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天跑步不好的原因

  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氣溫接近零點,相對溼度達到100%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霧的出現以春季二至四月間較多。 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千米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 霧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溼,增加水汽含量。 霧的種類有輻射霧、平流霧、混合霧、蒸發霧、煙霧。

  

  霧是懸浮於近地面低空的水汽凝結物。在車水馬龍的城近郊區,這些凝結物——小水珠中,往往含有汽車尾氣中的多種有害化學物質和浮塵、病原微生物等。

  特別是在連續幾天的大霧天氣下,由於冷空氣不強,無明顯的空氣流動,近地層的各種汙染物堆積。據衛生部門的檢測,霧滴中存在著相當數量的F’S***傅氏***病原體。它是一種多細胞微生物,具有自主運動感染能力,它既可單獨致病,又可夥同其他病菌一起使人生病。

  因此,大霧天氣最好不要在戶外,特別是馬路邊進行晨練,也不要在空曠場地和建築物之間進行劇烈的鍛鍊活動,以免吸人過多的有害物質而誘發氣管炎、咽喉炎、眼結膜炎、鼻炎、各種過敏性疾病及腦溢血等等。

  另外,霧天也不要跑步等體育鍛煉,因為在做這些活動時,體內耗氧增多,呼吸勢必加深加速,而此時因霧中含水汽較多,有礙肺泡的氣體交換,會因大腦缺氧而出現頭昏、頭暈等不適;同時,做運動時由於肌肉和骨骼的活動加強,使得體內的產熱量顯著增加,需要排汗散發體熱。但是,大霧天空氣溼度大,汗液不易蒸發,不利於面板的散熱,會使人感到悶熱而渾身不舒服。

  還有,日出以前,樹陰中夜間積存的二氧化碳較多。起霧時,風力微弱,二氧化碳難以消散,早晨如在公園的林蔭下鍛鍊,也是不適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