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該如何治療

  大部分情況下,小兒黃疸都是可以自然痊癒的。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新生兒黃疸如何治療的文章,歡迎閱讀!

  新生兒黃疸如何治療

  西醫藥治療

  1、光照療法:將寶寶脫光衣服躺在嬰兒床裡放在藍色的熒光燈下用單面光或雙面光照射,照射時會將寶寶的眼睛遮蔽,以免損傷視網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餘均裸露。這種方法通常可以緩解黃疸,因為紫外光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持續24--48小時***一般不超過4天***,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還有一種治療方法就是將寶寶用光纖毯***毯式黃疸治療儀***包裹起來。

  新生兒黃疸主要的治療手段就是藍光照射,安全性很好,部分嬰兒可能出現皮疹和腹瀉等副作用,停止照射後即消失。但如果寶寶的黃疸比較嚴重,或者經過光照療法後膽紅素水平仍持續升高,寶寶就需要進行換血療法。

  2.換血療法:適用於溶血性黃疸。是患兒嚴重溶血時搶救生命的重要措施。通過換血可達到換出致敏紅細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體,阻止繼續溶血;降低膽紅素,防止核黃疸發生;糾正溶血導致的貧血,防止缺氧及心功能不全。在廣泛採用光療以後,換血已大為減少。

  3.阻止腸內膽紅素的再吸收:提前餵奶,及時建立腸道菌群,分解腸內膽紅素為尿膽原,儘快排出胎糞,可以減少腸內膽紅素,防止其再吸收,從而減輕黃疸的程度。有人給活性炭0.75g,每4小時1次以減少腸壁再吸收未結合膽紅素***腸肝迴圈***,與光療聯合應用效果較好。

  4.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誘導肝細胞的微粒體提高活力,轉化未結合膽紅素為結合膽紅素,劑量為4~8mg/kg/日,連服4日或更久,但其作用較緩,3~7日才顯療效。可加用尼可剎米***可拉明***100mg/kg/日以提高苯巴比妥的療效。但遇黃疸較嚴重時應予光療並作進一步檢查,以防夾雜病理性黃疸。

  5.白蛋白:輸注血漿或白蛋白可使血清中游離的未結合膽紅素附著於白蛋白,從而減少未結合膽紅素與腦細胞結合的機會,降低核黃疸的發生率。在換血1~2小時前,先注入白蛋白lg/kg/次,連用2~4次,或用血漿25ml,每日1~2次,可換出較多的膽紅素。

  6.腎上腺皮質激素:其主要作用是活躍肝細胞酶系統,加強葡萄糖醛酸與膽紅素結合的能力。一般口服強的鬆每日1~2mg/kg。對較重黃疸病例可靜點氫化可的鬆5~10mg/kg,或用地塞米松每日0.4mg/kg,待黃疸消退時減量,以至停藥。由於皮質激素常有不良副作用,一般不作常規處理。在普遍應用光療以後,更不需激素療法。

  7.錫~原卟啉:是血紅素加氧酶的抑制劑,能阻止血紅蛋白的分解,從而減少膽紅素的形成。目前該藥已在人工合成,今後可望應用於臨床。

  中藥治療

  1、溼熱型黃疸可見到小兒面板黃而鮮明,其色如枯色,伴見發熱、煩躁、啼哭、口渴、嘔吐、尿黃、便祕等症狀,常用茵陳、梔子、大黃、黃芩、車前子、竹茹、陳皮等中藥治療,伴見高熱、煩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並且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此型-般病情較重,多為核黃疸病人。中成藥可灌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湯藥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梔子、黃連、茵陳、菖蒲、大黃、鉤藤等藥,水煎服。若患兒已昏迷則中藥灌不進去時,可用茵陳、梔子、大黃、甘草煎湯,保留灌腸,一日一次。或採用鍼灸,西藥搶救等辦法綜合治療。

  2、瘀滯型黃疽可見面目及全身發黃,黃色較深且晦暗,並逐漸加重,身體消瘦,飲食減少,大便溏稀,並伴有面板出血而見瘀斑瘀點等,中醫認為此為熱邪深入,傷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療要活血化瘀,養肝健脾,中藥可用柴胡、赤芍、白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佛手、陳皮、茯苓、山藥、雞血藤等藥物。脾溼型黃疸的小兒皮膚髮黃,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無華,體質消瘦,乏力納少,大便溏軟,四肢欠溫,治療可用健脾化溼、和中之法,中藥可用茵陳、白朮、乾薑、黨蔘、山藥、茯苓、佛手、菖蒲、鬱金、焦山楂等,中成藥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劑等。

  3、現代的中藥製劑茵梔黃口服液,其主要成分為茵陳、梔子、黃芩、金銀花,已經成為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首選安全製劑,被廣大患者接受。輕中度黃疸,每次5ml,2-3次/日;重度黃疸每次5ml,2-3次/日聯合光療。大多數生理性黃疸都不需要治療。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就需要治療了,光照療法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小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如何護理

  1.讓寶寶胎便儘早的排出:在早期時我們要儘早給新生兒餵養,讓胎便儘早的排出,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黃素,因為如果胎便不排出乾淨膽黃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的特殊的肝腸迴圈重新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增多。怎樣看胎便是否排乾淨呢?主要是看胎便從黑色胎便轉變為黃色胎便就是排乾淨了。

  2.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判斷新生兒液體攝入是否充足的辦法是看新生兒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兒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數不足,有可能他的液體攝入不夠,小便過少不利於膽黃素的排洩。我們應當保證新生兒的液體攝入,一般新生兒的胎便應當2-3天就排完了,這樣就能減少其黃疸的程度。

  3.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直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4.注意清潔:保護嬰兒面板、臍部及臀部保持清潔,防止破損感染。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