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痣是怎麼形成的_治療魚痣的小妙招

  魚痣,魚鱗痣也叫雞眼,又稱瘊子,專業上叫做“尋常疣”***是民間對絲狀疣、跖疣、指狀疣、扁平疣、尖銳溼疣的統稱***,中醫稱“千日瘡”俗稱“刺瘊”、“瘊子”等,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面板病。你知道魚痣是如何形成的嗎?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魚痣/雞眼的形成因素、治療魚痣/雞眼的方法。

  魚痣形成的病因介紹

  致病菌為人類乳頭瘤病毒***HPV-1、2、3、4、7、27、28、29***。面板和黏膜的損傷、細胞免疫功能異常是感染本病的直接因素。人乳頭瘤病毒經傷口進入暴露的基底細胞。可以分裂的基底層細胞是病毒DNA的貯存處,帶有病毒DNA的上皮細胞可以不出現任何臨床表現而呈潛伏狀態。發病時,病損處面板棘層肥厚,乳頭瘤樣增生和過度角化,伴有角化不全現象。

  關於魚痣的幾種分類

  開花魚痣

  魚痣又稱跖疣。長於足跖、足跟下面。凹陷表層有時長有一層淡黃色粉末,將黃粉刮淨,破開表層即露出許多黑刺,時間長久,則表層逐漸硬化,內部病變即向四面擴充套件變為“刺毒”,原來的小凹陷即已長平,患部表層呈紫黑色。有的疣長在足的側面和上面,患部多突出表皮。跖疣表面似硬墊,片開孥露出褐色刺,如果時間長久,褐色刺即伸出表層,形似開花饅頭,俗稱“開花魚痣”,長在足兩側和足背。

  肉魚痣

  也是足部的尋常疣。呈一圓丘狀,表層淡黃色、褐色等。多長在足掌下面。

  粉魚痣

  即傳染性軟疣。也可發生於身體其他部位。初患病時,患部突起呈一圓丘狀,表層中間有一個小凹陷,內部有一個硬質的白色錐狀物,錐內有乳狀臭液,久之患部逐漸擴充套件,病變表層中間小凹陷生有黃色粉末,多半很小。

  甲周瘊、甲下瘊

  長於趾甲四周或甲下的尋常疣俗稱為甲周瘊和甲底瘊。表層角質化,形同雞眼。

  連宗瘊

  指多發魚痣***就是大多數人認為的母猴子***。以後逐漸增多,變成數個或數十個,甚至上百個。

  魚痣的臨床症狀

  一、疣目相當於西醫的尋常疣,多發於兒童及青年。

  初起為一個針尖至綠豆大的疣狀贅生物,呈半球形或多角形,突出表面,色呈灰白或汙黃,表面蓬鬆枯稿,狀如花蕊,粗糙而堅硬。以後體積漸次增大,發展成乳頭狀贅生物,此為原發性損害,稱母疣。此後由於自身接種,數目增多。一般為二三個,多則十餘個至數十個不等,有時可呈群集狀。好發於手指、手背,也可見於頭面部。生於指甲邊緣者,可向甲下蔓延,增本時可將指甲頂起,引起疼痛或染毒成沿爪疔;生於頭皮,手指或足趾間的疣如指狀突起,稱指狀疣。病程慢性,可自然消退,一般無自覺症狀,常因搔抓、碰撞、摩擦破傷而易出血。

  二、扁瘊相當於西醫的扁平疣。多發於青年婦女,故又稱青年扁平疣。

  皮損為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芝麻至黃豆大小,淡紅色、褐色或正常面板顏色,數目較多,散在分佈,或簇整合群,亦可互相融合,可因搔抓使皮損呈線狀排列。好發於顏面、手背、前臂及肩胛等部,一般無自覺症狀,偶有瘙癢感,病程慢性,可持續數年,有時可自行消退,愈後仍可復發。

  三、鼠乳相當於西醫的傳染性軟疣。多見於兒童和青年。

  皮損初起為米粒大的半球狀丘疹,漸增至綠豆大,中央呈臍窩狀凹陷,表面有蠟樣光澤。早期質地堅韌,後漸變軟。呈灰色或珍珠色。頂端挑破後,可擠出白色乳酪樣物質。數目不定,數個至數十個不等.常呈散在分佈,也可簇整合群,但不融合。好發於顏面、軀幹、四肢、陰囊、肩胛及眼瞼等處。自覺微癢,經過徐緩,可自行消失。

  四、跖疣皮損初起為小的發亮丘疹,漸增大,表面粗糙角化,灰黃或汙灰色,圓形,中央稍凹,周圍繞以增厚的角質環。因足底受壓,皮損常不高出皮面,除去角質層後可見疏鬆的白色乳狀角質物,邊緣可見散在小的、紫黑色出血點,數目從幾個至幾十個不等。有明顯的壓痛,用手擠壓則疼痛加劇。好發於足跖前後受壓處及趾部,足部多汗者易患本病。

  五、絲狀疣中年婦女較多見。

  皮損為單個細軟的絲狀突起,呈褐色或淡紅色,可自行脫落,不久又可長出新的皮損。

  一般無自覺症狀。好發於頸項、眼瞼等處。

  去除魚痣/雞眼的方法推薦

  1、將魚痣表層用小刀輕輕割開,割破錶層,出點血為好

  2、將油桐尾端去掉,將尾端流出的液體塗在魚痣上,幾日便好。

  中醫認為疣體的形成由熱邪煎熬成塊而致,治療以清熱為主。

  3、不要盲目的去除。用雞候消就可以了。很多人都是用這個好的。

  魚痣/雞眼的治療方法推薦

  1.薰洗法

  板藍根或苦蔘片,加水1500~2000ml,水煎後去渣,熬至500ml左右,可先薰後洗,每天用溫藥水浸泡患處1~2次,每次15~20分鐘。可以使用紗布蘸藥稍用力擦洗,以不擦破為度,7次為一個療程,一般一週後疣體脫落,之後連用一週,鞏固療效。

  2.醋蛋治療

  雞蛋若干,泡入食用醋中1~2星期;用時取出雞蛋1~2個,煮熟即食。