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形成的過程

  女性進入青春期後,卵巢逐漸成熟,並開始分泌女性激素,子宮內膜隨之發生變化而產生月經。那麼月經時如何形成的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介紹

  月經是由下丘腦、垂體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來調節的,在月經週期中的月經期和增殖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很低,從而對腺垂體和下丘腦的負反饋作用減弱或消除,導致下丘腦對促進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增加,繼而導致腺垂體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增多,因而使卵泡發育,雌激素分泌逐漸增多。此時,雌激素又刺激子宮內膜進入增殖期。黃體生成素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導致排卵。此期中雌激素與孕激素水平均升高。這對下丘腦和腺垂體產生負反饋抑制加強的作用,因而使排卵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水平下降,導致黃體退化,進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宮內膜失去這二種激素的支援而剝落、出血,即發生月經。此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減少,又開始了下一個月經週期。

  月經週期是由下丘腦、垂體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來調節的,在月經週期中出現下列的變化過程:

  ① 女性達到青春期後,在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控制下,垂體前葉分泌促卵泡成熟素***FSH***和少量黃體生成素***LH***促使卵巢內卵泡發育成熟,並開始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發生增生性變化;

  ② 卵泡漸趨成熟,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漸增加,當達到一定濃度時,又通過對下丘腦垂體的正反饋作用,促進垂體前葉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且以增加LH分泌更為明顯,形成黃體生成素釋放高峰,它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

  ③ 在黃體生成素的作用下,排卵後的卵泡形成黃體,並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期子宮內膜,主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加速生長且機能分化,轉變為分泌期內膜;

  ④ 由於黃體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血中這兩種激素濃度增加,通過負反饋作用抑制下丘腦和垂體,使垂體分泌的卵泡刺激和黃體生成素減少,黃體隨之萎縮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減少,子宮內膜驟然失去這兩種性激素的支援,便崩潰出血,內膜脫落而月經來潮。

  女性月經來遲的原因

  1、妊娠因素

  有過性生活的育齡女性,月經推遲的時候總是第一時間懷疑自己是否懷孕了,怎麼判斷有沒有懷孕呢?如果月經週期一向正常,從來沒有推遲的跡象,而且出現一些妊娠反應的表現,應該在月經推遲之後的第五天***也可以從月經開始計算的第五天***,使用早孕試紙測試尿液,若為陽性應配合婦科盆腔檢查。

  2、內分泌失調

  一般情況下,女性出現月經推遲的情況,先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內分泌失調。尤其是在青少女及更年期的婦女,因為荷爾蒙失調所造成無排卵性的出血,所以造成初經或快停經時,月經呈現混亂的情形。這種情況一般以多囊卵巢綜合徵比較常見,特別是伴有痤瘡、肥胖、多毛、女性不孕等情況出現時,更要檢查一下內分泌是否正常。因為內分泌是可以導致月經不調現象的。若出現月經出現異常,女性朋友們一定要及時進行調理。

  3、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

  有一些女性喜歡熬夜、喝冷飲或者吃冰冷食物、過度節食等,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對女性正常月經有較大影響,規律的生活能夠讓月經保持規律。另外,生活環境改變也可能影響月經的到來,例如天氣變冷,可能會導致月經推遲。

  4、情緒導致月經推遲

  夏季天氣炎熱,人很容易產生煩躁的清洗,建議女性煩悶的時候應該避免一個人獨處,多找朋友交往,多參加戶外活動,因為越是在隱蔽的地方、越是無聊的時候,越是覺得悶的,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定時睡覺、起床,不睡懶覺。

  5、婦科疾病因素影響

  一些女性的疾病,如卵巢功能異常等,會影響月經正常到來,可能會有月經推遲的發生。

  卵巢早衰:是由於卵巢功能異常導致的。常常表現為月經延遲、稀發、閉經和不孕。可出現陰道乾枯、性交困 難、潮熱失眠等類似更年期症狀。

  多囊卵巢綜合徵:除有月經稀發外還具有無排卵、肥胖、多毛3個特徵。此病不僅可引起月經不調、不孕,而 且很可能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子宮內膜癌的患病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