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怎麼回事

  痔瘡怎麼回事,痔瘡是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面板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下面跟著小編我一起來學習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痔瘡是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面板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多見於經常站立者和久坐者。痔瘡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

  出現痔瘡前期的預兆

  ***1便時出血,特點是無痛,血色鮮紅,便時出現。出血量一般不大,但有時也可較大量出血。便後出血自行停止。便祕糞便乾硬、飲酒及進食刺激性食物等是出血的誘因。

  ***2***痔塊脫出 痔發展到一定程度即能脫出肛門外,痔塊由小變大,由可以自行回覆變為須用手推回肛門內。

  ***3***疼痛 肛門沉重、疼痛,常與排便不盡感覺同時存在。痔塊脫出嵌頓,出現水腫、感染時,區域性疼痛劇烈。

  ***4***痛癢 肛門周圍痛癢,甚至面板溼疹,常使患者極為難受。

  ***5***流膿 這主要是因瘻口溢位,也有可能是由肛門內排出,或者是經肛周的肌膚溢位。

  所以,一旦有了如上症狀,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痔瘡。

  出現痔瘡的原因

  一、解剖學原因:人在站立或坐位時,肛門直腸位於下部,由於重力和臟器的壓迫,靜脈向上迴流頗受障礙。直腸靜脈及其分枝缺乏靜脈瓣,血液不易迴流,容易瘀積。其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高度穿過肌層,容易受糞塊壓迫,影響血液迴流。靜脈又經過粘膜下層的疏鬆組織,周圍缺乏支架固定,容易擴張屈曲。

  二、遺傳關係:靜脈壁先天性薄弱,抗力減低,不能耐受血管內壓力,因而逐漸擴張。

  三、職業關係:人久站或久坐,長期負重執行,影響靜脈迴流,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靜脈壁張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擴張。又因運動不足,腸蠕動減少,糞便下行遲緩,或習慣性便祕,可以壓迫和刺激靜脈,使區域性充血和血液迴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力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

  四、區域性刺激和飲食不節:肛門部受冷、受熱、便祕、腹瀉、過量飲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門和直腸,使痔靜脈叢充血,影響靜脈血液迴流,以致靜脈壁抵抗力下降。

  五、肛門靜脈壓力增高:因肝硬變,肝充血和心臟功能代償不全等,均可使肛門靜脈充血,壓力增高,影響直腸靜脈血液迴流。

  六、腹內壓力增加:因腹內腫瘤、子宮腫瘤、卵巢腫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飲食過飽或蹲廁過久等,都可使腹內壓增加,妨礙靜脈的血液迴流。

  七、肛門部感染:痔靜脈叢先因急慢性感染髮炎,靜脈壁彈性組織逐漸纖維化而變弱,抵抗力不足,而致擴大麴張,加上其它原因,使靜脈曲張逐漸加重,生成痔塊。

  預防痔瘡的出現。痔瘡的發病率很高,痔瘡患者經手術治療或其它療法治療後,複發率亦較高

  ***1*** 加強鍛鍊:經常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廣播體操、太極拳、氣功、踢毽子等,能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可能,對於痔瘡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這是因為體育鍛煉有益於血液迴圈,可以調和人體氣血,促進胃腸蠕動,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祕結,預防痔瘡。另一方面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門區域性血液迴圈。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臨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長強穴,每次約5分鐘,可以疏通經絡,改善肛門血液迴圈;另一種方法是用意念,有意識地向上收縮肛門,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這是一種內按摩的方法,有運化瘀血,鍛鍊肛門括約肌,升提中氣的作用。經常運用,可以改善痔靜脈迴流,對於痔瘡的預防和自我治療均有一定的作用。

  ***2*** 預防便祕: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時間有早、中、晚飯後的不同習慣。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軟便,不幹不稀,排便時不感到排便困難,便後有輕鬆舒適的感覺,這表明胃腸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祕結堅硬,不僅排便困難,而且由於糞便堆積腸腔,肛門直腸血管內壓力增高,血液迴流障礙而使痔靜脈叢曲張形成痔瘡。為防止大便祕結,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合理調配飲食。既可以增加食慾,糾正便祕改善胃腸功能,也可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日常飲食中可多選

  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及酒等。

  ②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健康人直腸內通常沒有糞便,隨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結腸反射,結腸可產生強烈的“集團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內糞便蓄積到一定量,便產生便意。所以最好能養成每天早晨定時排便的習慣,這對於預防痔瘡的發生,有著極重要的作用。有人認為晨起喝1杯涼開水能刺激胃腸運動,預防便祕。

  ③選擇正確治療便祕的方法。對於一般的便祕病人,可以採用合理調配飲食,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加以糾正。對於頑固性便祕或由於某種疾病引起的便祕,應儘早到醫院診治,切不可長期服用瀉藥或長期灌腸。

  ***3*** 注意孕期保健:婦女妊娠後可致腹壓增高,特別是妊娠後期,下腔靜脈受日益膨大的子宮壓迫,直接影響痔靜脈的迴流,容易誘發痔瘡,此種情況在胎位不正時尤為明顯。因此懷孕期間應定時去醫院複查,遇到胎位不正時,應及時糾正,不僅有益於孕期保健,對於預防痔瘡及其他肛門疾病,也有一定的益處。

  ***5*** 提肛運動預防痔瘡:提肛運動是一種有效簡便的方法:全身放鬆,臀部及大腿夾緊,配合吸氣,用意念將肛門向上收提,稍閉一下氣後呼氣,如此反覆30次,早晚各做一遍。

  痔瘡的最佳預防辦法

  ***1***每次排便超過3分鐘的,應逐步控制在3分鐘以內***若控制在1分鐘以內,一二期痔瘡可自行康復***。

  ***2***司機、孕婦和坐班人員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做10次提肛動作。

  ***3***習慣性大便乾燥者,在每天晚飯後***隔一小時***生吃白菜心三至五兩。

  ***4***便後不能及時洗浴的,蹲廁起身前,可用較柔軟的多層***2×4釐米***衛生紙夾在肛門處***半小時後取出即可***。這樣,在走路運動時,能使直腸靜脈迅速活躍還原,正常回流。

  治療痔瘡的方法

  一,生物磁療痔瘡的作用

  磁療是利用人造磁場***外加磁場***施加於人體的經絡、穴位和病變部位,疏通經絡,推動經氣執行從而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臨床研究表明磁療能通過改善組織營養,糾正組織的缺血、缺氧,促進炎性滲出物吸收消散,分解轉化致痛物質等作用達到鎮痛、消腫、消炎、促進創面癒合的作用。

  二、磁療對於痔瘡手術的術後可以起到治療和預防復發的作用。痔瘡患者術後大多疼痛劇烈,創面出血多,術部水腫,容易感染形成肛周膿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