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怎麼形成的治療眩暈食療方

  眩暈是一種運動紀覺或運動錯覺,是患者對於空間關係的定向感覺障礙或平衡感覺障礙,造成眩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眩暈怎麼形成的吧。

  眩暈的形成

  引起眩暈的疾病種類很多,大約有上百種病可以引起眩暈,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樣的。按照病變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大類。中樞性眩暈是由腦組織、腦神經疾病引起,比如聽神經瘤、腦血管病變等,約佔眩暈病人總數的30%。周圍性眩暈約佔70%,多數週圍性眩暈與我們的耳朵疾病有關。周圍性眩暈發作時多伴有耳蝸症狀***聽力的改變、耳鳴***和噁心、嘔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部分疾病可反覆發作性眩暈,自行緩解。

  人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前庭器官在人的內耳中,它和耳蝸緊密相連,總稱位聽器官。位置的位,聽覺的聽。前庭負責身體的平衡,耳蝸負責聽聲音。常見的疾病

  1、高血壓病:高血壓所致的眩暈多數是由於情緒變化、精神緊張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響,使血壓產生波動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濫用降壓藥,使血壓突然大幅下降,發生眩暈。

  2、低血壓症:低血壓眩暈也是非常多見的,特別是年輕人,容易反覆發作。姿勢性低血壓眩暈則多見於中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時突然眩暈,旋即消失,再做同樣動作時又覺眩暈。

  3、動脈硬化症:動脈硬化造成腦血栓附著可誘發腦缺血發作。這種腦缺血如果來自頸內動脈,就可出現浮動性眩暈和眼前發黑。

  4、腦瘤:發生在中樞前庭系的小腦、腦幹易發生旋轉性眩暈。腦瘤引起的眩暈一方面是由於顱內壓增高,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腦瘤的壓迫而致血迴圈障礙,使前庭神經核區及其通路直接或間接受損而造成眩暈。

  5、腦血栓:輕度的腦血栓可引起眩暈。這是因為動脈硬化造成動脈管腔內膜病變出現狹窄後,其遠端部分仍可通過自動調節,使血管阻力減低,並建立側支迴圈而維持“正常”的血流量,暫時不使腦血栓形成。但是患者仍可出現頭暈或眩暈。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等症狀。

  6、貧血:貧血容易引起腦缺氧而出現眩暈,惡性貧血眩暈尤為明顯,患者可因中樞神經系統缺氧,導致神經系統的器質性變化。因此,患者的運動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動感均可喪失,眩暈加重。

  7、甲狀腺功能減退:本病患者血壓低、心臟輸出血量減少、血流遲緩而致前庭系缺氧出現眩暈。此外,新陳代謝較低,血中乳酸聚集波及內耳,也可引起眩暈。

  8、運動不足:有些人平時缺乏鍛鍊、心肺功能較弱,如果突然劇烈運動,可出現頭暈。運動時間過長,體內營養物質耗損過多,血糖濃度降低,或者劇烈運動時,呼吸加快體內氧氣供應不足也易產生眩暈。

  9、內耳疾病:耳源性眩暈常見者有美尼爾氏綜合徵,迷路炎、前庭神經炎等[4] 。

  10、耳聾:眩暈發生在聽力下降前後,多為旋轉性,伴有忍心、嘔吐及出冷汗,無眩暈反覆發作史。

  11、某些藥物服藥期的不良反應。

  眩暈的預防與調養

  1、患者應保持心情舒暢;醫生應多做解釋工作以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及顧慮。

  2、發作時應臥床休息,室內宜安靜,空氣要通暢,光線儘量暗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菸酒,飲食宜少鹽。

  3、發作間歇期不宜單獨外出,以防事故。

  眩暈的忌食物品

  蜂蜜:性平,味甘,雖有補中益氣的作用,但有黏膩壅滯之弊。因此,體虛眩暈者食之頗宜,但痰濁中阻眩暈之人則忌食之。

  大棗:性溫、味甘,能補氣益血,氣血不足眩暈者相宜。但大棗滋膩助痰。《醫學入門》 中認為“多食動風”。對痰濁中阻眩暈者,食之則加重痰溼,故當忌之。

  辣椒: 《食物宜忌》 說它“辛苦,大熱”,故易耗陰助熱上火。 《藥性考》 中指出:“辣椒,多食眩旋,動火故也。”這說明對肝陽上亢,肝火過旺,包括高血壓病的眩暈者,應忌食之。

  荔枝:性溫,味甘酸。 《玉楸藥解》 認為:“荔枝,甘溫滋潤。”《本草綱目》 中曾說:“火病人尤忌之。”古人還認為:食荔枝肉過多會醉人,有頭昏、噁心、乏力感,這是由於吃得太多,在體內引起糖代謝紊亂。因此,對肝火眩暈和痰濁眩暈之人,法當忌食。

