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便血的疾病很多,那麼大便出血的原因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大便出血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大便出血的原因

  肛門疾病

  ①血色鮮紅無疼痛者,多見於內痔,Ⅰ期痔核以便血為特徵,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點滴不已,或可射血,或僅在手紙上帶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脫出肛門之外。

  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及典型的便後周期性疼痛。

  ③肛管癌主要表現為便血及疼痛,疼痛於排便前加劇。

  直腸疾病

  ①直腸息肉的主要症狀是便血,呈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這種病常見於兒童。

  ②直腸癌的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變細,帶粘液及血,伴有裡急後重或排便不盡感,便血早期為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晚期大 便中常有惡臭粘液,體重減輕,應高度重視。

  結腸疾病

  結腸癌:常見於左半結腸癌,患者多有頑固性便祕,也可間見大便次數增多,癌腫破潰時,可使糞塊外面染有鮮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膿液。

  大便出血怎麼辦

  一、一般護理

  患者應安置在環境安靜、舒適、溫暖的病室內,輕者臥床休息,可下床上廁所;重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保證睡眠,減少和消除外界不良刺激,可減少出血和促進止血。及時配好血型和備血,以備輸血時用。應儘快輸液,開始時輸液宜快,及早糾正血容量,待補足血容量後輸液應適度、尤其是老年患者,防止因輸液過快、過多而發生急性肺水腫。

  二、心理護理

  患者便血後常會緊張不安,產生恐懼心理,護士應及時倒去血便,減少患者的不安情緒,同時安慰和關心患者,消除其焦慮、恐懼等心理。讓其安靜,說明安靜和休息有利於止血,以免因精神緊張導致反射性血管擴張,加重出血。告訴患者經積極治療,病情會很快好轉。醫護人員儘可能不遠離患者,准許家屬在旁陪伴,讓患者有安全感。直腸出血可引起患者嚴重的焦慮、抑鬱等,護士必須認真傾聽其傾訴,同他們交談,使患者充分了解情況,避免緊張情緒。

  三、觀察病情變化

  1. 觀察出血對患者機體的生理影響

  1***生命體徵的變化,根據病情一般每 30 分鐘~1 小時測量一次,並詳細記錄。

  2***觀察神志和意識的改變,患者安靜、意識清楚表示腦血供充足;若患者煩躁不安、表情淡漠,甚至意識模糊,提示為重度出血後腦缺血的表現。

  3***觀察面板色澤和肢體溫度的變化,重度出血時患者面色蒼白、面板溼冷、口脣發白、四肢厥冷,提示周圍迴圈衰竭;當面板顏色轉紅、肢體轉暖、面色出現紅潤,說明休克情況好轉。

  4***觀察糞便的性質、顏色和量。

  觀察尿量變化,對出血量大者,應放置導尿管,測每小時尿量,應保持每小時尿量 25 ml以上。

  5***定期複查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網織紅細胞計數來反映出血量。

  2. 觀察出血是否停止或繼續出血

  觀察患者的症狀和體徵,特別是脈搏、血壓反覆測定均已正常,糞便顏色轉為正常,提示出血停止。如有下列情況提示繼續出血或再出血,必須及時採取積極措施:

  1***反覆便血,由黑便轉為鮮紅色;黑便或暗紅色便次數增多且變成稀薄,由柏油樣便或暗紅色便轉為鮮紅色便,腸鳴音亢進。

  2***周圍迴圈衰竭持續存在,經補足血容量仍無好轉,脈搏、血壓仍不穩定,中心靜脈壓下降。

  3***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持續下降,網織紅細胞計數持續升高,在尿量正常情況下,尿素氮持續或再次升高。

  四、飲食護理

  急性大量便血者應禁食。如需做糞便隱血試驗者,應在檢查前3天開始忌食肉類、豬肝、動物血等。少量便血且臨床無明顯活動出血者可選用溫涼、清淡、無刺激性流質飲食,出血停止後改為半流質飲食。儘量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及低渣食物,指導患者不食生拌粗纖維多的蔬菜、刺激性食物和飲料或硬食,以減少食物對腸道黏膜刺激,防止再出血。長期便血者可致貧血,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牛肉、肝、蛋黃、豆製品、菠菜、油菜、海帶等。

  五、預防併發症護理

  頻繁的便血會引起肛門面板黏膜糜爛,便後應及時用軟紙擦乾,保持肛門面板乾燥,必要時區域性塗抗生素軟膏或鞣痠軟膏。對肛裂、痔引起便血者可用高錳酸鉀坐浴,以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促進炎症吸收,緩解肛門括約肌痙攣,減輕疼痛,並能清潔肛門的分泌物,有利於痔、肛裂的癒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祕發生,必要時給緩瀉劑,防止用力排便導致再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