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該如何預防

  新生兒黃疸的發生率較高,但大部分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只有少數情況是由疾病引起的。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的文章,歡迎閱讀!

  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

  1.準媽媽如果曾經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2.準媽媽如果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黃疸嬰兒者,產前宜測定血中抗體及其動態變化,並採取相應預防性服藥措施。在分娩時應加強監護,產後也應對嬰兒進行嚴密的監護,一旦出現症狀及時治療。

  3.夫妻雙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親血型為O,父親血型為A、B或AB***,或者母親RH血型呈陰性,應定期做有關血清學和羊水檢查,並在嚴密監護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兒溶血癥的發生。

  4.嬰兒出生後就應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及時瞭解黃疸的出現時間及消退時間,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5.新生兒注意保暖,早起開奶。

  6.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溼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小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就醫訊號

  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有異常表現

  由於有些病理性黃疸出現較晚,或可能寶寶已被接回家,此時仍需要新媽媽注意觀察寶寶黃疸的變化。如黃疸減輕後又加重、持續不退;大便顏色變淺或呈陶土顏色;寶寶精神不好、雙眼凝視、嘔吐、驚厥、發熱等都要及時就醫,不可延誤。

  觀察寶寶的大便

  如果寶寶的肝臟膽道出現問題,大便的顏色會有逐漸變黃進而變白的趨勢,愈來愈淡或呈陶土顏色,如果再加上身體已消退的黃疸突然又出現了,就必須帶寶寶去看醫生。這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由膽管排到腸道後排洩,糞便因此帶有顏色,但當膽道閉鎖時,膽紅素堆積無法排出,則會造成大便呈白色或陶土色。

  小兒黃疸 幫助寶寶退黃的科學方法

  新媽媽應密切觀察寶寶面板的變化,如確定為生理性黃疸,可以採取如下科學方法:

  母乳餵養退黃

  儘早母乳餵養。因為餵養寶寶越早,胎便就會越早排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黃素,如果胎便排出延遲或不排乾淨,膽黃素就會經過寶寶特殊的腸肝迴圈重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加重,儘早開奶也可使寶寶得到足夠的熱量。另外,也要給寶寶充足的水分,保證寶寶一天排尿6~8次,水分攝入少、排尿過少也不利於膽黃素的排洩。

  晒太陽退黃

  自然光裡任何波長都有,其中一些波長的光可以將膽紅素轉換成可水解的其他物質利於排出,使得體內膽紅素減少,所以照射陽光可以或多或少地減輕些黃疸的程度。最好讓太陽晒晒寶寶的面板,主要晒腦後部、背後和小屁屁,最好選擇上午11點以前,一般晒10~20分鐘左右。要用不透光的黑布遮蓋寶寶的雙眼,保護好眼睛,並注意保暖,且不要晒傷寶寶的面板。

  “光照療法”退黃

  根據寶寶的黃疸程度,可能需要在醫院採取光照療法來退黃,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照藍光”,需要在醫院進行。給寶寶戴上保護眼睛的眼罩,裹好尿布保護生殖器,其他部位裸露放置於光療裝置中,通過面板吸收光波並作用於血液中的膽紅素,促進膽紅素的排洩,來達到退黃的目的。照藍光是降低新生兒血清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國內外已應用幾十年,有效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