  黃精: 《本草便讀》 中記載:“黃精,為滋膩之品,若脾虛有溼者,不宜服之,恐其膩膈也。” 《本草正義》 亦說:“有溼痰者弗服。”因此,痰濁中阻,清陽不升之眩暈者,切勿食之。

  芥菜:雖有豁痰利氣作用,但易生熱助火。 《本草衍義》 中說:“多食動風。”《本草綱目》亦云:“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甚,耗人真元,肝木受病,昏人眼目。”因此,肝火內熾,肝陽上亢眩暈者忌食。

  檳榔:為破氣耗氣食物。 《本草經疏》 中早有告誡:“病屬氣虛者忌之。凡陰陽兩虛,中氣不足,……悉在所忌。”故凡氣血不足,體弱之人的眩暈者,切勿服食。

  蘿蔔纓:即蘿蔔葉。能理氣、消食,又易耗氣傷正。所以, 《飲片新參》 中告誡:“氣虛血弱者禁用。”因此,體弱多病,氣血不足眩暈者,法當忌之。

  荷葉:性平,味苦澀,雖能“上清頭目之風熱,止眩暈”的功效,但對氣血不足眩暈者,又當忌之。正如《本草從新》所言:“升散消耗,虛者禁之。”

  此外,體虛眩暈者還應忌食蔥、姜、辣椒、胡椒、桂皮、蘿蔔、茶葉、白酒等辛辣香燥、破氣耗氣之物;痰溼型眩暈者還應忌食桂圓、肥肉、黃芪、鵝肉等滋膩助溼生痰之品;肝陽型眩暈者還應忌食狗肉、公雞、辣椒、肉桂、人蔘、川芎、紫河車等甘溫辛辣助熱上火的食物。

  眩暈的食療方

  1、將枸杞15克、紅棗10枚加水煮30分鐘,將雞蛋2個打破調入煮熟,早晚兩次服用。可補養氣血、增強體質,對貧血、慢性肝炎、肺結核等慢性病所致頭暈眼花、精神恍惚、視力減退、夜尿增多有療效。

  2、將雞肉250克、首烏、當歸、枸杞各20克加水共煮,食肉飲湯。可補血養肝,治療肝血不足所致的頭暈、眼花。

  3、將牛肝100克切成片,與枸杞30克加水共煮,食牛肝飲湯,每日一劑。可補血養肝,治療肝血不足所致的頭暈、眼花。

  4、甘菊粳米粥:取甘菊新鮮嫩芽或者幼苗15~30克,洗淨,與粳米60克、冰糖適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連服7日。適用於高血壓、肝火亢盛之眩暈。

  5、芹菜苦瓜湯:芹菜500克、苦瓜60克,同煮湯飲用。或用芹菜250克、苦瓜30克,用沸水燙2分鐘,切碎絞汁,加砂糖適量,開水沖服,每日1劑,連服數日。適用於高血壓、陰虛陽元之眩暈。

  6、葛根粳米粥:鮮葛根適量洗淨切片,沙蔘、麥冬各20克,經水磨後澄取澱粉,晒乾,每次用葛根沙蔘麥冬粉30克與粳米60克煮粥吃,每日一劑,可以常食。適用於高血壓陰陽兩虛之眩暈。

  7、車前粳米粥:車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適量用冷水溶和,調入粥內煮熟吃,每日1劑,常吃。適用高血壓痰溼壅盛之眩暈。

  8、烏雞粳米粥:烏雞1只剖洗乾淨,濃煎雞汁,黃芪15克煎汁,與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趁熱服食。用於氣血兩虧之眩暈患者。

  9、荔枝粳米粥:荔枝肉50克,山藥10克、蓮子10克加入適量水同煎煮至軟爛時再放入大米250克,煮成粥即可。日服2次,用於脾虛血虧之眩暈者。

  10、龍眼雞子粥:龍眼肉50克、雞蛋1只、棗30枚,加粳米適量同煮常服,用於氣血不足之眩暈患者。

  11、人蔘粳米粥:人蔘粉***片***3克,同粳米100克加清水適量同煮成粥,再把熬成汁的冰糖徐徐加入粥中,攪勻即成。用於中氣不足、清陽不升之眩暈患者。

  頸性眩暈眩暈的食療方法

  ***1*** 天麻燉豬腦:天麻10克,豬腦1個洗淨,同放燉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服食。用於治肝陽上亢眩暈。

  ***2*** 五月艾煮雞蛋:五月艾生用45克,黑豆30克,雞蛋2個,加水共煲熟服食。用於治血虛眩暈。

  ***3*** 羊頭黃芪湯:羊頭1個***包括羊腦***,黃芪20克,水煎服食。用於治腎精不足眩暈。

治療眩暈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