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吃什麼藥好

  腰椎間盤突出這種現象,可以說是現在很多中老年人容易面對的一個問題,那麼老人呢?下面就隨一起來了解下吧!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藥膳

  薏米附子散,可緩解腰間盤突出 。做法:薏米30克,附子10克,上述藥材洗淨後,水煎溫服,每日1劑,分3次服。薏米可抗炎,加強體液免疫、鎮痛;附子可強心,增強免疫功能、鎮靜。此方可緩解腰間盤疼痛的症狀。

  按中醫學來講,腰間盤突出病人需要有助於接骨續筋、益氣養血、補益肝腎的食品,腰間盤突出後臥床,胃腸功能減退,胃酸分泌物減少,小腸吸收不良致血鈣降低,再加上活動量減少,骨鈣鹽分解多於合成而引起缺鈣。

  八妙膏、尋骨風筋骨康等,若採用中醫保守療法不僅免受手術的痛苦,而且肝腎脾胃也不會受到損傷,且它的見效還是較快的,臨床一般採用中醫浸骨療法,該療法具有祛風散寒、調節神經、經絡,驅寒邪,因此常用於腰間盤突出的應用。

  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腰痛:95%以上的腰椎間盤突***脫***出症患者有此症狀,包括椎體型者在內。

  主要是由於變性髓核進入椎體內或後縱韌帶處,對鄰近組織***主為神經根及竇-椎神經***造成機械性刺激與壓迫,或是由於髓核內糖蛋白、β-蛋白溢位和組胺***H物質***釋放而使相鄰近的脊神經根或竇-椎神經等遭受刺激引起化學性和***或***機械性神經根炎之故。

  臨床上以持續性腰背部鈍痛為多見,平臥位減輕,站立則加劇,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忍受,並容許腰部適度活動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機械壓迫所致。持續時間少則2周,長者可達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另一類疼痛為腰部痙攣樣劇痛,不僅發病急驟突然,且多難以忍受,非臥床休息不可。此主要是由於缺血性神經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壓迫神經根,致使根部血管同時受壓而呈現缺血、淤血、乏氧及水腫等一系列改變,並可持續數天至數週。

  腰椎間盤突出的簡單治療

  俯臥在胸前三個枕頭與大腿部三個枕頭上,腰部不加任何壓力自然下沉十至十五分鐘,這種姿勢可以使腰椎後緣間隙變小,把突出的骨髓核推入椎間盤間隙內。

  仰臥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墊一個枕頭,雙腿屈在胸前,雙手抱住,腰部自然下沉十五分鐘以上。這種姿勢可以使腰椎後緣間隙增大,利用韌帶的動力,把突出的骸核推入椎間盤間隙內。

  這兩種姿勢作為主要鍛鍊方法,一天至少兩次,每次做一至二勢。

  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治療,腰腿痛基本消失後,再加做以下加強腰背肌功能的兩種姿勢。

  俯臥魚躍勢:病人俯臥在平板床上,腰部挺在板床上,頭、足兩頭向上翹起十次以上。

  站立擱腿:站立勢***手可扶杆***,患腿伸直擱起五分鐘以上。

  對於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老年人或體弱病人,無力做俯臥沉腰法和仰臥沉腰法者,可採用病人仰臥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墊一個枕頭,使腰部自然下沉的方法進行治療,也能收效。

  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

  預防此病發生是很重要的,要求平時注重腰部鍛鍊,起居要避風、寒、溼,勞逸結合,飲食結構要合理。

  預防工作應從學校、家庭、工作和職業前訓練開始,要了解正確的勞動姿勢,注意勞動保護,避免加速腰椎間盤退變和在腰椎間盤退變基礎上的損傷

  1. 堅持健康檢查:青少年或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應注意檢查有無脊柱先天性或特發性畸形。對於從事劇烈腰部運動工作者,如運動員和雜技演員,應該加強腰背部保護,防止反覆損傷。

  2. 改正不良的勞動姿勢。

  3. 加強肌肉鍛鍊:強有力的背部肌肉,可防止腰背部軟組織損傷,腹肌和肋間肌鍛鍊,可增加腹內壓和胸內壓,此有助於減輕腰椎負荷。如可以經常進行遊泳等體育鍛煉等。

  4. 避免體重過重。

  5. 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