、乙狀結腸或降結腸息肉時,表現為大便外附有新鮮血液。這些人群要警惕便血

  年輕人請警惕大便出血   直腸惡變病人已經趨向年輕化,年齡小於30歲的患者所佔比例已經從10年前的8%上漲至15%。

  中老年人便血更莫大意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中乙狀結腸與直腸的惡變性病變***包括良性與惡性***明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